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讨论决策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认为 ,就社会讨论主体———社会公众而言 ,社会讨论决策制度的可行性通常应该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之上 :1)社会公众理应具备参与社会讨论的资格 ;2 )社会公众事实存在参与社会讨论的合法途径 ;3 )社会公众必须具备社会讨论的参与能力。本文也正是从这三个基本假设出发 ,分析、论证了社会讨论决策制度在中国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作者
龚培兴
陈洪生
机构地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7,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社会讨论决策制度
中国
社会公众
社会讨论
参与能力
分类号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1
参见方里:<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龚培兴;陈洪生.社会讨论:决策民主的第三条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1(04).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8页.
4
参见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2页
5
郑曙村.
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政治学研究,2001(2):57-66.
被引量:95
6
参见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9页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沈国明,朱敏彦.国外社会科学前沿[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94
1
夏金华.
网络传媒下公共治理的危机及其对策[J]
.行政与法,2008(12):20-23.
被引量:5
2
贺芳,唐魁玉.
民主与法制:网络化政治生活的两个维度[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8-51.
被引量:4
3
黄桥法,王贺.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理论[J]
.科学社会主义,2012(4):82-85.
被引量:4
4
束顺民.
论官僚制的形成背景及其合理性危机[J]
.行政论坛,2004,11(4):91-92.
被引量:1
5
李莹,郑曙村,冯国建.
网格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影响之研究[J]
.西藏发展论坛,2012(2):36-40.
6
何淑楠.
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影响路径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1):276-277.
被引量:2
7
严小庆.
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
.长白学刊,2002(2):18-21.
被引量:23
8
鄞益奋.
论互联网对政策制定和传播民主化的影响[J]
.理论与现代化,2004(6):42-46.
被引量:3
9
张梦中,马克.霍哲.
公共行政学经验研究方法论及其步骤[J]
.中国行政管理,2001(9):38-40.
被引量:8
10
张春莉,陈如勇.
公民行政参与的逻辑与实现[J]
.学海,2004(6):143-1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严强.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J]
.南京社会科学,1998(3):47-53.
被引量:11
2
马惠娣.
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
.齐鲁学刊,1998(3):98-106.
被引量:86
3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共产党员,2002(12).
被引量:42
4
王中汝.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39-42.
被引量:97
5
李剑.
论贯彻党委集体决策原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党政干部论坛,2002(3):26-27.
被引量:4
6
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刘俊生,张庆东.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
.中国行政管理,2002(10):38-44.
被引量:448
7
孙立平.
和谐就是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30-130.
被引量:9
8
文力.
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多元利益集团是和谐社会的“内生”变量之一[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15-117.
被引量:23
9
王文祥.
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J]
.社会科学战线,2005(6):202-204.
被引量:20
10
赵爱英.
我国公共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25(6):26-2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崔欣.
社会问题与社会问题报道思考[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1):111-114.
被引量:2
2
刘明合.
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构建[J]
.泰山学院学报,2008,30(1):7-10.
被引量:5
3
张维平.
论中国行政战略体系下行政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2):11-18.
4
张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3):1-8.
被引量:2
5
张福平.
搭建人文关怀的社会平台——从公众需求看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24-31.
被引量:9
6
陈洪生.
社会讨论决策模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
.求实,2003(4):50-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刘萍萍,刘倩,苏世海.
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09(12):9-11.
2
邱心镜,孙志英.
医学科普应该注重人文关怀[J]
.医学与社会,2004,17(6):35-37.
被引量:3
3
张福平.
社会公正: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之价值核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2):176-181.
被引量:4
4
于隽.
建设媒体公共空间的有益尝试——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解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6):165-166.
被引量:2
5
陈燕浩,付有能.
民生新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68-69.
6
张福平.
谋求共识: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的支点[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101-105.
被引量:5
7
张福平,王振铎,王健东.
公共空间视域中的舆论引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45-49.
被引量:3
8
黄进才,马淑明.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90-93.
被引量:5
9
赵晓昕.
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分析[J]
.企业导报,2010(1):74-77.
被引量:2
10
沈河清.
注重社会效果 健全法律规制——社会问题报道的现状及对策[J]
.新闻爱好者,2010(6):16-17.
被引量:1
1
赵炜.
试论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J]
.理论导刊,2000(5):46-47.
被引量:1
2
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J]
.台声,2011(5):3-3.
3
梁新.
每个人都可以“出彩”[J]
.党政论坛,2013(23):60-60.
4
南风.
“中国征婚第一人”的婚姻传奇[J]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08(7):4-6.
5
屈海华.
创建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247-248.
6
叶敬忠,张天潘.
留守儿童困境:现代化发展之殇[J]
.江淮法治,2015,0(20):44-45.
被引量:4
7
郝大明.
二级统计体系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3):18-21.
被引量:1
8
杨支柱 人口是资源不是累赘[J]
.南方人物周刊,2010(23):18-18.
9
原新.
计划生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7):6-8.
被引量:7
10
孙紫夏.
正确认识结构性失业 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24-126.
求实
200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