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水稻的光温气候潜力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光合作用,作为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其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光。除土壤环境因子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植物本身的光能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是植物所处生活环境的光、温、水、气(CO<sub>2</sub>)四个基本气候因子。因此,提高作物产量,从本质上说。
作者
王书裕
机构地区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资源科学》
1981年第4期39-44,共6页
Resources Science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
光能利用率
光温生产潜力
温气
内蒙古东部地区
总辐射量
冷害年
光合作用
光合潜力
光能资源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明荣,龙斯玉.
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区划的探讨[J]
.资源科学,1984,14(3):72-79.
被引量:56
2
王书裕.
从农作物品种安排看热量资源的合理利用[J]
.资源科学,1980,10(3):72-77.
被引量:4
3
邓根云,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资源科学,1980,10(4):11-16.
被引量:85
4
郭庆荣,李玉山.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J]
.土壤学报,1994,31(3):236-243.
被引量:27
5
蒋骏,王立祥.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公式的研究——以冬小麦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8(2):46-54.
被引量:17
6
李开元,李玉山.
黄土高原南部旱作水分产量潜势计算模型及其参数修正[J]
.应用生态学报,1997,8(1):43-48.
被引量:9
7
刘文兆,魏翔,李玉山.
黄土塬区旱作玉米生产潜力的实验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7,8(2):139-142.
被引量:5
8
李克煌.气候资源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9
谈红宝.冬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5(01).
10
郑剑非,卢志光.北京市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干旱期间最佳灌水方案[J]农业气象,1982(04).
引证文献
4
1
万文瑞.
论文字在海报中的合理运用[J]
.湖南包装,2006,21(3):25-26.
2
蒋骏,王立祥.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公式的研究——以冬小麦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8(2):46-54.
被引量:17
3
刘兴土.
从气候资源特点探讨三江平原合理开发与整治[J]
.地理科学,1984,8(2):188-194.
4
王书裕.
东北地区水稻农业气候区划[J]
.东北农业科学,1983,35(1):13-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白志礼,王青.
陕北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与开发途径[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1):54-60.
被引量:1
2
陶士珩,胡希远,王俊鹏,杜世平.
宁南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分供应订正函数[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3(4):33-39.
被引量:2
3
张建平,张立言,李雁鸣.
河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限制因素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3):36-42.
被引量:12
4
陶士珩,王立祥,胡希远.
西北黄土高原水平梯田冬小麦的水分供应状况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3):7-9.
被引量:5
5
万文瑞.
论文字在海报中的合理运用[J]
.湖南包装,2006,21(3):25-26.
6
王春梅,王朝良,谭亚云.
西部落后地区种植业改造与重建实证分析——以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酸刺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37-2138.
被引量:1
7
蒋骏,王立祥.
宁夏南部不同降水年型主要粮食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8(4):54-61.
被引量:9
8
张雄,董伟,王立祥.
陕北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55-158.
被引量:7
9
石岩,林琪,位东斌,李素美.
莱阳旱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分析与高产对策[J]
.耕作与栽培,1997,17(5):26-28.
10
高懋芳,邱建军,刘三超,覃志豪,王立刚.
我国低温冷冻害的发生规律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167-1172.
被引量:35
1
汤午喜.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事业发展[J]
.广播电视信息,2002,9(2):32-34.
2
顺布尔.
展现东部全景 记录草原巨变 内蒙古电视台《草原兴发 草原行》内容鲜、形式新、效果好[J]
.内蒙古宣传,2003(9):26-26.
3
齐志.
作物光能生产潜力探讨[J]
.资源科学,1977,7(2):52-55.
被引量:1
4
邓根云,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资源科学,1980,10(4):11-16.
被引量:85
5
孙国桐.
开放性 服务性 系列性[J]
.新闻战线,1994,0(5):18-19.
6
新研究发现“饿死”癌细胞的方法[J]
.时事资料手册,2011(5):97-97.
7
英新研究发现“饿死”癌细胞的方法[J]
.科技与生活,2011(17):18-18.
8
侯光良,刘允芬.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J]
.资源科学,1985,15(3):52-59.
被引量:73
9
王会全.
大连日报:向“外向型”迈进[J]
.中国记者,1992(8):9-11.
10
俞炳杲,路季梅.
西藏高原麦类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与增产途径[J]
.资源科学,1977,7(2):42-51.
被引量:2
资源科学
198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