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杨欢进,徐慧荣[编者按]70年代初围绕“增长极限论”而展开的大争论,导致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它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
作者
杨欢进
徐慧荣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5,20,共7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观
发展经济学
经济增长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33
1
杨明选.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1996(3):7-9.
被引量:5
2
叶平.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
.哲学研究,1995(1):68-73.
被引量:65
3
田雪原.
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6(2):4-15.
被引量:19
4
叶平.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
.国外社会科学,1995(2):6-11.
被引量:9
5
陈新.
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5):58-60.
被引量:1
6
李君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习与探索,2005(1):2-5.
被引量:8
7
王春玉.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1):35-36.
被引量:1
8
刘宗超.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专题评述[J]
.大自然探索,1995,14(1):1-6.
被引量:9
9
刘国光.
迎接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深化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J]
.生态经济,1995,11(2):40-43.
被引量:6
10
梁琦.
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J]
.经济学家,1997(3):30-3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0
1
刘思华.
可持续发展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江淮论坛,1996(4):23-28.
被引量:1
2
赵春荣.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
.新东方,1996,0(1):22-28.
被引量:2
3
张二勋,秦耀辰.
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经济观[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9-23.
4
梁琦.
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J]
.经济学家,1997(3):30-34.
被引量:18
5
蒲济生,侯秋月.
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社会运行的良性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87-89.
6
王苏,苗润田.
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J]
.求索,2008(2):47-49.
被引量:11
7
金自学.
环境生态价值与人类中心主义[J]
.甘肃高师学报,1999,3(2):36-39.
8
邓艾,赵晓芳.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及背景[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6-62.
被引量:2
9
余艳琴.
“资源有限性”假设在经济学中的地位[J]
.职大学报,1997(3):38-41.
10
徐咏梅,孙东川,李克华.
论企业——自然——经济发展的和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6):10-1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谭耀武.
论可持续发展消费观[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4):30-34.
被引量:6
2
傅娜.
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念[J]
.淮海文汇,2009(6):21-23.
被引量:2
3
傅娜.
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念[J]
.传承,2009,0(22):120-121.
被引量:1
4
邓勤.
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支持[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5):65-66.
被引量:15
5
胡芳肖,文启湘.
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J]
.消费经济,2005,21(1):51-54.
被引量:1
6
张二勋,秦耀辰.
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经济观[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9-23.
7
孙华平.
发展循环经济与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政策[J]
.商场现代化,2006(01Z):192-193.
被引量:1
8
陆文彬.
刍议环境权的创设[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8):47-56.
9
王环.
生态消费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自然选择[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11-15.
被引量:3
10
李冠福.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管理观[J]
.百色学院学报,1999,13(4):48-53.
1
夏明文.
邓小平十大经济发展观[J]
.上海经济研究,1995,7(7):22-24.
2
杨忠泰:西部开发需要新的发展观[J]
.西部大开发参考,2000(7):31-34.
3
张存刚,宋丽霞.
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学内容的拓展[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1):11-18.
4
简岩.
科学的经济发展观[J]
.百科知识,2004(4):1-1.
5
马春芳.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2-16.
6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时代[J]
.山东电大学报,2004(1):56-56.
7
许明达.
论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4(5):16-18.
8
曹明军.
我国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9-10.
9
白书祥.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J]
.武警学院学报,1997,13(4):63-66.
10
黄安年.
论经济发展观的误区─—再论我国跨世纪的机遇和严峻挑战[J]
.历史教学问题,1998(5):3-11.
被引量:2
生产力研究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