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学习环境中教师——学习者角色与关系的转型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教师—学习者角色转型的指向和主要表现方式,探讨了教师—学习者关系的发展转型问题。
作者
刘春燕
钟志贤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58,共6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师
学习者
角色
关系
转型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46
参考文献
8
1
Brush,T. & J.Saye.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Unit :A Case Study[J]. ETR&D,2002,48 (3), 88,80,92.
2
Teacher roles, http://www.sdavjr.davis.k12.ut.us/~briardresearch/exlitrev.htm/2003/2/26.
3
Choi, J.& Hannafin ,M.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roles, struc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J].ETR&D, 1995,43(2):66.
4
Hill,J. & M.Hannafin (2001).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J].ETR&D, Vol.49(3) :46.
5
钟志贤.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4):11-18.
被引量:40
6
Srassekh&G Vaideanu 马胜利 译.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106.
7
[美]D 乔纳森 郑太年 任友群 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8
高文,裴新宁.
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1):11-14.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赵振利,刘大明.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1-33.
被引量:5
2
章建跃.
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03-108.
被引量:6
3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
.教育研究,1997,18(11):36-40.
被引量:62
4
高文.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1):35-39.
被引量:356
5
王策三.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6):70-76.
被引量:148
6
钟志贤.
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1998(5):10-14.
被引量:22
7
肖川.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
.中国冶金教育,1998,3(6):76-80.
被引量:46
8
钟志贤.
教学传播活动主客体关系问题[J]
.外语电化教学,1989(3):25-26.
被引量:1
9
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教育技术研究,2000,(1).
10
[美]巴巴拉.西尔斯 丽塔.里齐.乌美娜 刘雍潜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78
1
常咏梅,任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性[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59-60.
被引量:3
2
卓燕华.
对以人为本新型教育模式的理论探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82-86.
被引量:2
3
刘延征.
建构主义理论冲击下的英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2):67-69.
被引量:52
4
李艳群,阎树胜,张军.
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信息素质的要求[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93-96.
被引量:10
5
张剑平,李慧桂.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发展[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26-429.
被引量:12
6
刘春.
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05(3):28-29.
被引量:1
7
王月梅,潘巨灵,肖利.
新型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92-94.
被引量:1
8
于霞.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外语教学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05(3):115-118.
被引量:12
9
周中云.
漫谈网络多媒体课件内容的交互设计[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2-54.
被引量:3
10
刘陈艳.
对现代网络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1-62.
同被引文献
115
1
李凌.
电影音乐美学和功能性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艺术探索,2004,18(5):82-84.
被引量:12
2
郝恂,龙太国.
试析教学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J]
.教育研究,1997,18(12):43-47.
被引量:26
3
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被引量:1139
4
陈丽.
计算机网络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6S):17-22.
被引量:29
5
陈丽.
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7S):19-22.
被引量:72
6
李红波,刘柳.
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
.高教论坛,2004(4):149-152.
被引量:52
7
盛群力,褚献华.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被引量:169
8
马兰,盛群力.
“学习维度论”要览[J]
.上海教育科研,2004(9):35-38.
被引量:17
9
钱红.
多媒体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J]
.中国音乐教育,2005(1):28-28.
被引量:3
10
钟志贤,张琦.
论学习环境中资源、工具与评价的设计[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3):62-67.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6
1
胡倬.
电影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电影评介,2007(18).
被引量:3
2
钟志贤.
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
被引量:133
3
钟志贤.
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2):34-45.
被引量:35
4
曹贤中,何仁生,王锋,郑忠梅,徐小双.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1):80-84.
被引量:27
5
冯涛,马如霞.
基于网络资源的P2P学习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4):43-47.
被引量:6
6
江海潮,张紫君,龙希.
课堂教学要素动态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39-43.
被引量:4
7
乜勇,王兰兰.
有效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学与教的e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19-22.
被引量:5
8
靳佳琨.
高校网络教学的新发展[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29-30.
被引量:2
9
张立新,刘圆月.
生态视角下网络课程中的互动失衡及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11(7):84-87.
被引量:18
10
张明弟,朱守业,李芹.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5):26-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6
1
范钱江.
“单队单——253”课堂情境教学方式创新研究[J]
.神州印象,2019(4):166-167.
2
赵燕丽.
对高等院校中法国社会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
.理论观察,2021(9):174-176.
3
詹文,沈守云,刘破浪,程会凤.
中南林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思考[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2):108-110.
被引量:3
4
徐丽丽.
基于多媒体课件的线上教学互动模式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3):49-51.
被引量:1
5
兰世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学改革探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107-109.
6
陈丽君,陈雪萍,朱姝.
基于群落生态学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生态系统建构[J]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1,42(2):1-7.
被引量:4
7
张晓玲.
大学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1):37-39.
被引量:4
8
雷庆勇,潘鸿,尹义坤.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理论课程教学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08(8).
被引量:2
9
左开菊.
电影中的音乐运用之妙[J]
.电影文学,2008(12):106-107.
被引量:5
10
谢愚超.
电影音乐:功能、特征及实证[J]
.电影文学,2008(11):149-150.
被引量:14
1
周慰.
曹志祥:课改进入新阶段的三个标志[J]
.上海教育,2008(1):23-23.
2
曹志祥.
课改进入新阶段的三个标志[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8,0(8):1-1.
3
陈时见,刘继平.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
.教育研究,2001,22(10):41-45.
被引量:88
4
曹军.
浅谈体育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230-230.
5
马得清.
要解决基层学校教研员可有可无的问题[J]
.人民教育,2016(20):8-8.
6
朱瑛.
教师的学习者角色[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30-31.
7
李智.
泛在学习视阈下的学习者角色探析[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1):6-7.
被引量:2
8
王崧舟.
例谈“学情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4(9):13-15.
被引量:5
9
卜玉华.
学校变革三十年:进步与转型[J]
.教育科学研究,2008(7):16-18.
被引量:1
10
吴兴.
浅谈校长角色转型与学校内涵发展[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11):2-2.
电化教育研究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