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颜色词的语言认知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颜色认知是将连续感知的可见光转变为颜色的范畴感知,颜色范畴分类与语言的颜色词系统有关。本文拟以我国汉藏和阿尔泰民族语言颜色词为例,通过颜色词跨语言分布等级共性,用词源分析和隐喻功能等语言学方法,说明颜色词语言认知的理据。
作者
黄行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民族翻译》
2011年第3期50-60,共11页
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颜色词
语言
认知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2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1
1
刘晖.
浅析《说文解字》中颜色词的特点[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88-90.
被引量:2
2
贾越.
满语颜色词fulgiyan词源探析[J]
.满语研究,2009(2):19-24.
被引量:2
3
罗天华.
关于颜色词的分布[J]
.民族语文,2009(4):48-52.
被引量:9
4
夏丽云.
语言相对论研究述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407-410.
被引量:4
5
解海江.
汉语基本颜色词普方古比较研究[J]
.语言研究,2008,28(3):91-96.
被引量:9
6
蓝庆元.
壮语方言颜色词考源[J]
.民族语文,2007(5):34-43.
被引量:18
7
张启睿,和秀梅,张积家.
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J]
.心理学报,2007,39(1):18-26.
被引量:45
8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庄淑萍.
维吾尔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J]
.语言与翻译,2006(4):24-26.
被引量:10
9
阮芝梨.越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台声.新视角,2006(01).
10
高航.
语言相对论对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5):15-18.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2
1
于逢春.
论汉语颜色词的人文性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78-84.
被引量:30
2
黄布凡.
木雅语概况[J]
.民族语文,1985(3):62-77.
被引量:21
3
陈建初.
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J]
.古汉语研究,1998(3):16-22.
被引量:20
4
乔秋颖.
古代汉语色彩词的特点[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3):52-54.
被引量:2
5
李荣.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地方言词典》总序[J]
.辞书研究,1997(2):58-60.
被引量:9
6
姚小平.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1):19-28.
被引量:138
7
史金波.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4):29-34.
被引量:4
8
聂鸿音.
试析西夏语表“五色”的词[J]
.民族语文,1991(3):42-48.
被引量:6
9
刘丹青.
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序列[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77-80.
被引量:38
10
许嘉璐.
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J]
.古汉语研究,1994(S1):5-7.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13
1
姬安龙.
汉苗语颜色词语义对应比较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1(2):149-155.
被引量:1
2
尉迟治平.
“风”之谜和夷语走廊[J]
.语言研究,1995,15(2):24-37.
被引量:6
3
杨群,张积家.
鄂伦春语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兼论语言、文化与智力对颜色认知的影响[J]
.满语研究,2014(1):61-67.
被引量:9
4
黄晓琴.
浅析朝鲜语数词与阿尔泰语系的关系[J]
.语言与翻译,2001(4):21-24.
被引量:1
5
卢植.
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J]
.外语学刊,2006(3):32-37.
被引量:18
6
王进.
隐喻创新刍议[J]
.理论月刊,2006(5):140-142.
7
丁石庆,王彦.
国内色彩词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112-115.
被引量:3
8
郭爱萍,郑冰梅.
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内涵之辨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07,28(1):81-85.
被引量:3
9
张积家,章玉祉,党玉晓,王志超,梁敏仪.
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7(6):20-27.
被引量:16
10
张积家,党玉晓,章玉祉,王惠萍,罗观怀.
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J]
.心理学报,2008,40(4):389-401.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56
1
刘文锁.
关于马奶酒的历史考证[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2):194-196.
被引量:4
2
姬安龙.
汉苗语颜色词语义对应比较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1(2):149-155.
被引量:1
3
杨晓春.
蒙·元时期马奶酒考[J]
.西北民族研究,1999(1):31-42.
被引量:9
4
曹广衢.
壮侗语诸语言同源词的词义变化[J]
.民族语文,1998(1):38-42.
被引量:1
5
黄布凡.
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J]
.民族语文,1998(5):1-10.
被引量:7
6
李钊祥.
侗语和老挝文声调对应关系分析[J]
.民族语文,1985(1):29-32.
被引量:3
7
姚小平.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1):19-28.
被引量:138
8
石林.
侗语声调的共时表现和历时演变[J]
.民族语文,1991(5):26-34.
被引量:10
9
陈高华.
元大都的酒和社会生活探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4):27-31.
被引量:6
10
戴庆厦,胡素华.
彝语支语言颜色词试析[J]
.语言研究,1993(2):171-17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靳开宇.
新兴复合式颜色词的构成及其发展动因[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6):100-104.
被引量:3
2
文艳丹.
德宏傣语颜色词的构词形式[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4(2):14-17.
3
黄行.
“位/非位”与跨学科研究方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17(2):171-183.
被引量:3
4
纪燕.
莫言文学作品的颜色隐喻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1X):27-28.
被引量:1
5
汪威.
认知视域下的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 “白”的语义扩展探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9,37(2):12-17.
6
苏巧龙.
从认知隐喻的视角谈壮语地名[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5):89-92.
7
熊姣.
彝语常用金属词探究--以金、银、铜、铁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3):5-7.
8
王栋.
蒙元时期“黑马乳”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3):6-14.
9
鄢卓,曾智超.
壮语“油脂”的地理分布与层次——兼析汉台语关系词“膋”[J]
.语言研究,2023,43(1):118-126.
10
王有权.
木央苗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研究——兼与汉语颜色词比较[J]
.贺州学院学报,2024,40(1):63-7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纪燕.
莫言文学作品中“红色”的隐喻意义探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5Z):23-24.
2
余笑,周绵绵,罗思明.
汉语名形颜色复合词的历时演变与生成机制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1(2):71-75.
被引量:2
3
漆凌云,万建中.
“母题”概念再反思——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J]
.民俗研究,2019(4):89-98.
被引量:22
4
詹启智.
数字时代“重构图书馆著作权”论证伪——兼与周刚志、李秋容等同志商榷[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36(4):143-150.
被引量:2
5
戴瑞洁.
色彩词的研究价值及其动态形式探索[J]
.环球首映,2021(8):54-55.
6
邓云华,邓凯方.
动用颜色词行为全貌的动态历时演变——以“红”“白”“黑”为例[J]
.中国外语,2023,20(1):38-47.
被引量:6
7
伍茂国,徐丽君.
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秘书学研究[J]
.秘书,2023(6):85-92.
被引量:2
1
崔希亮.
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1-12.
被引量:71
2
何芋江,何晓涛.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4):123-123.
3
张有军.
语言认知的哲学观[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5):18-20.
被引量:4
4
李雨晨.
英语阅读中隐喻思维的关联性解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0):103-104.
5
孙晓霞,辛斌,Uwe SEIFERT.
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J]
.当代语言学,2014,16(2):175-185.
被引量:12
6
四川外语学院“当代语言认知研究”讲习班报名通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4):49-49.
7
四川外语学院《当代语言认知研究》讲习班报名通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3):61-61.
8
田臻,唐树华.
近十年来语料库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2013,36(4):427-433.
被引量:11
9
关娇娇.
幂姆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语言认知研究的视角[J]
.海外英语,2015(1):230-231.
10
郭云飞.
认知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113-115.
民族翻译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