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H3BO3固定化方法的改进及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5
出处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10,共4页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同被引文献45
-
1门学虎,李彦锋,周林成.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3):30-35. 被引量:14
-
2周定,王建龙,侯文华,岳奇贤,熊岳平.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J].环境科学,1993,14(5):51-54. 被引量:83
-
3尤勇军,安立超,潘伯宁.冷冻固定化硝化菌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4,24(5):316-319. 被引量:9
-
4罗启芳,陈敏,汪求真.固定化微生物对水胺硫磷降解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5,16(6):14-16. 被引量:11
-
5刘振玉.谷胱甘肽的研究与应用[J].生命的化学,1995,15(1):19-21. 被引量:48
-
6权雪玲,吉元,张虹,张隐奇,何江川,林强.环境敏感水凝胶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5,25(3):225-228. 被引量:6
-
7钟娅玲,汤岳琴,王建华.PVA混合载体固定化枯草杆菌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6,12(1):96-100. 被引量:9
-
8徐雪芹,李小明,杨麒,曾光明,金科.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99-105. 被引量:41
-
9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
10周定 侯文华.-[J].环境科学,1990,1(11):2-6.
引证文献5
-
1李淑彬,钟英长.固定化假单胞菌降解甲胺磷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5(4):422-426. 被引量:34
-
2王春荣,高振凤,王建兵,程芳琳,常莎.沙雷氏苯酚降解菌固定化条件优化及降解性能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1):6-9. 被引量:4
-
3茆云汉,王建龙.聚乙烯醇固定化微生物新方法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2):370-376. 被引量:40
-
4童群义,陈坚,堵国成,李华钟.PVA-卡拉胶混合载体固定化大肠杆菌-酵母菌混合体系生产谷胱甘肽[J].工业微生物,2000,30(4):1-5. 被引量:21
-
5高华崇,乔丽丽,尹莉,乔瑞平,耿翠玉,迟娟,王玉慧.包埋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结构性能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7,31(1):29-3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04
-
1邹海燕,徐子衡,闫淼,宋亚茹,郭志娜,贾传兴.生物炭固定低温混合菌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20,46(3):128-134. 被引量:6
-
2范永仙,陈小龙,姜晓平,汪钊.甲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3):45-47. 被引量:17
-
3狄军贞,江富,戴男男,朱志涛.硫酸盐还原菌污泥固定化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15,9(5):2227-2231. 被引量:4
-
4门学虎,李彦锋,周林成.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3):30-35. 被引量:14
-
5张志华,江昌明.酶催化剂耦合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5,13(1):5-8. 被引量:9
-
6刘娜,杨云龙.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173-175. 被引量:7
-
7卢桂宁,陶雪琴,党志,易筱筠.农药降解菌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24(3):258-263. 被引量:9
-
8李永成,胡燕,陈长明.新型酵母固定化材料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1):67-70. 被引量:2
-
9段学辉,谢雷波,王锦.谷胱甘肽的应用和酶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5,23(6):750-753. 被引量:7
-
10郭荣君,李世东,章力建,李正.土壤农药污染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5,21(3):129-135. 被引量:32
-
1张蓓,申彤.L—谷氨酰胺提取方法的改进[J].天津微生物,1993(3):17-18. 被引量:3
-
2张瑞婷,张立春.酵母浸出液提取方法的改进[J].中国兽药杂志,1998,32(2):39-40. 被引量:2
-
3王航,袁其朋,张黛黛.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培养方法的改进及优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6):38-41. 被引量:6
-
4葛方兰,叶盛,陈贵英,李维,吴坷,杜良俊.假丝酵母YQ5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发酵培养基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5):711-715.
-
5王雪鹏,管斌,汤海青,郭姗娜.半纤维素制备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22(6):85-88. 被引量:19
-
6夏百根,王淑俭,邰国琴.小麦蛋白质组分提取方法的改进[J].河南农业科学,1989,18(11):7-8. 被引量:7
-
7柠檬酸生产菌于佐美黑曲霉(Aspergillus usamii)的育种:一种初筛方法的改进[J].柠檬酸科技交流,1989(13):36-45.
-
8张理珉,程立忠,陆和生.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曲酸含量方法的改进[J].生物技术,2000,10(3). 被引量:19
-
9刘健,李冬兵,杨基础.C_x酶酶活力表征方法的改进[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4):97-99.
-
10唐华,刘同军,杨海龙,陈卫.产红色素海洋细菌Loktanella sp.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1):30-34.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