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爱辉-腾冲人口分界线的由来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35年胡焕庸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爱辉—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历经近70年,我国的人口地理分布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爱辉—腾冲线至今仍是体现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中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
作者
刘桂侠
出处
《地图》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1,共4页
Map
关键词
中国地理
人口分布
人口分界线
历史变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141
1
宋正海.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近现代引起的误解[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9):1-8.
被引量:16
2
吴传钧.
胡焕庸大师对发展中国地理学的贡献[J]
.人文地理,2001,16(5):1-4.
被引量:19
3
黄光宇.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
.城市规划,2005,29(1):57-63.
被引量:123
4
曹俊杰,邵先锋,徐俊霞.
关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5):1-6.
被引量:3
5
王静爱.
中国人口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72-80.
被引量:11
6
叶东安.
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和特点——人口分布问题研究综述[J]
.人口研究,1988,12(5):57-59.
被引量:7
7
胡焕庸.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概述[J]
.人口研究,1982,6(4):25-29.
被引量:1
8
韩玉玺.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J]
.人大研究,2002(1):7-11.
被引量:7
9
蒋益民,曾光明,张龚,刘鸿亮.
湖南省SO_2污染现状、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及趋势预测[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75-79.
被引量:4
10
蔡运龙.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5):48-5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2
1
苏加义,赵红梅.
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草原畜牧业[J]
.草业科学,2006,23(11):83-87.
被引量:2
2
韩亚芬,孙根年,李琦.
中国省际SO_2排放的环境学习曲线及减排潜力[J]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3):201-206.
被引量:23
3
康国定,肖鹏峰,周长洪.
地理环境对中国0~4岁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0(6):23-31.
被引量:3
4
黄园淅,杨波.
从胡焕庸人口线看地理环境决定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1):68-73.
被引量:29
5
杨波.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西北人口,2014,35(3):33-36.
被引量:16
6
吴传清,郑雷,黄成.
“胡焕庸线”假说及其新发展:基于学说史视角的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2018(12):137-144.
被引量:7
7
邹德慈.
浅论山地城镇[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2):1-4.
被引量:5
8
陈明星,李扬,龚颖华,陆大道,张华.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J]
.地理学报,2016,71(2):179-193.
被引量:118
9
曾永明,张利国.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非均衡性测度--基于分县尺度人口普查数据:1990-2010[J]
.南方人口,2017,32(5):68-80.
被引量:16
10
黄贤金,金雨泽,徐国良,吴常艳.
胡焕庸亚线构想与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格局[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12):1937-1944.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55
1
景怀斌,张善若.
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文史哲”:意图与框架[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1):111-121.
被引量:8
2
罗新远,黑月.
推动新时代区域与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资本论》研究,2022(1):195-207.
3
司洪昌.
中国县域学校分布研究:空间维度的审视[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2):1-60.
被引量:1
4
邹丹,周玉科,林金堂,陈天宇,吴志杰,王洪.
利用夜间灯光分析胡焕庸线两侧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4):929-937.
被引量:4
5
吴子遨,孟子慷,杨昊平.
课程思政视域下研究生武术专业教育研究[J]
.体育视野,2022(5):19-22.
6
刘艺,杨歆佳,刘劲松.
基于随机森林的人口密度模型优化试验研究[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0,4(4):402-416.
被引量:9
7
魏金鹏,田明,王霞.
藏东南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林芝市为例[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55-663.
8
潘宇轩,张华,金陵风.
青藏高原城镇化时空格局变化及自然驱动因素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29-637.
被引量:1
9
景怀斌,张善若.
“德命”与“牧领”的治理向度:与福柯理论的对话[J]
.开放时代,2021(2):103-119.
被引量:7
10
肖金成,洪晗.
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与城镇化演变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J]
.经济纵横,2021(1):19-30.
被引量:22
1
马兴村.
猜中国地理十之最[J]
.当代老年,2016,0(10):57-57.
2
曾毅.
被忽略的“胡焕庸家庭户密度线”--家庭户小型化对能源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探索与争鸣,2016(1):38-41.
被引量:3
3
王记录.
梁启超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2):34-38.
被引量:2
4
陈树生,陈可馨.
中国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J]
.天津师大学报,1982,2(5):34-37.
被引量:1
5
范永杰,陈尚健.
中国地理疑难分析与解答(三)[J]
.地理教育,1999(5):27-27.
6
王宏艳.
关于青海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的耦合性研究[J]
.西部论坛(陕西),2001,3(2):76-80.
7
段成荣.
土地承载力与中国人口分布[J]
.南方人口,1993,8(2):15-19.
被引量:3
8
我国东西人口密度之比为9:1[J]
.党政干部参考,2001,0(6):46-46.
9
艾辉.
黑龙江将军驻地——瑗珲新城遗址[J]
.学习与探索,1982(2):145-145.
10
王静爱.
中国人口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72-80.
被引量:11
地图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