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抗日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体战争,而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正是抗日救亡思想文化的酝酿和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展开了全民族的争取生存和独立解放的伟大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非常活跃,教育学术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明显分歧和主义主张的争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
丁守和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4-81,共8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三民主义
抗战时期
国民党
毛泽东
思想文化
蒋介石
孙中山
张闻天
抗日根据地
民族解放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9
1
郑洪泉,王明湘.
试论南方局的历史地位及其功绩[J]
.中共党史研究,2001(4):82-87.
被引量:2
2
唐宝林.
论武汉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特点[J]
.抗日战争研究,1999(2):42-56.
被引量:5
3
秦英君.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J]
.史学月刊,1999(3):54-59.
被引量:8
4
关志钢.
新生活运动“复古论”析[J]
.江汉论坛,1998(11):20-23.
被引量:10
5
曹艺.
新生活运动和国民精神总动员论析[J]
.民国档案,1999(2):97-104.
被引量:10
6
黄药眠.
和范长江、陈同生在一起的日子里[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79(1):72-79.
被引量:5
7
徐国利.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J]
.安徽史学,1996(4):76-78.
被引量:6
8
姜思毅.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1994(3):24-28.
被引量:1
9
高向远.
论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3):169-172.
被引量:8
10
江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治文化评析[J]
.史学月刊,1996(2):66-7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唐正芒.
近十年抗战文化研究述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123-131.
被引量:17
2
赵炎才.
武汉抗战时期政治思想文化特质探赜[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86-9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继平,杨晓晨.
从抗战文化史到文化抗战史:学术史、概念及范畴——以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史为中心[J]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0(2):67-86.
2
张洪芳,张文光.
近十年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研究综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4):72-75.
被引量:2
3
李建平.
从桂林抗战文学研究看史料发掘和思路拓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6):170-179.
被引量:2
4
欧阳秀敏.
永安抗战文化研究综述[J]
.三明学院学报,2011,28(4):32-35.
被引量:1
5
常智敏.
李庄抗战文化研究纵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0):217-222.
被引量:2
6
唐正芒,高文学.
国内近十年抗战文化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重庆社会科学,2012(9):94-101.
被引量:6
7
刘春燕,盘福东.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
.社会科学家,2013,28(12):151-156.
被引量:6
8
王俊仁.
江西抗战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测度研究[J]
.长江丛刊,2018(11):124-124.
9
钟佩,王聪.
基于Citespace的桂林文化研究计量学分析[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5):12-15.
被引量:1
10
王继平,杨晓晨.
论文化抗战的概念、范畴及其发展阶段[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2):166-175.
被引量:2
1
丁守和.
论抗日战争的思想文化[J]
.近代史研究,1995(5):67-99.
被引量:4
2
胡昌勇.
《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誓死不作亡国奴”[J]
.瞭望,2015,0(27):16-17.
3
吴敏娜.
叶剑英与邓小平的交往和情谊[J]
.报刊荟萃,2005(10):4-9.
4
刘田夫.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
.源流,2011(3):20-25.
被引量:2
5
汤兆魁.
戈培尔谈斯大林[J]
.领导文萃,1998(9):16-18.
6
房鑫亮.
马衡、王国维对金石学的卓越贡献[J]
.探索与争鸣,2015(12):119-123.
被引量:2
7
孙慧荣.
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J]
.科学社会主义,1995(4):31-34.
被引量:1
8
林祥庚.
我国少数民族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1):52-56.
被引量:6
9
刘东.
海外华人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功绩[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83-86.
10
中华民族定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J]
.理论与当代,1995,0(Z1):1-1.
东岳论丛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