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
被引量: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工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要量将日趋增加,需求标准将越来越高。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较少,自然灾害频繁,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粮。粮食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
侯光良
刘允芬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
出处
《资源科学》
1985年第3期52-59,共8页
Resources Science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礼州
光温生产潜力
温度订正函数
粮食单产
气候潜力
年递增率
三级区
水分订正函数
光温潜力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1006
引证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867
参考文献
13
1
陈明荣,龙斯玉.
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区划的探讨[J]
.资源科学,1984,14(3):72-79.
被引量:56
2
卢良恕.我国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农业科学,1984(01).
3
于沪宁,赵丰收.光热资源和农作物的光热生产潜力——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气象学报,1982(03).
4
李继由.我国不同地区的作物光合生产力估算[J].农业气象,1980,(4).
5
邓根云,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资源科学,1980,10(4):11-16.
被引量:85
6
王铁生.水稻需水量的初步分析[J]水利学报,1980(06).
7
孙玉亭,于荣环.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候区划[J]农业气象,1980(01).
8
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J]科学通报,1964(03).
9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编写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M]科学出版社,1984.
10
[苏]叶菲莫娃(Н·А·Ефимова) 著,王炳忠.植被产量的辐射因子[M]气象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132
1
李相玺,尹忠东,何长高.
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33-36.
被引量:44
2
秦明君.
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0(5):71-75.
被引量:2
3
冉清红,岳云华.
绵阳市农业用地生产潜力的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5):64-69.
4
赵焰.
自贡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109-114.
被引量:4
5
陈建文,李兆元,温德永.
关中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J]
.陕西气象,1995(6):39-41.
被引量:2
6
袁开朗.
一种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改进估算方法及计算分析实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1994,20(4):16-18.
被引量:1
7
戴进,董亚非,李兆元.
陕西省综合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续完)[J]
.陕西气象,1992(1):16-18.
8
张希彪.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开发[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95-97.
被引量:12
9
马树庆.
吉林省半干旱区气候土壤资源潜力分析及其开发利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2):72-79.
被引量:3
10
张友焱,周泽福,程金花.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潜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51-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06
1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J]
.作物杂志,2020(1):161-167.
被引量:9
2
高婵,张蚌蚌,赵敏娟,杨小柳.
中国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及产量差测算[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10-18.
被引量:15
3
胡忆雨,朱颖璇,杨雨豪,邹军,陈阜,尹小刚.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1):183-196.
被引量:31
4
肖风劲,张海东,王春乙,王邦中,刘海波,王长科.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S1):327-331.
被引量:113
5
于婧,周勇,周清波,任意.
基于G IS和模糊数学方法的多方案下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83-187.
被引量:14
6
王艳群,彭正萍,薛世川,杨云马,周亚鹏,赵立宾.
过量施肥对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z1):81-84.
被引量:124
7
卫三平,李树怀,卫正新,秦旭峰,王力.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林适宜性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03-106.
被引量:10
8
李相玺,尹忠东,何长高.
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33-36.
被引量:44
9
李建海.
甘肃省光温生产潜力的估算[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33-37.
被引量:5
10
单英杰,刘小军,姜海燕,朱艳,曹卫星.
基于GIS和模型的种植系统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45-15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3
1
张旭晖,霍金兰,谢小萍.
极端降水对淮河流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130-134.
被引量:4
2
张希彪.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开发[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95-97.
被引量:12
3
谭传凤,张安录.
鄂西南山地垂直气候生境地带[J]
.生态农业研究,1993,1(3):27-34.
被引量:7
4
翟玉顺,章熙谷.
中国中亚热带地区引种玉米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J]
.生态学杂志,1993,12(2):73-75.
5
朱永恒,王宗英.
芜湖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1):60-62.
被引量:11
6
洪启法,张凡,刘健华.
长白落叶松苗最佳密度的小气候研究(Ⅱ)——长白落叶松苗群体的温湿状况[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3,9(4):55-61.
7
李三爱,居辉,池宝亮.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2):106-111.
被引量:82
8
赵齐阳,邓良基,杨成建.
基于GIS的雅安市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4):811-817.
被引量:10
9
高密来.
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J]
.生态学杂志,1995,14(2):37-43.
被引量:15
10
陈斌飞,张桃林,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自然资源与潜力优势开发[J]
.土壤,1995,27(3):113-11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67
1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J]
.作物杂志,2020(1):161-167.
被引量:9
2
杨晓彤,薛晓亮,张艺,任思洋,张朝春.
1971—2015年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曲周县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6):90-98.
被引量:5
3
罗海平,邹楠,潘柳欣,朱勤勤.
基于生态安全的我国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J]
.统计与决策,2021,37(8):94-97.
被引量:6
4
张特,刘冀,魏榕,常文娟,董晓华,孙周亮.
淮河上游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213-219.
被引量:3
5
全江涛,杨永芳,周嘉昕.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与预测[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315-322.
被引量:25
6
刘林春.
呼和浩特市冬季空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J]
.内蒙古气象,2019,0(5):29-33.
被引量:3
7
付春燕,董晓峰.
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4):477-485.
被引量:2
8
耿文杰,李晓文,王晓杰,于文颖,刘东明,纪瑞鹏.
近60年来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重心时空特征变化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4,49(3):93-101.
9
侯晓静,李雨婷,袁留阳,喻忠磊.
1996年以来河南省耕地人口承载力演变过程、成因及趋势[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2(2):117-130.
10
温静,张超,张丽君,秦耀辰,王霞.
气候变化下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6):652-665.
被引量:10
1
看看过去,算算未来[J]
.科学管理研究,1983,1(1):11-11.
2
李敬慧.
浅析鉴定档案价值的特点及社会需求标准[J]
.参花(下),2013,0(9):111-111.
3
马翠兰.
高校图书馆与老年读者群体[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88-90.
被引量:3
4
李春梅.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11,33(6):107-108.
被引量:18
5
董灏.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事件的传播特点[J]
.新闻传播,2014(1):98-98.
被引量:2
6
张丽娟.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9):185-188.
被引量:1
7
杨静媛.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8):118-119.
8
王书裕.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水稻的光温气候潜力[J]
.资源科学,1981,11(4):39-44.
被引量:4
9
祝小妮.
风雨沧桑话气象[J]
.档案,1999,0(5):25-26.
10
邓经民.
“小题大作”出成果[J]
.新闻界,1994(3):46-47.
资源科学
198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