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及其教学对策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验是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实践活动。边缘学生存在着体验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体验的主体性缺失、过程性缺失和情感性缺失。建立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消除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使他们回到课堂活动中心的有效策略。
作者
吴亮奎
机构地区
安徽省广德中学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关键词
课堂活动
边缘学生
体验缺失
教学对策
师生关系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9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斯·范海南.宋广支译.生活体验研究—人式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4.46.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74-484.
3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4.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丛书.学会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1991:19.
5
[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张华译.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话语研究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51.452,141.
6
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
.教育研究,2002,23(6):42-48.
被引量:125
7
熊川武.
论反思性教学[J]
.教育研究,2002,23(7):12-17.
被引量:281
8
[美]小威廉姆·E·多尔 王红宇.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6.188.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沈晓阳.
规律·趋势·人的活动[J]
.哲学研究,1989(6):21-26.
被引量:2
2
艾四林.
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
.求是学刊,1995,22(5):4-9.
被引量:48
3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9-314.
4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佐藤学.改变教学·学校改变—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M].日本东京:小学馆,2000.135.
7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M].日本横滨:世织书房,1999.177-183,59
8
吉本斯.现代社会与知识的创造—何谓模式论?[M].日本东京:丸善股份公司.1997.
9
日本学科教育学会.新型课程的创造[C].日本东京:教育出版社,2001.11-12,13.
10
整体主义教育研究会.整体主义教育概论[C].日本东京:柏树社,1995.93-113
共引文献
592
1
刘祥.
英语师范生培养中的反思性教学[J]
.现代英语,2020(23):1-4.
被引量:1
2
叶莉洁,徐艳贞.
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弘扬优秀岭南传统文化——广州市少年宫开发“时光机·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1):17-21.
被引量:2
3
陈茹,刘文艳,万龄,姜海洲.
论教学策略的内涵、结构及地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S1):68-70.
被引量:6
4
林建森.
“反思性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中学数学,2005(10):2-4.
5
蔡惠芳.
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J]
.文教资料,2008(31):128-130.
被引量:1
6
石婕妤.
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1):104-105.
7
贲爱玲.
在教师教育中应用元认知理论进行反思性教学[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2):65-68.
被引量:4
8
粟高燕,杨敦树.
论反思与创造型教师的成长[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3):27-29.
被引量:1
9
王欢,崔婷婷.
基于埃拜模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反思性教学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37-38.
10
陈沛忠.
由“减数分裂”的教学反思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学研究,2013(10):86-8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志刚.
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基本架构——基于主体性视角[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36-40.
被引量:45
2
江时学.
边缘化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1992(9):29-32.
被引量:53
3
王映学,米加德.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的不平等现象[J]
.当代教育科学,2006(3):29-31.
被引量:4
4
余建华,张登国.
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54-57.
被引量:49
5
吴亮奎.
角色重构:让边缘化学生回归课堂[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23(4):16-18.
被引量:8
6
邱学青.
论边缘儿童产生的成因及其游戏治疗[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91.
被引量:12
7
王凯.
“教育性教学”的误读——兼论赫尔巴特教学伦理思想[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33-37.
被引量:20
8
糜海波.
论教育伦理学的个体善与社会善[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4):28-33.
被引量:6
9
欧清华.
社会排斥与边缘学生群体的道德致弱[J]
.嘉应学院学报,2009,27(2):73-77.
被引量:9
10
阿克塞尔·霍耐特,胡大平(译),陈良斌(译).
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
.学海,2009(3):79-87.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6
1
田春.
教学空间正义:一个亟需深入研究的领域[J]
.教育伦理研究,2023(1):162-174.
2
孙晖.
蜂胶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J]
.湖南畜牧兽医,2000(2):16-17.
被引量:2
3
马倩.
高校大学生“体育边缘人”现象的质性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2017,36(9):83-87.
被引量:2
4
刘屹桥,黄伟.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J]
.基础教育课程,2021(7):37-43.
被引量:15
5
荆安琪.
幼儿园班级中边缘儿童的研究现状[J]
.文教资料,2021(5):168-170.
6
田春.
教学空间正义:概念、特征与表现形式[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4,38(1):1-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平蕊.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对“边缘学生”的引导及分析[J]
.新教育(海南),2024(S01):248-249.
2
张敏,吴艳玲,王勇,金虎.
芦荟、蜂胶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犬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5):33-36.
被引量:4
3
张敏,常志强,聂磊,段渴慧.
复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对延边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8):51-52.
4
张娜.
新时代小学合作学习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7):58-59.
5
林中兴.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21(13):35-36.
被引量:1
6
梁栩琪,孙俊,吴成业,岑言霸,张晓梅.
基于拼图合作学习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以“洋流”(第一课时)为例[J]
.地理教学,2021(15):20-23.
被引量:3
7
陈新,叶剑飞,王颂.
体育课堂中“边缘人”特征及类型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5):230-232.
8
杨暖,朱春莺.
STEM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研究[J]
.教育观察,2021,10(35):36-38.
被引量:1
9
谭祥花,王海燕.
小学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2(1):74-77.
被引量:1
10
唐丽敏,王兴.
课堂教学“边缘人”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91-93.
1
何美丽.
初中课堂生活中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及其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6):109-109.
被引量:2
2
霍俊彦,刘丹.
平等交流与情感沟通——论新型课堂教学过程的构建[J]
.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5(6):48-49.
3
曾茗.
教师教育中生命体验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6):72-73.
4
赵英.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四维度课堂观[J]
.中国教师,2012(8):32-34.
5
王富平.
体验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5):20-21.
被引量:13
6
徐心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谈[J]
.数学教育研究,2010(2):17-17.
7
罗芳.
浅谈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教研版),2012(11):144-144.
8
朱水军.
“问题生成”反思三题[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1(7):16-17.
9
曹石珠.
论课堂教学的体验缺失及其矫正[J]
.教育科学,2004,20(1):17-19.
被引量:43
10
王富平.
体验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4):5-6.
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