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Research advance in a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roduct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2-23,共2页
China Feed
同被引文献111
-
1陈爱华,杨坚.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109-111. 被引量:32
-
2高志贤,杨明星,王涛,王升启.用于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免疫芯片技术[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8):99-104. 被引量:14
-
3顾大勇,鲁卫平,王华,石磊,周元国.纳米金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临床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4,24(5):120-120. 被引量:3
-
4郑大明,张静.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4,25(8):188-190. 被引量:16
-
5陈思强,钟伟强,曾镇兴,孙素霞.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冻肉中沙门菌的评价[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27(5):309-310. 被引量:18
-
6减改华,苗秋丽,王淑英.应用放射测量法对大肠杆菌的定量检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4,5(3):149-150. 被引量:5
-
7杜宗敏,杨瑞馥.蛋白质芯片在功能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1):72-76. 被引量:4
-
8刘光明,苏文金,蔡慧农,谢明星,刘棠,彭小莉.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_-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336-340. 被引量:19
-
9周建嫦,杨杏芬,黄俊明,杨明杰,凌文华.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转基因大豆和玉米[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226-1227. 被引量:4
-
10吴清平,范宏英,张菊梅.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及分子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26(11):269-273.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5
-
1代娟,李玉峰,杨潇.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110-112. 被引量:17
-
2许芳,李鑫,罗欣,刘志国.玉米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27(1):5-7. 被引量:5
-
3王君,胡序建,王俊.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300-304. 被引量:5
-
4封莉,黄继超,刘欣,黄明,周光宏.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33(21):332-339. 被引量:42
-
5孙建平.接入网电源设备的配备与维护[J].电信技术,2002(12):66-68.
二级引证文献67
-
1唐静,赵丽青,贾俊涛,马晓玲,姜英辉,马云,王昌军,李正义.奶粉中一株阪崎肠杆菌的鉴定及其挥发性产物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3):726-733. 被引量:1
-
2佟平,陈红兵.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江西食品工业,2007(1):36-38. 被引量:9
-
3赵勇,孙晓红,韩丽,潘迎捷.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其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4):381-388. 被引量:3
-
4曾庆梅,张冬冬,杨毅,胡斌,徐迪,韩抒,潘宗琴.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技术[J].食品科学,2007,28(10):632-637. 被引量:20
-
5李筱婷,陈卓君,许文涛,元延芳,王一南,黄昆仑.一种适于PCR扩增的植物基因组快速提取新方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2):394-399. 被引量:13
-
6励建荣,李婷婷,李学鹏.水产品鲜度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6):1-8. 被引量:97
-
7范媛媛,王树祥,陈娜娜,杨公明.5种分离培养基对不同样品的分离效果比较[J].食品科技,2011,36(6):35-39. 被引量:9
-
8赵丽娜,关淑艳,王丕武,楚海娇,季丽丽.转植酸酶基因(phyA)玉米的PCR检测[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0):41-43.
-
9张爱萍,唐佳妮,孟瑞锋,刘东红.电化学法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物技术进展,2011,1(5):342-346. 被引量:4
-
10胡杨峰,何艳玲,刘沛.自主研制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2,35(1):6-8. 被引量:2
-
1王荣谈,张建中,刘冬儿,张大兵,杨立桃.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16-119. 被引量:12
-
2张建中,刘轶男,张海波,杨立桃.转基因生物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1,27(1):117-120. 被引量:6
-
3周世全.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J].乡村科技,2016,7(6):19-19.
-
4马文福.陇西县甜高粱引种(栽培)试验[J].甘肃畜牧兽医,2002,32(3):7-8.
-
5郭秦生.抗虫棉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科学,1996(5):14-14.
-
6杨福仓.棚室芸豆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69-69. 被引量:1
-
7刘伟.施肥对大豆田植物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139-141. 被引量:1
-
8徐明.加拿大新发明的生物活性纸有望为改善全球健康安全提供保障[J].造纸信息,2007(8):38-38.
-
9石鸿文,罗自祥.秋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2002,15(5):23-23.
-
10贾友江.用肥巧 病虫少[J].科技致富向导,2011(16):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