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田病害的分布及防治
被引量:
9
Distribution, prevention and cure diseases in soybean field of Hei Long Jiang province in 20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田间调查、预测预报资料以及前人的经验 ,本文着重介绍了 2 0 0 4年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田中主要病害的分布及防治。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大豆病害分布与危害存在区域性差异。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菌核病主要发生区域为黑龙江省的中西部的部分市县 ;大豆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及病毒病重点发生区域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绥化市等部分市县。大豆灰斑病在局部地区将造成危害。据此 ,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害防治措施。
作者
张淑珍
徐鹏飞
刘伟
王玉全
林世锋
李文滨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宝清县职业教育中心
出处
《大豆通报》
2004年第5期2-3,共2页
Soybean Bulletin
关键词
黑龙江
2004年
大豆
病害
防治
症状
分类号
S435.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4
1
马汇泉,靳学彗,孙伟萍,辛惠普.
大豆根腐病生态学研究──Ⅱ.不同土壤条件对大豆根腐病的影响[J]
.中国油料,1995,17(1):47-48.
被引量:17
2
辛惠普 刘静茹 刘义才 等.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研究[J].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5,(1):19-37.
3
戴明丽.
大豆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2003(1):53-53.
被引量:7
4
廖建军,郝微丽,再比布拉.托乎提,佘长夫.
乌鲁木齐新发生的大豆霜霉病[J]
.新疆农业科学,1999,36(1):26-2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魏景起.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
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1992年
3
魏景起,真菌鉴定手册,1982年
4
马汇泉.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8(02).
5
辛惠普,马汇泉,刘静茹,张云鹏,刘义才,张新德.大豆根腐病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J]大豆科学,1987(03).
共引文献
26
1
代凤.
黑龙江省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要点[J]
.基层农技推广,2022(5):81-82.
被引量:6
2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李春杰.
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7,26(2):198-203.
被引量:19
3
梁喜龙,郑殿峰,左豫虎.
大豆根腐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15(4):30-34.
被引量:26
4
曲田丽,辛惠普.
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15(4):109-114.
被引量:5
5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郭文广,沙洪林,李红,康岭生.
茬口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16-418.
被引量:3
6
张辰露,孙群,叶青.
连作对丹参生长的障碍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5):1029-1034.
被引量:110
7
马汇泉,靳学慧,孙伟萍,辛惠普,王英.
大豆根际真菌类群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油料,1996,18(3):54-55.
被引量:4
8
赵丹,许艳丽,李春杰.
大豆菌核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
.大豆通报,2006(3):15-16.
被引量:24
9
张新慧,张恩和.
不同植龄啤酒花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
.草业学报,2007,16(5):56-60.
被引量:16
10
刘金波,许艳丽.
我国连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132-136.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49
1
于佰双.
大豆病害及其防治[J]
.农民科技培训,2002,0(5):18-19.
被引量:1
2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乙烯利对大豆抗性生化物质的诱导作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8):1014-1016.
被引量:12
3
郑殿峰,梁喜龙,左豫虎,张玉先,冯乃杰,杜吉到,丁希武.
大豆根腐病菌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57-61.
被引量:15
4
李洪连,王守正,袁红霞,王振跃,梁金兰.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3):219-223.
被引量:28
5
郭玉蓉,赵桦,陈德蓉,刘磊,毕阳.
两种硅化物对甜瓜白粉病的抑制机理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576-581.
被引量:11
6
王春荣,邓秀成,殷立娟,宋玉华,张冬英,沈海波.
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蚜虫暴发因素分析[J]
.大豆通报,2005(3):19-20.
被引量:44
7
马淑梅,丁俊杰,顾鑫,申洪波.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发生危害调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48-52.
被引量:20
8
王向东,梁秀凤,丁晓敏,靳学慧.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
.大豆通报,2006(1):22-22.
被引量:8
9
李玉红,陈鹏,程智慧,杜慧芳.
