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临床静脉输液添加药物浅谈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临床静脉输液添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污染及输液混合液发生配伍禁忌,对人体危害极大。静脉输液添加药物都是由医生和护士操作,添加药物时缺乏对治疗学与药物学的考虑和药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今后医、药、护之间应密切配合,强化培训和指导,并严格规范操作,确保静脉给药安全有效。
作者
霍华娟
蔡琼兰
李敬
机构地区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出处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1期25-26,共2页
Central Plains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临床静脉输液
添加药物
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徐爱文,李晴,吴素娟.
输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量的累加[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5):207-208.
被引量:49
2
中国药学会药学通报编委会.实用药物配伍变化(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5-111.
3
张志伟.
茵栀黄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0):454-455.
被引量:32
4
刘 彬,谷 容,王 刚.
1996-2001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药业,2002,11(5):62-64.
被引量:34
5
赵德秀 张万芬.静滴三磷酸腺苷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3):142-142.
6
何建平,应国烽,方国英.
5种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J]
.中国药房,2001,12(10):629-630.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丛盛,周宪晖,刘文英.
中药HHK注射液中黄芩甙和硫酸小檗碱的薄层色谱-分光光度分析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3):184-186.
被引量:2
2
徐爱文,李晴,吴素娟.
输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量的累加[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5):207-208.
被引量:49
3
闵然星,徐孝麟,王槐芾.
32种静脉用粉针剂药物的不溶性微粒考察[J]
.中国药房,1996,7(6):276-277.
被引量:21
4
范新.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5):310-310.
5
成才荣.葛根素引起发热11例报告[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9,16(2):73-73.
6
何福海 张广永.右旋糖酐-20伍用盐酸川芎嗪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8):509-509.
7
李桂英 王跃波.双黄连粉针药物过敏致死1例[J].中国药事,2001,15(2):143-143.
8
徐文科 姜宝满.刺五加注射液引起剧烈头痛1例[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1):43-43.
9
申军 吴翠霞 等.穿琥宁静脉点滴可致血小板减少[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3):189-189.
10
张强.静滴普乐林致发热3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2):106-106.
共引文献
131
1
魏毅,罗艳丽,杨晓玲,段丽娟.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华西医学,2008,23(6):1471-1472.
被引量:3
2
杜文民,王永铭.
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J]
.药品评价,2004,1(3):183-193.
被引量:2
3
李子琴.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与不良反应分析[J]
.中药与临床,2012,3(6):46-48.
4
丘百珠.
中药静脉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环球中医药,2013,6(S1):146-147.
被引量:1
5
王正春,李秋,王珊.
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
.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被引量:46
6
林向华,王慧.
中药注射剂配伍时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48-649.
被引量:9
7
孙艳芳,曹志霞,张淑环.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河北医药,2004,26(9):750-750.
被引量:3
8
康鲁平.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J]
.医药导报,2004,23(12):974-976.
被引量:43
9
张鸣,王育良.
复方丹参分别加苦黄、茵栀黄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2):63-63.
10
刘静,黄祥,王玉荣.
5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5):307-309.
被引量:56
同被引文献
4
1
苏文雁,吕红梅.
静脉输液新方法的相关研究[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5):421-422.
被引量:1
2
郑军,赵镭,王宏涛.
输液管内发生化学配伍禁忌反应的调查报告[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2):1135-1135.
被引量:1
3
张明君,陈保东.
静脉输液添加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药业,2003,12(8):63-64.
被引量:3
4
贾杰.
抗真菌药物治疗进展[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369-37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孙瑛,宋蕾,马英.
配制和滴注伊曲康唑注射液的注意事项[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64-1964.
1
戴缨.
合理使用静脉输液[J]
.广州医药,2005,36(6):52-54.
被引量:3
2
高宏艳.
输液反应的抢救措施[J]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0(17):137-137.
3
陈保东.
静脉输液添加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山东医药工业,2002,21(3):31-32.
被引量:1
4
吴昊.
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8):48-48.
被引量:1
5
李效平.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J]
.江西医学检验,2001,19(3):177-177.
6
崔晓红.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医院静脉输液的发展趋势[J]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4):318-319.
被引量:6
7
李树立.
静脉输液中发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4Z):1541-1542.
被引量:3
8
王刚斌,侯勇,王海,徐雷.
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调查分析[J]
.淮海医药,1998,16(4):53-53.
9
董纪先,张凤春.
输液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
.护理与心理杂志,1997,8(2):99-100.
10
虞和永.
常规加药过程对输液质量的影响[J]
.浙江医学情报,1995,7(2):21-22.
中原医刊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