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系统论透析
被引量:
6
A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肩负着国家创新体系三大功能之一的知识创新功能。为了坚持并完善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主体地位,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目标,必须对现有国家创新体系以及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系统的、配套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作者
陈涛
机构地区
东北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1-33,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体系
系统论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国家竞争优势与国家创新系统[EB/OL].http://www.ctiin.com.cn,2004-11-09.
2
.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EB/OL].http://www.setc.gov.cn/jscx/setc-jscx-main61.htm,.
3
谢焕忠.坚持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Z]..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C].,..
4
雷朝滋.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实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突破[Z]..2003年度全国部分高校科技处长会议[C].,..
5
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R].,1997..
6
董晋曦.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兼论高校应成为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执行主体[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6):6-10.
被引量:20
7
教育部.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Z].,2004-11-1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席酉民,姚小涛.
国家创新体系中我国高校科研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2):1-5.
被引量:17
2
贾蔚文.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1999(2):50-52.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9
1
凌申坤,雷日平,刘晨.
论加入WTO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257-258.
被引量:3
2
郑玉荣.
制度创新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25-226.
被引量:1
3
杨慧玉,王会斌,张平平.
高校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5):108-114.
被引量:23
4
张卫红.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37-39.
被引量:1
5
伯.
烟用醋纤丝束不再依赖进口[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6(5):43-43.
被引量:1
6
张杰.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战略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6):50-53.
被引量:1
7
齐瑞福,孙东川.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J]
.商业时代,2008(4):8-9.
8
潘丽,张义平.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缺失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495-497.
被引量:10
9
周霞,李红,欧凌峰.
创新型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137-139.
被引量:4
10
薛岩松,卢福强.
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0):144-15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8
1
秦涛.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分析与借鉴[J]
.中国基础科学,2004,6(3):49-51.
被引量:14
2
张晓丰,李效玉,史翎,孟根发.
对建立高校科研机构考核评估体系的探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4-47.
被引量:6
3
李忠.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217-218.
被引量:17
4
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优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2):7-8.
被引量:13
5
杨爱杰.
美国和日本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
.科技与管理,2004,6(5):23-26.
被引量:13
6
李树军.
科技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4):71-74.
被引量:3
7
王章豹,徐枞巍,李姚矿,吴骏.
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1-8.
被引量:42
8
周静,王立杰.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J]
.高教探索,2005(2):15-19.
被引量:10
9
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被引量:148
10
吴晓波,李冬琴,李靖华.
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37-40.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6
1
余克强.
论高校科技产业与技术创新[J]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6,19(7):1170-1172.
2
吴陆生,张素娟,王海兰,蔡琳,林满.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论视角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30-32.
被引量:12
3
朱爱胜.
美英德日高校科技创新功能的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32-34.
被引量:1
4
傅小勇.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51-152.
被引量:5
5
梁燕,林玉伟,李相银.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377-380.
被引量:7
6
孙新兵.
系统论视野下高校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4):106-1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战睿,王海军,孟翔飞.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5):179-197.
被引量:19
2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3,31(1):4-12.
被引量:406
3
王欢,宗晓华.
中国各地区高校科研的技术效率与规模调整——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DEA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13,26(3):66-70.
被引量:7
4
高翠娟,梁松鹤,尹志红.
基于VSM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36(3):134-137.
被引量:1
5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
安徽省科协在发展科普产业中的创新贡献分析——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的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40-42.
6
刘云朝,顾跃.
基于“三论”视角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58-58.
7
董建国,马海涛,何炬.
2013-2016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变化对体操技战术影响探析——以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67-168.
被引量:3
8
杨武,解时宇,王乐.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59-65.
被引量:1
9
赵放,曾国屏.
多重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81-1788.
被引量:147
10
韩晓明,王金国,石照耀.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2):83-88.
被引量:32
1
霍妍,陈烨,孙鑫君.
关于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1):4-7.
被引量:2
2
袁木棋.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7,20(2):16-21.
3
李光红,王玉军,陈学中.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创新功能的审视[J]
.中国成人教育,2006(4):21-22.
被引量:8
4
饶华球.
在深化改革中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2(4):63-65.
被引量:1
5
孔斌.
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2):105-108.
被引量:7
6
黄建,余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57-59.
被引量:9
7
庄世宏.
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5(4):100-104.
被引量:6
8
傅小勇.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51-152.
被引量:5
9
王敏,谢再根.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
.大学教育科学,2006(4):37-40.
被引量:11
10
袁木棋,蒋来.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40-43.
被引量:3
辽宁教育研究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