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汉字构形的辩证思维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字由象形而会意,由会意而假借,又由假借最终趋向形声,其结构方式、表意方式都体现出一种二合建构的特点,充分表露了汉民族思维方式的辩证性。
作者
申小龙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汉字构形
形声字
声符
形符
辩证思维
结构平衡
假借字形
思维方式
《说文解字》
汉民族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0
1
赵璟.
“四体”造字法在对外汉字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3-107.
被引量:1
2
刘婧.
汉字“仁”的美学特征[J]
.汉字文化,2021(1):196-198.
被引量:1
3
孙迪.
浅谈汉字结构与中医象思维[J]
.汉字文化,2021(1):177-178.
被引量:2
4
王克喜.
试论汉字对中国古代逻辑理论与思想的影响[J]
.汉字文化,2000(2):1-9.
被引量:3
5
柳玉宏.
《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探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41-42.
被引量:2
6
童山东.
论人类语言对称艺术的发生及形态[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86-90.
被引量:2
7
吴长安.
汉字走上形声化道路的社会文化原因[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64-68.
被引量:5
8
王立军.
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76-80.
被引量:15
9
詹绪左,朱良志.
汉字的文化功能[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74-80.
被引量:11
10
刘鸣.
论汉字字形的心理学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97-10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韩莹,李健瑜,黄祥林,齐英剑.
构成汉字偏旁字符的复杂网络[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27(B07):580-583.
被引量:1
2
张新艳.
古汉字形声化的文化心理阐释[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8):118-123.
被引量:1
3
章琼.
二十世纪汉字文化研究评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73-79.
被引量:8
4
遇旻,韩瑞娜.
汉字文化课程内容建设三题[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2):179-18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罗媛.
汉字在数字时代的演变:社交媒体与网络语言中的汉字使用[J]
.汉字文化,2024(8):102-104.
2
施博文.
汉字文化近30年研究文献综述[J]
.汉字文化,2023(19):1-3.
3
刘振平.
汉字字形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J]
.天中学刊,2008,23(6):102-104.
被引量:2
4
张福龙.
汉字文化学综述[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3):35-36.
被引量:3
5
张凤丽.
谈语文课堂离不开汉字之美[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8):52-52.
6
李宏宇.
女部字30年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汉字文化,2015(6):51-55.
被引量:2
7
卢刚.
论简化字与文化继承的关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3):147-148.
被引量:1
8
杨颐,张桂刚,王健,黄卫星,苏海霞.
基于云计算的汉字文化数字化平台的架构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6,43(7):28-34.
被引量:4
9
任弘.
汉字教学发展对华文教育的影响[J]
.世界华文教学,2016(1):21-33.
10
张新艳.
汉字形声化与性别认知[J]
.文化研究,2019(2):254-266.
1
唐震熙.
法律英语语句结构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2(6):1-5.
被引量:5
2
杨启光.
汉字与汉民族思维方式之关系简析[J]
.学术研究,1997(11):70-71.
3
陈洁.
汉语修辞与汉民族思维方式[J]
.修辞学习,2001(2):6-6.
被引量:4
4
张俊玲.
汉字文化探微[J]
.嘉应大学学报,1999,17(2):67-70.
5
李秀明.
以神统形 天人合一——从几组词义的引申来看汉民族思维方式[J]
.三明学院学报,1996,14(3):64-69.
6
冯梅.
英语句子的结构平衡问题[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14(4):70-73.
7
孙兵.
平行结构及其修辞特点[J]
.煤炭高等教育,1999,17(2):97-99.
8
褚洪涛.
浅谈英语语序中的尾重特点及其汉译技巧[J]
.科技英语学习,2007(5):55-57.
9
高旭,李楠.
主语修饰语后移种种[J]
.语言教育,1995,0(6):19-19.
10
景盛轩.
异文的文化阐释[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49-55.
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