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及对失业的影响
被引量:32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98,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198
-
1黄洪琳.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8(S1):12-15. 被引量:24
-
2王娜.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及关联性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10(4):25-28. 被引量:7
-
3郭庆松,马道双.国外失业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8(6):55-58. 被引量:5
-
4马戎.西藏的经济形态及其对区域间人口迁移的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1993(1):7-48. 被引量:5
-
5宋晓丽.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4(4):105-107. 被引量:6
-
6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
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778
-
8强毅.宁夏产业结构与就业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4(6):50-52. 被引量:6
-
9苏远琳.四川省就业与宏观经济数量分析[J].软科学,2004,18(6):80-82. 被引量:4
-
10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28(1):58-67. 被引量:255
引证文献32
-
1张亢亢,宋光兴.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4. 被引量:2
-
2熊亮.由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就业困境和出路[J].法制与社会,2008(14). 被引量:1
-
3李群芳,孙贺先,尹继东.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7(8):22-29. 被引量:8
-
4杨立勋,邢莉.对甘肃省GDP质量的系统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07(5):136-139.
-
5周兵,徐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基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J].软科学,2008,22(7):84-87. 被引量:40
-
6苏楠.重庆市三次产业发展与就业人员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12):57-58.
-
7穆怀中,闫琳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9,30(2):18-21. 被引量:26
-
8王飞鹏.就业理论综述与研究新动向[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2(6):16-19. 被引量:7
-
9王冬梅.威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定量分析[J].商业研究,2010(7):120-124. 被引量:4
-
10唐斌,黄娟,黄小勇.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偏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6):86-8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76
-
1陈刚,韦晓慧,邹小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协调性分析——基于广州市的实证检验与横向比较[J].中国经贸导刊,2019,0(2Z):108-111. 被引量:2
-
2刘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9(3):93-95. 被引量:2
-
3马超群,何艳芬.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11-15. 被引量:3
-
4徐向龙.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特征与“双转移”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1):103-104. 被引量:1
-
5徐向龙.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2):75-76. 被引量:1
-
6潘黎霞.用马尔可夫链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分析及预测[J].发展,2009(12):107-108. 被引量:3
-
7王辉,张璐.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115-117. 被引量:4
-
8沈惠娟.结构突变理论在中国就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3):96-101.
-
9陈明,周欣燕.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6):340-344. 被引量:3
-
10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146-149. 被引量:28
-
1汪益宁,张小平,周锦林.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技术优势与盈利模式研究[J].质量春秋,2012(1):4-9. 被引量:1
-
2张文忠.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
-
3姚洁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知识经济,2016(7):80-80. 被引量:2
-
4高丽君.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6):373-373.
-
5王玉梅.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3):63-63. 被引量:2
-
6晋华云.中小企业实行全过程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4(30):217-218.
-
7董科.论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9):29-29.
-
8张红.重要性对审计程序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8(35):243-243.
-
9吕荣华.对资本成本有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10S):60-61.
-
10马丽军.浅析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89-9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