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被引量:7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报道了利用大豆自花受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高蛋白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实验结果及对导入转化后代的分子验证。 结果显示:在D_1代所获7个单株中有1株发生明显变异,其结荚习性、株型、叶型、花色等与受体基本相同:百粒重、种皮色及茎杆强度介于双亲之间:单株荚数明显增多,连续3年测定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12.5%,从D_1代起已稳定遗传3个世代。对该组合的受体、供体及转化后代进行RAPD分析,从150个引物中找到24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证明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并推测大片段外源DNA同源重组可能是变异的主要原因。
出处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96-601,共6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鲍晓明,黄百渠,李松涛,张忠廷,王斌.用RAPD技术鉴定两个小冰麦易位系[J].Acta Genetica Sinica,1993,20(1):81-87. 被引量:48
  • 2《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总目录[J]中国农业科学,1991(06).
  • 3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J].大豆科学,1991,10(1):58-63. 被引量:68
  • 4周光宇,翁坚,龚蓁蓁,曾以申,杨晚霞,沈慰芳,王自芬,陶全洲,黄骏麒,钱思颖,刘桂玲,应苗成,薛达元,洪爱华,徐英俊,陈善葆,段晓岚.农业分子育种 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1988(03).
  • 5黄骏麒,钱思颖,刘桂铨,薛达元,应苗成,洪爱华,周光宇,翁坚,曾以申,龚蓁蓁,王自芳,杨晓霞.外源抗枯萎病棉DNA导入感病棉的抗性转移[J]中国农业科学,1986(03).
  • 6段晓岚,陈善葆.外源DNA导入水稻引起性状变异[J]中国农业科学,1985(03).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高明君,郝水,何孟元,卜秀玲.TAI系列Ⅰ中的冰草染色体与小麦部分同源关系的同工酶研究[J].Acta Genetica Sinica,1993,20(5):462-467. 被引量:8
  • 2雷勃钧,尹光初,王树林,卢翠华,钱华,周思君,张开旺,隋德志,林忠平.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引起的变异[J].中国油料,1989(3):11-14. 被引量:22
  • 3郝水,遗传学报,1988年,15卷,3期,165页
  • 4何孟元,中国科学.B,1988年,11期,1161页
  • 5Chen D,1986年
  • 6辛志勇,中国科学.B,1991年,1期,36页
  • 7董安书,遗传学报,1988年,15卷,3期,165页
  • 8黄骏麒,钱思颖,刘桂铨,薛达元,应苗成,洪爱华,周光宇,翁坚,曾以申,龚蓁蓁,王自芳,杨晓霞.外源抗枯萎病棉DNA导入感病棉的抗性转移[J]中国农业科学,1986(03).
  • 9段晓岚,陈善葆.外源DNA导入水稻引起性状变异[J]中国农业科学,1985(03).
  • 10周光宇.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远缘杂交的理论[J]中国农业科学,1978(02).

共引文献114

同被引文献784

引证文献70

二级引证文献3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