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裸燕麦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变异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裸燕麦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变异研究崔林,范银燕(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近年来,离体培养材料主要有花萼原基、子房、幼穗、种胚、颖片和花药等部分 ̄[1-6]。各研究大多是用某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再生植株。而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
作者
崔林
范银燕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年第6期9-12,共4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再生植株
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
裸燕麦
胚性愈伤组织
种胚
花药
花萼
原基
调控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王子霞,戚家华,海热古力.阿布力孜,郝峥嵘.
莜麦颖片培养及再生植株后代性状[J]
.新疆农业科学,1994,31(1):26-27.
被引量:6
2
李天然,魏佐平,杨萍.羊草和裸燕麦花序原基的组织培养和胚状体植株的诱导[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03).
3
梁守义,黄守印.未授粉的莜表幼嫩子房培养中再生植株的诱导[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05).
共引文献
5
1
崔林,范银燕.
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调控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山西农业科学,1996,24(4):6-9.
被引量:2
2
崔林,范银燕.
裸燕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J]
.作物学报,1997,23(1):106-110.
被引量:5
3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牛素清.
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1):20-21.
被引量:5
4
田娟,张曼,董玉迪,孙墨可,王春龙,沙莉,任长忠.
燕麦花药组织培养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5):11-13.
被引量:5
5
田娟,孙墨可,董玉迪,郭来春,王春龙,张曼.
燕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5):57-6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6
1
张静兰,金坚敏,唐定台.
采用低pH值和适量的玉米素、ABA配合恢复褐化的水稻愈伤组织[J]
.植物学报,1992,39(S1):39-40.
被引量:1
2
陈耀锋,王丽敏,丁云姣,李春莲,郭月霞,韩德俊,任慧莉,郭东伟,奚亚军.
Cu^(2+)对小麦幼胚脱分化和高频再生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4.
被引量:13
3
张慧英,王小敏,庾韦花,吴汉兵,韦家川,郝小琴.
玉米幼胚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23(3):190-192.
被引量:5
4
杜建芳,廖祥儒,陈彤,王春红,谢德娟.
Trp和Cu^(2+)对水稻细胞再生及一些酶活性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22-25.
被引量:1
5
王良群,白志良,王呈祥,杨伟,刘勇,武秀兰,侯丽萍.
高粱不同外植体再生苗分化培养的研究[J]
.杂粮作物,2004,24(5):262-263.
被引量:5
6
高文,王少先,李秀珍.
冬珊瑚胚轴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4):21-22.
被引量:5
7
袁力勇,李绍清,李阳生,冯双华,戴长柏,李达模.
水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373-376.
被引量:16
8
王仑山,高清祥,王亚馥,张国柱.
小麦耐盐变异体的筛选——Ⅰ.小麦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建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4):208-211.
被引量:3
9
马俊莲,刘晓娜,张子德,苑社强.
甜柿上西早生组培苗生根及根段不定芽再生[J]
.华北农学报,2004,19(4):115-115.
被引量:2
10
郝云凤,张培红,李晓红,马俊,徐军.
脱毒马铃薯快繁培养基不同支持体的初探[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6):21-2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小麦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2):20-25.
被引量:1
2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4):43-44.
被引量:3
3
宝力道,陶羽,李颖,张子义.
河套苹果梨离体组织在不同激素水平的生长及抗菌力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6,21(6):130-134.
被引量:1
4
芦笛,杨清,陆巍.
影响禾谷类作物胚性细胞悬浮系建立的一些因素[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3):399-406.
被引量:4
5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牛素清.
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1):20-21.
被引量:5
6
马佳星,李庆华,刘玉海,南金生,融晓萍,路素香,韩冰.
裸燕麦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创伤胚转化体系的初探[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4,41(5):21-2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淑莉,杜凌,陈培民,张敏聪.
沙芥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1):45-45.
被引量:11
2
王平红.
活性炭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62-11763.
被引量:19
3
屠兰英,黄梓平,李琼.
“青海444”燕麦中皂苷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36-837.
被引量:6
4
王非,姜思佳,李忠才,刘晓东.
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22-19924.
被引量:4
5
陈红英.
川乌头不同组织中挥发油成分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25-3326.
被引量:6
6
张彦卿,齐国辉,李保国,郭素萍,齐昆,殷彦锦.
黄连木叶芽发育进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4-12926.
7
曾云英.
虎舌红组织培养中有效无菌材料的获得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11-6412.
被引量:3
8
顾敏霞,张丽,邵丽达,柴明良.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草坪草改良上的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2013,27(4):430-436.
被引量:9
9
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舒海燕.
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3-8105.
10
张丽君,刘龙龙,孙毅,张建珍,崔林.
农杆菌介导的燕麦创伤胚转化体系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5,19(3):49-54.
被引量:2
1
王煜,杨雨晗,罗英,陈今朝,韩善华.
烟草叶细胞植株再生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9(S1):4-7.
被引量:8
2
王培,范光年,方仁,桑建利,王玉秀,朱至清.
冬小麦单倍体幼穗无性系后代变异的研究[J]
.植物学通报,1991,8(A00):19-23.
3
刘大愚,邱素芬.
大豆直接导入外源DNA后代变异的观察[J]
.辽宁农业科学,1993(5):52-54.
4
郑文静,张燕之,王昌华,赵家铭,李晶.
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68-1370.
被引量:17
5
刘大愚,邱素芬.
直接导入外源DNA引起后代变异的观察[J]
.锦州农业科技,1993(1):1-2.
6
付连双,王玉波,王晓楠,李卓夫,孙艳丽.
小麦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及后代变异比较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2):6-8.
被引量:2
7
丰嵘,张宝红,李凤莲,李付广,郭腾龙.
棉花再生植株后代变异及其在遗传育种上利用价值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6,4(3):230-237.
被引量:6
8
袁小亚,王阿丽,任子蓓,任士福.
多倍体连翘外植体初代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2014,28(2):119-121.
被引量:1
9
钱海霞,高树仁,王霞,孙丽芳,王振.
碱蓬DNA导入玉米变异后代耐盐性研究及SSR分析[J]
.玉米科学,2015,23(1):45-50.
被引量:1
10
潘晓韵,陈常理,赵张建,金亮,林延慧.
金线莲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42-43.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