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2期1132-113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9
1 弗拉维尔·米勒.认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8.
2 Dannemiller JL,Stephens BR. A critical test of infant pattern preference models. Child Development,1988,59:210-216.
3 Mehler J,Bertoncini J.Infant recognition of mother's voice. Perception,1978,7:491-497.
4 林崇德,张文新.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1):50-55. 被引量:24
5 Moore C. Intentional relations and triadic interactions. Developing theories of intention.Mahwah NJ: Erlbaum,1999.
6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9-279.
7 陈英和.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02-108. 被引量:6
8 Thompson RA. Early sociopersonality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Wiley,1998.
9 Cohen LB,Strauss MS. Concept acquisition in the human infant. Child Development, 1979,50:419-424.
共引文献33
1 强薇.心理学视野下公共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推广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20,0(2):1-5. 被引量:4
2 陈丽君,钟佑洁.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述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2):43-46. 被引量:6
3 冯夏婷.3-7岁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5-128. 被引量:9
4 辛自强,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J] .心理科学,2001,24(5):544-548. 被引量:23
5 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J] .心理科学,2002,25(1):73-75. 被引量:33
6 钟毅平,谭千保,方柳.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1):73-75. 被引量:16
7 张丽华,杨丽珠,宋芳.父母教养方式对3~9岁儿童自尊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65-567. 被引量:17
8 张环,谭欣.青年学生社交能力的结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1):75-78. 被引量:1
9 张骄,刘云艳.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和认知疗法的个案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8(1):89-91. 被引量:6
10 高明.体育情境教学法的梳理和诠释——以体育情境教学“三国决战”为例[J] .搏击(体育论坛),2011,3(6):64-6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60
1 祁志祥.美的特殊语义——美是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和心灵愉悦对象[J] .学习与探索,2013(9):143-150. 被引量:12
2 王政.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J] .文史哲,1996(2):38-38. 被引量:6
3 赵德才,季成叶,孙军玲,李勇.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法评价婴幼儿发育状况[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09-910. 被引量:12
4 静进.社会脑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5):420-422. 被引量:6
5 庞丽娟,田瑞清.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J] .心理科学,2002,25(2):144-147. 被引量:56
6 黄红,陶素蝶,章依文,许积德,金星明,杜玉华,方妙金,李纫秋.贝莉婴儿发育量表在上海地区的修订[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3,1(3):158-160. 被引量:8
7 卞晓燕,唐亮,董小燕,李慧蓉,彭咏梅,陈蓉,王冬曙,蒋德禹,黄中.认知应物测验/临床语言、听力进程量表上海市的常模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0):782-786. 被引量:3
8 黄春香,苏林雁,李雪荣.婴幼儿行为的性别差异性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60-461. 被引量:6
9 孙晓勉,任永惠,苏祖佑.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1996,11(1):51-53. 被引量:13
10 杨逸尘.“和”的美学思想探源别说——兼析汉字“盉”、“龢”、“和”的结构[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85-8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5
1 钟鑫琪,静进.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43-46. 被引量:6
2 暴芃,静进.婴儿面孔识认的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3):240-242.
3 冼丹霞,金宇,冯素娥,林美英,邓明群,刘颖欣,唐含梅,谭娇敏,陈秋哲,宋佳音,赵萍,余美侨,张雯.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3):242-244. 被引量:5
4 吴桂花,冼丹霞,张玲,静进,金宇.社区6~24月龄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水平评价[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4):520-525. 被引量:2
5 庄东明.自然美是优质生存资源和生命体的外观[J] .韶关学院学报,2018,39(10):10-15.
二级引证文献13
1 毛萌,杨慧明.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5):344-348. 被引量:6
2 郭兰婷,李元媛.我国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的发展与展望(述评)[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6):460-463. 被引量:13
3 周念丽,方俊明.家长问卷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功能的探索[J] .中国特殊教育,2011(11):50-54.
4 郭文斌,胡乐.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调查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3):52-57. 被引量:1
5 吴广霞,朱平,林辉,许霞,李幼华,王春英.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儿童自闭症早期发现现状述评[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0):3531-3533. 被引量:10
6 杨海虹,梁晓红,张露.反馈式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54-56. 被引量:2
7 吴桂花,冼丹霞,张玲,静进,金宇.社区6~24月龄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水平评价[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4):520-525. 被引量:2
8 洪秀敏,姜丽云,李晓巍.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估工具的分析与启示[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0(12):18-23. 被引量:2
9 黄娟秀,马居飞,陈灼萍,徐淑贞,陈怡.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社区筛查探索性研究[J] .中外医疗,2017,36(32):147-150. 被引量:3
10 蒙晓梅,江蕙芸,马刚,潘新年,班彩霞,陈雪,李小玲,张力.两种量表在诊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 .广西医学,2018,40(5):503-505. 被引量:13
1 顾援,陈会昌.弗尔曼的儿童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评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88(2):27-30. 被引量:1
2 刘芳,李维青,买跃霞.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70-473. 被引量:27
3 谭汉超,汪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述评[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6):713-716. 被引量:2
4 “孕傻”有了科学证据[J] .养生大世界,2017,0(2):11-11.
5 曾孔生.社会互动、文化观照与医学文化[J] .医学与社会,1996,9(3):9-12. 被引量:3
6 王荫华.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研究领域的新生儿?[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6):321-323. 被引量:13
7 潘越.病毒在人体内如此逗留[J] .健康,2007,0(6):16-17.
8 吕雅英.应聘者自我呈现策略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 .医院管理论坛,2009,26(7):48-50. 被引量:1
9 心理学动态1988年1—4期题录索引[J] .心理科学进展,1988(4):84-86.
10 免疫遗传学[J]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6):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