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6-89,共14页
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参考文献31
-
11903年,《社会学年鉴》(Annee sociologique).《论分类的若干原始形式,对集体表象的研究》(De quelques formes primitives.Contribution a l'etude des representations collectives).
-
2米歇尔·伏维尔(MichelVove11e).《历史与表象》(Histoire et repr6sentations)[J].人文科学(Sciences Humaines),1993.
-
3阿兰·科尔宾.近当代史杂志(Revue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1992,.
-
4安图瓦纳·普洛斯特(Antoine Prost),《史学十二讲》(Douze lecons sur l’histoire ),Seuil出版社,1996年.
-
5让-克劳德·鲁阿诺-勃尔巴朗(Jean-Claude Ruano-Borbalan)主编.《今日史学》(L’histoire aujourd’hui),人文科学出版社,奥克塞尔,1999年,第161页,第262页,第263页,第343页.
-
6热拉尔·努瓦利埃尔(Gerard Noiriel).《什么是当代史?》(Qu’est-ce que l'histoire contemporaine?),Hachette出版社,巴黎1998年,第147页,第198页,第132页.
-
7《西方世界的阅读史》(Histoire de la lecture dons le monde occidental),Seuil出版社,巴黎,1997年版.
-
8莫里斯·阿居隆(Maurice Agulhon).《战斗中的玛丽亚娜,共和国的形象和象征》(Marianne au combat,l'imagerie et la symbolique republicqines),第一卷,1789至1880年,Flammarion出版社,1979年.
-
9莫里斯·阿居隆(Maurice Agulhon).《战斗中的玛丽亚娜,共和国的形象和象征》(Marianne au combat,l'imagerie et la symbolique republicqines),第二卷,1880至1914年,Flammarion出版社,1989年.
-
10莫里斯·哈尔布瓦什(Maurice Halbwachs).《记忆的社会框架》,Albin Michel出版社1994年再版.
同被引文献534
-
1李雪丽.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2):57-59. 被引量:2
-
2刘军.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J].学海,2001(4):51-55. 被引量:5
-
3杨豫,李霞,舒小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J].史学理论研究,2000(1):143-150. 被引量:38
-
4杨龙.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转折点——托马斯·格林的政治哲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2(3):14-19. 被引量:2
-
5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J].历史研究,1996(1):56-68. 被引量:22
-
6罗凤礼.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6(5):170-186. 被引量:9
-
7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J].历史研究,1993(2):80-95. 被引量:24
-
8王挺之.近代外交原则的历史思考——论马基雅维里主义[J].历史研究,1993(3):112-127. 被引量:5
-
9陈启能.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J].历史研究,1993(3):153-167. 被引量:7
-
10马雪萍.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与当前的新取向——兼论中国史学的优势及前景[J].历史研究,1990(5):138-1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3
-
1胡林莉.国内集体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2):134-135. 被引量:1
-
2朱晓罕.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的法国知识分子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5(4):131-139. 被引量:5
-
3李恭忠.“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61-69. 被引量:16
-
4赖国栋.1989年以来的《年鉴》与法国史学[J].世界历史,2007(5):109-119. 被引量:2
-
5李宏图.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方思想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9(5):29-49. 被引量:6
-
6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80-88. 被引量:22
-
7王先明.历史记忆与社会重构——以清末民初“绅权”变异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研究,2010(3):4-23. 被引量:30
-
8吕一民,乐启良.政治的回归--当代法国政治史的复兴探析[J].浙江学刊,2011(4):123-130. 被引量:9
-
9陈梅.年鉴派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11):74-78. 被引量:1
-
10郭辉,罗福惠.“中共记忆史”研究的提出及构想[J].中共党史研究,2015(4):73-7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90
-
1许飞.从事件到神话:“赵五贞自杀”的历史重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0(4):116-123.
-
2姜婷婷,傅诗婷.人本视角下的数字记忆:“人—记忆—技术”三位一体理论框架构建与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5):103-115. 被引量:13
-
3刘大伟,周洪宇.从政治影响到人性反思——教科书里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之场[J].教育学术月刊,2021(1):9-15. 被引量:2
-
4耶丹.记忆·故事·时空——从《山河岁月》看党史纪录片叙事[J].新闻知识,2022(3):23-26.
-
5李姗姗,张鑫雨.记忆之场理论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戏剧化开发模式与路径[J].山西档案,2023(1):5-13. 被引量:3
-
6王延隆,巫灵爱.脚本、对话、空间: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24(3):18-24.
-
7李俊领.追寻社会生活变迁的深层文化意蕴——读梁景和主编“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第一辑札记(一)[J].学术评论,2020,0(1):24-33.
-
8马梅玉.《中国话》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及其价值[J].电视研究,2023(6):76-79. 被引量:1
-
9田海林,李俊领.仪式政治: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J].史学月刊,2007(4):29-38. 被引量:18
-
10刘亚秋.声望危机下的学术群体 当代知识分子身份地位研究[J].社会,2007,27(6):29-53. 被引量:7
-
1莫里斯·阿居隆,许明龙.二十世纪的法国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5(1):84-91. 被引量:1
-
2赵诚.评布罗代尔《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J].社会科学论坛,2009(5):153-155. 被引量:1
-
3郭华榕.法兰西历史的误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117-125.
-
4宗宗.新性感男生[J].北京纪事,2003(Z3):26-27.
-
5于文善.近20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3,23(2):111-114.
-
6陆象淦.20世纪的法国史学:从“革命”到“危机”[J].国外社会科学,2000(1):10-18. 被引量:8
-
7赖国栋.1989年以来的《年鉴》与法国史学[J].世界历史,2007(5):109-119. 被引量:2
-
8程利,王晓丹.略论心态史与中国近代社会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2):86-89. 被引量:9
-
9樊江宏.一位“局内人”视阈下的年鉴学派——评安德烈·布吉耶尔《年鉴学派:一部思想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12. 被引量:1
-
10盛仁杰,黄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法国史学术工作坊[J].世界历史,2016(2):152-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