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针灸治疗该病显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不仅效果好,而且无毒副作用。目的,探讨针灸治疗RA的机理;方法,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结果,发现针灸治疗RA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抑制自由基释放、降低皮质醇分泌、提高痛阈,释放镇痛物质等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作者
秦晓光
杜小正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
出处
《甘肃科技》
2005年第6期156-158,共3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针灸
类风湿关节炎
机理研究
综述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1
1
尹淑英,刘心莲,孙丽琴,肖君,刘成贵,李岩,李辉,张哲,金伯华,王淑香,李其英,王丽.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NK细胞活性的调整[J]
.上海针灸杂志,1992,11(1):14-15.
被引量:8
2
葛金文,田应翠,邓常青.
自身免疫病血瘀证患者自由基损伤的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3):47-50.
被引量:12
3
王广才,王效丹,王金彬.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血清铜、锌含量的分析[J]
.江苏医药,1990,16(11):602-603.
被引量:3
4
杨宇,王晓非,蒋莉,赵丽娟.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9,28(3):208-209.
被引量:5
5
李玲.
温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31-32.
被引量:18
6
刘心莲,刘成贵,肖君,尹淑英,李求是,孙丽勤,金伯华.
温针、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4,14(2):1-4.
被引量:25
7
《中国针灸》2005年第25卷总目录[J]
.中国针灸,2005,25(12):901-908.
被引量:14
8
王升旭,洪军,周轶林,赖新生.
电针夹脊穴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5):273-274.
被引量:17
9
梁繁荣,刘雨星,陈瑾,罗荣.
电针镇痛后效应与脑干5-HT、下丘脑β-EP含量的关系[J]
.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37-39.
被引量:78
10
朱月伟,陈肖燕,韩杭生,张瑶,罗诗荣.
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1-2.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李世光,岳月娥,赵俊萍,张潘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血锌及免疫功能改变[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3,13(3):189-190.
被引量:1
2
徐淑云 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115及第二版1991.1423.
3
王孝媛 顾萱娣 等.鼠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5-羟吲哚醋酸、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快速测定方法[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5,(1):10-10.
4
毕河 高骥.炎症与抗炎药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
5
刘怀冰.脑脊液和血液内单胺类神经递质荧光测定法[J].临床检验杂志,1987,(2):64-64.
6
周保和 金文泉 等.大鼠脑干5-羟色胺能上行和下行通路在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81,(2):124-128.
7
孙德玉 王文琴 等.家兔黑质内注射多巴胺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5,(5):30-31.
8
赵飞跃 朱丽霞.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在急性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电针镇痛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88,(3):169-173.
9
史学义.外周5-羟色胺系统与针刺镇痛[J].针刺研究,1983,(2):146-146.
10
曹小定 等.针灸针麻研究(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779.
共引文献
284
1
林采玥.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105-107.
被引量:4
2
章婷婷,王念宏.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概述[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8):69-70.
被引量:5
3
赖龙胜,唐勇.
电针与c-fos基因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2001,5(z1):117-119.
被引量:1
4
金立昆,谢利民.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现状及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79-81.
被引量:6
5
李晓云,王晓军,李桂,张红姗.
三藤通痹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IL-6 TNF-α的干预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95-97.
被引量:6
6
骆乐,陈文君,寿依群.
中医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3):122-123.
被引量:2
7
康南,刘燕翌,隗冬梅,夏成青.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活化T淋巴细胞的检测[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1(1):50-52.
被引量:1
8
黄传兵,徐长松.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评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9):42-43.
9
毛莉.
针刺单穴治疗急症临床概述[J]
.新中医,1997,0(S1):166-167.
被引量:1
10
钟小蓓,王光义,贺志光.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4):41-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杨慎峭,刘旭光,余曙光,李秀坤,张平,魏大鹏.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1-12.
被引量:28
2
向诗余,刘建民,李海棠.
针刺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52例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11-12.
被引量:7
3
谢红亮,石钊,曹雪梅,邵命海(Translator).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n Rheumatoid Arthriti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7,5(1):55-58.
被引量:3
4
陈泽斌,韩永明,熊迎春,吴昌清,袁尚荣.
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2):52-56.
被引量:8
5
朱月伟,陈肖燕,韩杭生,张瑶,罗诗荣.
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1-2.
被引量:33
6
贾杰,王江宏,郭学军,李小芳.
药物灸对RA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2,21(3):37-39.
被引量:36
7
余曙光,唐勇,刘雨星.
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糖皮质激素及受体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2,27(3):205-21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梁永瑛,郭艳明,顾钧青,周帅亮.
针药并用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89-39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任超展,方晓丽,严兴科,杜小正.
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7):65-68.
被引量:5
2
于静.
自知力教育在提高风湿性关节炎伴有骨关节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6,0(19):87-88.
被引量:5
3
刘红宇.
正念疗法干预对改善风湿性关节炎伴有骨关节障碍患者抑郁情绪的成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13-14.
被引量:4
4
王芳.
风湿性关节炎伴有骨关节障碍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及延续护理的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89-90.
5
吴永科,张春侠,杜晓飞,王慧明.
电针、远红外线、中药熏蒸联合治疗风寒湿痹型成人大骨节病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140-142.
被引量:5
6
曹明卓,王中来,蒋学斯.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4):55-58.
被引量:10
1
方金福,王玉英.
有机磷农药中毒机理研究进展[J]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4):275-277.
被引量:14
2
牛力春.
胆心综合征机理研究进展[J]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5):285-287.
被引量:24
3
黄爱龙,张定凤.
乙型肝炎慢性化机理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8):632-634.
被引量:6
4
杨来禄,郭晓忠.
消关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4例[J]
.河北中医,2004,26(5):334-335.
被引量:6
5
宛春甫,刘玉华,李志华,柳顺锁,孟庆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05,4(5):317-319.
被引量:21
6
张玉华,华浩明.
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0,27(5):118-120.
被引量:23
7
董国菊.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理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3,6(10):783-787.
被引量:6
8
韩永年,陆志檬.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机理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8,25(2):58-61.
9
刘黎,鲍春德.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其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4):295-297.
被引量:7
10
陈建中,张俊.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水平及Ins,FBG相关性探讨[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3):199-201.
被引量:5
甘肃科技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