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0
-
1胡庆福,王金阁,赵凤清.活性碳酸钙生产应用技术[J].化学建材,1997,13(4):183-184. 被引量:15
-
2胡庆福,李国庭,王金阁,刘鸿雁,王巧玲.“双喷”新工艺制造活性超细碳酸钙[J].非金属矿,1998(1):33-35. 被引量:14
-
3胡庆福,王巧玲,李绍英.利用氮肥厂CO_2和氨水生产化工产品[J].化肥工业,1998,25(1):57-60. 被引量:2
-
4胡庆福,胡晓波,宋丽英,刘宝树.沉淀碳酸钙制造及其改性处理技术[J].非金属矿,1999,22(2):33-35. 被引量:14
-
5胡庆福,阎志水,康文斌.脱碳联钙(镁、硅)法生产系列粉体填料新工艺[J].化肥工业,1999,26(6):49-51. 被引量:4
-
6胡庆福,胡晓波,宋丽英.碳酸钙工业发展之浅析[J].无机盐工业,1999,31(5):18-21. 被引量:29
-
7胡庆福,胡晓波,刘宝树.开发专用轻质碳酸钙系列产品——是碳酸钙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之一[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0(6):10-13. 被引量:6
-
8胡晓波,刘宝树,胡庆福.重质碳酸钙生产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1,7(1):24-28. 被引量:16
-
9胡庆福,胡晓波,刘宝树.超细重质碳酸钙(含活性)生产工艺研究[J].非金属矿,2001,24(1):23-25. 被引量:5
-
10胡庆福,胡晓波,等.纳米碳酸钙制造及其应用[J].黑龙江地质情报,2000(3):30-3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2
-
1胡庆福,胡晓波,刘宝树.新型组合式碳化法生产纳米级碳酸钙新工艺[J].非金属矿,2004,27(6):30-33. 被引量:4
-
2胡庆福,胡晓湘,胡晓波.新型组合式碳化法生产纳米级碳酸钙新工艺[J].无机盐工业,2005,37(5):28-30. 被引量:7
-
3胡庆福,宋丽英,胡晓湘.钙镁碳酸盐碳化工艺设备选择及工艺条件控制[J].非金属矿,2005,28(5):1-4. 被引量:6
-
4胡小芳,苏志学,吴成宝.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05,33(5):10-12. 被引量:13
-
5赵风云,刘洪杰,刘宝树,胡永琪,刘润静,李津津,胡庆福.生产球形纳米碳酸钙新型碳化反应器开发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6,38(3):56-57. 被引量:5
-
6胡庆福,刘洪杰,刘润静,胡永琪,李津津,焦其帅.针状纳米级碳酸钙的工业生产与应用[J].化工进展,2006,25(3):337-339. 被引量:11
-
7胡庆福,李津津,胡永琪,刘润静.中国纳米级碳酸钙工业化生产技术新进展[J].化工文摘,2006(2):44-47. 被引量:2
-
8赵丽娜,王子忱.疏水性碳酸钙的表征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9,26(3):47-51. 被引量:6
-
9徐彦威,姜绪宝,朱晓丽.粉体碳酸钙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5,44(4):30-32. 被引量:4
-
10程娜,周梅芳,陈鹏宇,李春忠,姜海波,张玲.碳化法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7,17(2):412-419. 被引量:11
-
1田言.碳酸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辽宁化工,2000,29(3):146-148. 被引量:3
-
2满瑞林,余嘉耕.我国轻质碳酸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化工,1997,17(8):11-13. 被引量:10
-
3胡志彤.国外碳酸钙工业进展——兼谈我国碳酸钙工业的发展方向[J].无机盐工业,1989,3(2):30-33. 被引量:15
-
4瞿理志,苏兆祥.我国碳酸钙工业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非金属矿,1991(5):48-51.
-
5熊勋民.生产超细碳酸钙的“双喷”工艺[J].中国塑料,1989,3(2):44-49.
-
6王洪亮,王少青,贾慧.碳酸钙工业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7):39-40. 被引量:3
-
7余振威,王甫云,刘其昌.关于我国碳酸钙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无机盐工业,1998,30(3):21-23. 被引量:11
-
8宋丽英,胡晓湘,胡庆福.中国纳米级碳酸钙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无机盐工业,2010,42(6):1-4. 被引量:8
-
9莫昌发,徐萍丽.炉用燃煤点位置对分解炉的影响[J].中国水泥,2011(5):67-67.
-
10陈同,刘树文.板式干燥器在碳酸钙工业上的应用[J].无机盐工业,1989,3(1):26-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