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悖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正处于文化断裂的历史时代,我们的文化断裂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被否定、被消解;而新的文化传统、新的文化精神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从清末就开始讨论的东西方文化关系、古今文化冲突等问题,如今又被重新提到我们面前,其尖锐程度决不亚于当年。
作者
刘魁立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文化保护
中国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99
1
潘宝.
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J]
.民俗研究,2020,0(2):100-108.
被引量:11
2
王公龙.
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J]
.探索与争鸣,2001(9):37-39.
被引量:24
3
冯磊.
“民间”悖论[J]
.百姓,2005(8):44-45.
被引量:1
4
菅丰,陈志勤.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
.文化遗产,2009(2):106-110.
被引量:55
5
沈福馨.
“汪公”、“五显”崇拜及安顺地戏的两大流派——兼论西路地戏和西部傩坛戏的关系[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15.
被引量:9
6
王文章.
保护传统艺术 弘扬优秀文化——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文艺研究,2002(4):4-6.
被引量:6
7
马自树.
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J]
.中国博物馆,2002(4):14-15.
被引量:8
8
李松.
无形文化保护是中国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论国家形式的参与与无形文化保护[J]
.中国博物馆,2002(4):29-31.
被引量:3
9
王智平.
不同地貌类型区自然村落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J]
.农村生态环境,1993,9(2):11-15.
被引量:7
10
龙红.
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72-17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黄玉烨,戈光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46-50.
被引量:32
2
魏崇周.
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民俗研究,2010(3):80-89.
被引量:31
3
刘爱华,艾亚玮.
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J]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4):164-168.
被引量:1
4
庞兆玲,孙九霞.
从脱嵌到再嵌:民族手工艺遗产的保护发展实践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5):32-42.
被引量:18
5
郑寿斌,蒋述卓.
生态系统脉络演进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发[J]
.青海社会科学,2021(2):84-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李扬,牛志宏,张雅雯,李娜.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建议[J]
.理论观察,2021(1):106-108.
2
张博,李佳怡.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文化基因图谱构建及创新性发展[J]
.包装工程,2023,44(S01):161-167.
被引量:3
3
孙九霞.
抽离与回归的交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性之路[J]
.贵州社会科学,2023(8):91-98.
被引量:4
4
熊太峰,张邦铺.
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特别权利保护[J]
.特区经济,2010(3):247-249.
被引量:1
5
孙昊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J]
.法学研究,2010,32(5):93-103.
被引量:49
6
张邦铺.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基于公、私权保护模式的比较分析[J]
.前沿,2010(3):54-57.
被引量:6
7
李良品.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2):21-26.
被引量:3
8
卢纯昕.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制度调适[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4):23-24.
9
曾平.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立场与核心理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学理解读[J]
.中华文化论坛,2011(3):68-74.
被引量:14
10
邓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研究[J]
.学理论,2011(26):83-84.
被引量:6
1
张继良河北师大政法系.
从否定传统文化到“国学热”的兴起[J]
.河北学刊,1996,16(6):39-43.
2
严重声明[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22(11):56-56.
3
严重声明[J]
.专家工作通讯,2007(3):47-47.
4
宋兆麟.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6):16-19.
被引量:3
5
一个视觉文化的悖论[J]
.社会科学论坛,2001(2):96-96.
6
冯莉.
进还是退:上海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悖论[J]
.消费导刊,2008,0(20):215-216.
7
金永兵.
悖论中前行的大众文化[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0-72.
8
何诚斌.
清末文人的饭碗[J]
.文史天地,2012(3):73-74.
9
张世新.
论小康文化生态环境[J]
.群众文化,2003(5):6-9.
10
姜智芳.
当年悼念毛泽东[J]
.档案与建设,2006(9):27-27.
瞭望
2005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