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7-19,共3页
People's Judicature
参考文献1
1 章剑生著.《公正与效率——法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法学,:104-104.
同被引文献25
1 李和仁,晏向华.诉讼效率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述要[J] .人民检察,2002(2):21-23. 被引量:3
2 陈正云.刑法的经济分析与伦理价值[J] .法学研究,1999,21(6):76-96. 被引量:20
3 景汉朝,卢子娟.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 .法学研究,1999,21(1):33-38. 被引量:135
4 万鄂湘.《“入世”后我国的司法改革与涉外民商事审判》[A].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6期[C].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5 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外交部.《关于执行海牙送达公约的实施办法》[Z].,1992年..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美国法院无权判决我国公民离婚案件的批复》(67)民他字第6号[Z].,1967年4月26日..
7 .[EB/OL].http ://news. china, com/zh-cn/domestic/945/20031023/11559787, html,2003年12月12日.
8 许晖.《状告奔驰法律无奈奔驰”变脸”为哪般》[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2月7日.
9 Segers and Rufa BV v. Mabanft Gmbh, HR 27 June 1986, NJ 1987, 764, RvdW 1986,144.
10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Special Commission of April 1989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Hague Conventions of 15 November 1965on the Service Abroad of Judicial and Extrajudicial Docu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p. 8.
二级引证文献19
1 张淑钿.大湾区时代区际司法文书送达的模式转型与制度优化[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21(2):253-264. 被引量:1
2 邓锐,徐同义.我国域外送达制度及其完善[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1):111-114. 被引量:5
3 吴经芳,刘俊君.论我国域外送达机制的完善[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41-43. 被引量:3
4 林燕萍.我国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完善[J] .法学,2007(10):48-55. 被引量:5
5 向明华.海事审判域外送达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电子域外送达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50-54. 被引量:4
6 向明华.留置送达要件的重构——兼域外送达视角[J] .太平洋学报,2009,17(8):43-50. 被引量:1
7 杨月萍,何荣伟.论域外送达中的电子邮件送达[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32-36. 被引量:3
8 同惠会,孟思洋.论我国涉外民商事案件送达效率之提高[J] .人民司法,2010(13):91-96. 被引量:2
9 向明华.域外“送达难”困局之破解[J] .法学家,2012(6):137-153. 被引量:9
10 杨馨淼,李雪平.论我国民商事域外送达制度的完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6):133-135.
1 张旭.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法学教育[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7(4):4-5.
2 袁挺.坚持创新为本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J] .中国审判,2012(10):94-95.
3 张潇琪,左政,王贺贺.浅谈我国法律援助[J] .魅力中国,2011(5):160-160.
4 张晓兵.“一国两制”下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J] .经济师,2003(2):29-30.
5 耿惠昌.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 .晚霞,2015,0(4):44-46.
6 蔡小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对策[J] .学习月刊,2016(8):12-13.
7 切实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全面推进法援事业发展——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访谈录[J] .中国司法,2004(2):10-12.
8 记何勇.坚持惩防并举 深入推进法院反腐倡廉工作[J] .中国监察,2004,0(9):4-7.
9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写在法治人社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之际[J]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6,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