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理论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政治参与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中介,以互动引导、建设管理、制度规范等为基本方式,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民主政治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使构筑一个容纳少数派的权力在内的新的民主机制成为可能。只有树立全新的网络政治参与观念,掌握网络文化领导权和话语主导权,正确地了解、教育和引导广大网民,才能保障它发展的方向。
作者
黄桥法
王贺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5,共4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新媒体性
民主政治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8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郑曙村.
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政治学研究,2001(2):57-66.
被引量:95
2
李永刚.
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J]
.江海学刊,1999(4):43-49.
被引量:107
3
刘玉一.
1994—1997年我国哲社领域“信息高速公路”研究论文的时空分布[J]
.情报科学,1998,16(6):551-554.
被引量:1
4
孙小礼,刘华杰.
计算机信息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5):79-84.
被引量:8
5
寇廷耀,孙宇华.
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对策[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3):37-4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威廉.布罗德.
计算机网络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电子展望与决策,1994(2):39-39.
被引量:5
2
杨桃源,新华文摘,1998年,2期
3
华薇娜,图书情报工作,1997年,3期
4
尤荷俊,江苏图书馆学报,1995年,6期
5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沈国明,朱敏彦.国外社会科学前沿[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6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
198
1
叶晖.
论网络意识形态的必然性[J]
.传媒论坛,2022,5(3):3-5.
被引量:1
2
刘文.
浅析电子政府的发展[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82-84.
被引量:1
3
夏金华.
网络传媒下公共治理的危机及其对策[J]
.行政与法,2008(12):20-23.
被引量:5
4
刘婕.
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络与政治权力[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509-511.
被引量:3
5
贺芳,唐魁玉.
民主与法制:网络化政治生活的两个维度[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8-51.
被引量:4
6
束顺民.
论官僚制的形成背景及其合理性危机[J]
.行政论坛,2004,11(4):91-92.
被引量:1
7
李莹,郑曙村,冯国建.
网格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影响之研究[J]
.西藏发展论坛,2012(2):36-40.
8
俞烨.
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及推进路径研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3):49-54.
被引量:2
9
丁未.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6):19-24.
被引量:41
10
张海军,王效仿.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学海,1999(6):49-5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
1
张敏思.
新媒体视域下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
.传媒论坛,2020,3(6):26-26.
被引量:3
2
胡松,冯兆斌.
论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2):68-72.
被引量:8
3
刘正荣.
认识“新媒体”[J]
.中国记者,2007(3):80-81.
被引量:13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82.
5
[美]劳伦斯·迈耶.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7.
6
[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EB/OL].(2011-04-25)[2015-11-26].http://ggyxjs.stiei.edu.cn/s/311t164/06/9cli/1/info1692.htm.
9
王景云.
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
.教育探索,2008(6):9-10.
被引量:24
10
杨超.
民主诉求与秩序构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论要[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3):51-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毕瑞颖.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的培育[J]
.汉字文化,2022(18):159-161.
被引量:3
2
伍俊斌.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J]
.理论与现代化,2015(2):15-22.
被引量:8
3
程修云,汪鹏程.
网络环境下用苏区精神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方法探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6):1-4.
4
道尼尔才仁.米德克.
网络政治视野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措施探讨[J]
.人才资源开发,2016(3):1-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金玉萍.
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价值与路径[J]
.青年记者,2016(24):93-94.
被引量:2
2
刘文富.
Web 2.0时代的公共治理“四维一体”路径选择[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2):180-188.
被引量:6
3
张艺川.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治理[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2):23-27.
4
张亚丹,张亚娟.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态势[J]
.理论导刊,2018(12):37-43.
被引量:2
5
王君,张巍巍,郏江杰.
国内外近5年信息不平等研究进展[J]
.图书馆学研究,2019,0(17):10-20.
被引量:8
6
董涛,郭强,仲为国,程升彦,邓晓.
制度集成创新的原理与应用——来自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实践[J]
.管理世界,2021,37(5):60-70.
被引量:30
7
刘沐鑫,胡佳.
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检视——基层数字协商民主的优势、梗阻及进路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22(2):12-17.
被引量:1
8
许艳玲,胡扬.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意识提升研究[J]
.丝网印刷,2023(14):62-64.
被引量:1
9
蔡红霞,胡建.
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6):125-131.
10
柳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J]
.中国报业,2024(6):78-79.
1
韩良,王津成.
网络银行的法律问题探索[J]
.现代情报,2001,21(2):65-66.
被引量:3
2
马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探析[J]
.领导科学,2013,0(12Z):11-12.
3
骆郁廷,史姗姗.
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梦[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72-76.
被引量:6
4
石远吉,潘正荣.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10):192-194.
5
李延英.
让民意在干部任用中真正行使“表决权”[J]
.领导科学论坛,2014(1X):26-26.
6
无,曾家华,梁艳鸿.
在网络新媒体阵地赢得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导权[J]
.当代广西,2014(13):15-15.
7
丁鹏.
探索创新 深化人大宣传工作[J]
.人大论坛,2007(9):37-37.
8
张娟.
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与启示[J]
.甘肃理论学刊,2006(3):5-9.
9
王猛.
大象的烦恼[J]
.看世界,2012(18):92-93.
10
姚丽华,原新苗.
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四个结合[J]
.政工学刊,2013(3):46-47.
科学社会主义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