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7期22-24,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1
-
1沈祖良.再造“东方芝加哥”——关于把武汉建设成国际性都市的若干问题[J].江汉论坛,1994(2):22-24. 被引量:2
-
2吴昌寿.把武汉营造成一个国际性的大市场[J].江汉论坛,1995(2):22-24. 被引量:1
-
3涂勇.从“九省通衢”到国际通衢[J].学习月刊,1995(12):31-32. 被引量:1
-
4李立勋.城市国际化与国际城市[J].城市问题,1994(4):39-41. 被引量:24
-
5魏也华,吕拉昌,冯雨锋.国际城市区域中二级城市的功能——以波士顿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2):32-37. 被引量:6
-
6薛德升,孙丽萍,李志刚.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5):520-528. 被引量:25
-
7黄叶芳,梁怡,沈建法.全球化与城市国际化:国际城市的一项实证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1-9. 被引量:13
-
8刘玉芳.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4):88-92. 被引量:50
-
9施源.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指标选择[J].特区经济,1998(9):23-25. 被引量:6
-
10薛德升,黄耿志,翁晓丽,林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J].地理学报,2010,65(10):1155-1162.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慧,王启仿.“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基于PROMETHEE方法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8,20(6):51-59. 被引量:2
-
2周阳.武汉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方略[J].长江论坛,2020,0(1):23-27. 被引量:3
-
3杨灵灵,刘军.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评价与比较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视角,2020(6):36-47.
-
4喻春娇,王雯洁,殷倩兰.以高质量对外开放推动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J].决策与信息,2021(3):60-68. 被引量:1
-
5武戈,陆忠洋.城市国际化评价与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4(2):51-55. 被引量:1
-
6吕东珂,张晓飞,丛丹阳,杨腾皓.秦皇岛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构建及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2019,9(6):730-738.
-
1陈貌.增创新优势 特区要更特[J].开放导报,1995(2):29-32.
-
2孙大卫.深圳在争创新优势中迈向国际性城市的思考[J].开放导报,1997(4):51-53.
-
3陈书明.简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J].经济经纬,1999,16(2):36-38.
-
4于潇,范力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J].北京经济瞭望,1998(4):36-41. 被引量:2
-
5卷首语[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5(3):1-1.
-
6卷首语[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5(5):1-1.
-
7饶会林.对把大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认识和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1991(1):9-14.
-
8胡国璋.乘势而上 促进武汉经济再上新台阶[J].当代经济,1995(1):7-9.
-
9孙逸平,朱秦.跨世纪无锡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J].江南论坛,1995(4):58-59.
-
10曾曲宏.突出优势 加速国际性城市建设[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5(5):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