草酸和BTH对黄瓜幼苗霜霉病抗性和胞间隙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J]
.植物病理学报,2006,36(3):238-243.
被引量:22
10
徐兆飞,刘亚光.
灰斑病菌对大豆叶片总多酚和总黄酮的诱导研究[J]
.大豆科学,2006,25(3):234-23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
1
刘亚光,赵滨,马超.
水杨酸和壳聚糖诱导大豆对灰斑病的抗性[J]
.大豆科学,2008,27(2):296-300.
被引量:9
2
张伟,苏前富,宋淑云,晋齐鸣,李红,隋晶,王立新.
2007年吉林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相应防治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29-31.
被引量:14
3
贾淑村,刘永涛,何波,苗雨佳.
丹东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82-83.
被引量:4
4
栾晶,方绍庆,耿金培,粟智平,王颖,鲁闽,张京宣,王真.
浅谈大豆带病种子的诊断及危害[J]
.植物检疫,2010,24(1):20-22.
被引量:2
5
田谷,徐秉良,梁巧兰,徐琼,吴根土.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抗性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10,36(6):53-57.
被引量:6
6
肖敏玲.
大豆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90-190.
被引量:2
7
赵连华,许峰.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民营科技,2013(5):232-232.
8
孙振兴.
黑龙江省大豆新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5(3):127-127.
9
董星辰.
大豆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227-2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张兴政,孙一闻,吕世翔,程云清.
大豆霜霉病抗病机制和防治研究[J]
.大豆科学,2020,39(1):152-159.
被引量:6
2
邢星.
岫岩地区大豆蚜虫田间消长及天敌跟随规律初报[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2):155-157.
被引量:5
3
贾淑村,刘永涛,何波,苗雨佳.
丹东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82-83.
被引量:4
4
孙冬梅,林志伟,迟丽,肖翠红,陈起强,孙晓吉.
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J]
.大豆科学,2010,29(1):88-91.
被引量:7
5
刘玉良,米福贵,特木尔布和,王普昶,马小廷.
苜蓿叶片水杨酸含量与其蓟马抗性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3):588-594.
被引量:9
6
顾丽嫱.
Tomato Resistance to Botrytis cinerea Induced by Chitosa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4):537-540.
被引量:8
7
孙淑萍.
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95-195.
被引量:2
8
龚庆芳,王新桂,郭伦发,周浩,何金祥,仇硕,赵健.
49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的抑菌作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86-89.
被引量:2
9
仇硕,李秀娟,张翠萍,全艳斌,赵健.
三种杀菌剂诱导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2(3):140-142.
被引量:3
10
张军.
豫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
.种业导刊,2012(4):17-18.
被引量:2
1
郑庆伟.
北京市预计2017年粮经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531.9万亩次[J]
.农药市场信息,2017,0(5):66-66.
2
马传喜.
安徽省小麦品质区划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1,7(5):25-27.
被引量:9
3
赵多长,鲁爱军.
天水市马铃薯环腐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4):60-61.
被引量:3
4
付再超,赵祖芸.
镇雄县大春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2(3):46-48.
被引量:2
5
何源浩,李霞,李强.
河南省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49-14051.
被引量:3
6
国基.
提高农药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1996,7(7):42-42.
7
杨旭.
2013年蚕业年景分析及对策[J]
.辽宁丝绸,2013(2):1-2.
8
唐冰莲,杨建太.
秦州区推广的几项旱作农业技术[J]
.甘肃农业,2011(5):92-92.
9
蔡红光,张秀芝,闫孝贡,刘剑钊,盖嘉慧,张洪喜,袁静超,周康,任军.
吉林省春玉米土壤中、微量元素“潜缺乏”初探[J]
.玉米科学,2013,21(3):71-75.
被引量:10
10
陈伟杰,陈东明.
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时空变异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170.
被引量:2
大豆通报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