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Φ3m×11m高细磨提高水泥产量
出处
《水泥》
CAS
2004年第11期39-40,共2页
Cement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杨南如 袁美栖.道路水泥熟料适宜矿物组成的探讨 [J].当代水泥,1990,(2):21-27.
-
2李建勇,姚燕,田培.利用超细矿渣和硅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J].混凝土,1997(4):12-22. 被引量:28
-
3张雄,韩继红,郭利群.特殊混合材对水泥浆流变性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3):299-302. 被引量:19
-
4石云兴,杨世浩,宋中南,郭御军.微细粉体在新拌混凝土中的表面物理化学作用[J].混凝土,1999(5):15-18. 被引量:27
-
5乔龄山.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J].水泥,2001(8):1-5. 被引量:138
共引文献13
-
1赵鸿胜,张雄.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的活化方法[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4,10(4):23-27. 被引量:10
-
2侯新凯,徐德龙,韩涛,曹红红,李辉.矿渣粉的活性和流动度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3):263-269. 被引量:4
-
3刘可高,朱建华.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的活化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11):37-40. 被引量:6
-
4姬永生,袁迎曙,袁广林,郝威,薛海.粉煤灰复合水泥对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3):306-310. 被引量:14
-
5姬永生,刘世伟,袁迎曙,何启发,王华.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对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5):171-175. 被引量:10
-
6张大康,汪澜.高性能水泥研究进展与评述[J].水泥,2006(12):7-15. 被引量:16
-
7姬永生,袁广林,刘辉,高立磊,张雯雯.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对改善混凝土细观结构的对比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6):162-165. 被引量:2
-
8张大康,汪澜.高性能水泥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水泥工程,2008(5):1-5. 被引量:4
-
9时敬东.粉煤灰在复合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对改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J].城市建设(下旬),2010(3):66-68.
-
10夏为民,方清华,蓝玉伟,熊昌辉.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比性能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56(9):191-195. 被引量:4
-
1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第二十三次学术交流会会议通知[J].炭素技术,2009,28(4):27-27.
-
2钱松,王东君,任永刚.RM57/28与TRM53.41立磨生产运行比较[J].水泥,2013(3):40-44. 被引量:2
-
3陈清忠.盐水精制工艺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氯碱,2008(3):6-8. 被引量:4
-
4徐惠.如何提高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泥中氧化镁含量的准确性[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3):91-91. 被引量:3
-
5杨伟刚,贺孝一,秦中华.火山灰掺量对水泥立磨粉磨电耗及性能的影响[J].水泥,2014(7):28-30. 被引量:3
-
6高超.袋除尘器对水泥磨调试的影响[J].水泥,2008(11):49-51.
-
7张德山.安徽省水泥行业2011运行分析2012走势预测[J].中国水泥,2012(2):31-34.
-
8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学术交流会在豫召开[J].炭素技术,2009,28(5):53-53.
-
9秦俊宾,王建伟.防逆风拍板固定装置的改造与应用[J].矿山机械,2008,36(20):80-81.
-
10长沙市永安水泥厂 长沙市求精水泥粉磨有限责任公司[J].企业家天地,2005(9):3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