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蒋介石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甚巨。作者从透视蒋介石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蒋介石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与其推崇儒家文化的现实动机。
作者
秦英君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4-59,共6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关键词
蒋介石
儒家文化
中庸
“知行合一”论
“天人合一”论
分类号
K827.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39
1
周颂伦.
1927年蒋介石与田中义一密约述实[J]
.历史研究,1998(3):184-188.
被引量:5
2
陈铁健,黄道炫.
王学及其现代命运[J]
.历史研究,1994(4):82-92.
被引量:2
3
沈予.
论抗日战争期间日蒋的“和平交涉”[J]
.历史研究,1993(2):108-127.
被引量:8
4
杨天石.
“中山舰事件”之谜[J]
.历史研究,1988(2):116-130.
被引量:28
5
黄建华.
蒋介石与新疆三区革命[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9(4):97-104.
被引量:2
6
唐宝林.
论武汉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特点[J]
.抗日战争研究,1999(2):42-56.
被引量:5
7
杨奎松.
蒋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战前期中日秘密交涉为例[J]
.抗日战争研究,2000(4):54-95.
被引量:24
8
敖文蔚.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战略战术思想[J]
.近代史研究,1999(6):128-156.
被引量:12
9
关志钢.
蒋介石、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之关系[J]
.社会科学研究,1998(6):105-110.
被引量:5
10
王东方.
试论蒋介石与孙中山[J]
.史学集刊,1986(3):46-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黄道炫.
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蒋介石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2007(1):146-157.
被引量:9
2
赖一郎.
台湾地区国文教材:儒学与乡土混搭[J]
.当代教育科学,2011(20):17-20.
被引量:5
3
周博.
字体家国——汉文正楷与现代中文字体设计中的民族国家意识[J]
.美术研究,2013(1):16-27.
被引量:28
4
赵炎才.
武汉抗战时期政治思想文化特质探赜[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86-92.
5
周博.
国画复兴与民族主义话语实践——以郑午昌的画学实践为中心的探讨[J]
.美术研究,2014(3):54-63.
被引量:1
6
魏森.
从国内苏非研究谈回儒对话的伦理平台[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0(4):355-356.
7
周兢.
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析[J]
.武警学院学报,2017,33(11):34-38.
8
魏森.
从国内苏非研究谈回儒对话的伦理平台[J]
.山西青年,2015,0(23):59-6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顾欣.
鼎新与复旧:民国时期书刊文字与编排形式的徘徊[J]
.装饰,2023(2):42-46.
被引量:2
2
孙明远,汪文.
汉文正楷的开发、传播、影响及再设计——纪念汉文正楷诞生90周年[J]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1(4):70-91.
3
杨硕培.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献书事件与宣统政局[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3):51-58.
4
黄爱军.
抗日战争研究若干新观点述评[J]
.北京党史,2009(4):23-27.
被引量:1
5
袁成毅.
地缘纽带中的蒋介石与浙江--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后为时段的考察[J]
.史林,2011(2):109-117.
被引量:1
6
陈红民,何扬鸣.
蒋介石研究:六十年学术史的梳理与前瞻[J]
.学术月刊,2011,43(5):147-154.
被引量:5
7
庄晓云,苏新春.
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人文性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7(3):54-60.
被引量:4
8
崔丽霞,柳德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济案”问题研究述评[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3):40-44.
被引量:1
9
陈燕.
文化认同视野下的闽台青少年交流[J]
.青年探索,2013(5):39-43.
10
周博.
国画复兴与民族主义话语实践——以郑午昌的画学实践为中心的探讨[J]
.美术研究,2014(3):54-63.
被引量:1
1
高振铎.
“天文”、“人文”解——兼评庞朴同志“天人合一”论[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2):12-14.
2
王玮.
从“能动性”角度探析李大钊的革命思想[J]
.学理论,2010(36):139-141.
3
欧式雄.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J]
.历史教学问题,2004(5):79-83.
被引量:1
4
贾晶.
古代天人合一论与和谐社会下人与自然和谐论[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5):48-49.
5
杨君游,苏卫平,蔡德麟.
论池田大作的世界和平观[J]
.江淮论坛,2005(2):49-56.
被引量:10
6
朱春龙.
从回忆抗战到研究抗战——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62-65.
7
朱春龙.
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J]
.抗战史料研究,2013(2):166-171.
史学月刊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