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
被引量:
12
On the Theory of Technical Transit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然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许多问题,其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从技术转移的理论入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建议。
作者
高峰
机构地区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3期20-22,共3页
Journal of Techn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关键词
转移理论
科技成果转化
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转移
社会发展
国家经济
成功经验
大事
借鉴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56
1
徐培苍,李如璧.
我国科技中介业的现状和发展[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0(2):57-60.
被引量:11
2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界面及其移动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5-29.
被引量:22
3
桑赓陶.
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与产业联络计划[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6):54-57.
被引量:2
4
桑赓陶.
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与专利管理[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4):54-59.
被引量:14
5
盛亚.
中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际问题[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6):40-43.
被引量:8
6
国家科委<技术引进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关于我国技术引进战略与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1987(5):18-21.
被引量:2
7
鱼金涛,郝跃英.
斋藤优的新著《国际技术转移政治经济学》[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9(8):44-44.
被引量:3
8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27-30.
被引量:22
9
安飞.
配套业:造船大国的必备军——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闻孙[J]
.中国船检,2004(5):44-47.
被引量:1
10
赵琛徽.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
.经济界,2004(4):41-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龙海明.
长沙市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64-68.
2
唐家龙,马虎兆.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6):45-48.
被引量:5
3
秦莉俐,于川江.
长三角造船业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2):85-87.
4
邓立治,罗洪路.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19-21.
被引量:9
5
靖继鹏,李冰.
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述评[J]
.情报科学,2008,26(4):627-631.
被引量:6
6
胡冬云,李林.
中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述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4):117-123.
被引量:14
7
卢敏.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64-65.
被引量:2
8
于洪飞.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支撑力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2011(2):88-91.
被引量:5
9
徐士铁,罗阁山.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及主要途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53-156.
被引量:9
10
陈红喜,施雯,戴书春,朱跃钊.
建设“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的江苏技术转移体系策略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5,6(7):306-307.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吕遂峰.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学院创建动力、路径及特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1):65-71.
被引量:3
2
李冰,靖继鹏.
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协调--基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分析[J]
.现代情报,2008,28(3):74-77.
被引量:2
3
靖继鹏,李冰.
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述评[J]
.情报科学,2008,26(4):627-631.
被引量:6
4
司云波,和金生.
从知识发酵机理看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168-170.
被引量:13
5
袁永久.
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
.现代情报,2009,29(11):221-224.
被引量:3
6
牛冲槐,杨彦超,杨玲.
中西方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比较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0(3):106-111.
被引量:11
7
刘国新,李梅芳.
关于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设置与运作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27(3):5-10.
被引量:1
8
曾莉.
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率偏低之现状调研及原因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12):22-26.
被引量:6
9
刘国新,李梅芳.
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及发展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9-13.
被引量:10
10
John P.Walsh,洪伟.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概述[J]
.科学学研究,2011,29(5):641-649.
被引量:31
1
李春梅,王春波.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
.甘肃理论学刊,2015(3):138-141.
被引量:2
2
骆新华.
技术转移:理论与政策述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176-179.
被引量:17
3
周星.
国内外技术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3):11-15.
4
杨莉.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11(40):90-91.
被引量:3
5
仲长荣,曾德聪.
技术转移新论[J]
.科学学研究,1996,14(1):64-66.
被引量:2
6
蔡涛.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现代乡镇,2005(6):35-41.
7
彭纪生,刘伯军.
论入世对中国技术引进的影响——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变化为视角[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3):91-95.
被引量:4
8
徐帆.
马克思的城乡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1):47-50.
9
朱桂龙,方明.
探究跨国汽车公司对穗技术转移的战略调整[J]
.科技与管理,2006,8(3):8-10.
被引量:2
10
杨守宝.
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9-21.
被引量:5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