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神农架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7

A Study of Tourism Image Niche and Design of Shennongj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文化比较和文化发生的角度入手 ,通过分析神农架的地脉和文脉 ,以及对透视旅游形象的现状 ,提炼出包括神秘、生态、农耕和原始在内的旅游形象基准元素 ,进而概括出神农架作为旅游品牌形象的文化核心 :洪荒之初 ,神农秘境。最后 ,围绕此核心 ,设计出细化的界面意象 ,以及相应的特色化的形象识别系统。 The paper started from angles of cultural comparison and generation, analyzed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Shengnongjia and the status quo of its tourism image, abstracted mystery, ecology, agriculture and primitivity as the base components of its image, summarized origin of the universe, mysterious land as the cultural core of its brand, then designed an image identity system with detailed interface image of peculiarity.
作者 庄志民 金准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1期40-47,共8页 Tourism Science
关键词 神农架 旅游形象 定位与设计 Shennongjia tourism image positioning and desig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甘哈曼著,林怀卿译.第四次浪潮[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11-38
  • 2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3-48.
  • 3胡崇峻(搜集整理).黑暗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266-275.
  • 4王海峰,周彬慧,彭育波,林流芳,刘芳.从《黑暗传》看神农架的文化位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6):39-45. 被引量:6
  • 5Alan A. Lew.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For The Shennongjia Forest District[R] .2004.
  • 6参见[美]甘哈曼《第四次浪潮》,林怀卿译,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年版;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按照西方未来学家的说法,游牧农耕社会是第一浪潮文明,工业社会是第二浪潮文明,后工业社会是第三浪潮文明,以"休闲者为中心"的社会是第四浪潮文明.
  • 7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73-291页.

二级参考文献1

  • 1苏轼.前赤壁赋[J]名作欣赏,1994(03).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8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6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