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刘守华道教的信仰与追求什么是道教?可以说至今尚无一个十分确切为各方所完全认同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道教学说的中心就是对“道”的信仰与探求。“道者,虚无之至真,变化之玄伎也”。道家把天地人视为一体,着力探求贯串其中的道,认...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86-91,147,共7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道教信仰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道教色彩
中国民间文学
叙事文学
幻想世界
民间叙事
长生不死
得道成仙
刘守华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
1
乐黛云.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J]
.中国文化研究,1997(4):117-118.
被引量:4
2
周思源.
《红楼梦》是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J]
.中国文化研究,1996(3):80-85.
被引量:1
3
贾平凹.
答陈泽顺先生问[J]
.小说评论,1996(1):11-15.
被引量:36
4
傅光宇,何永福.
《望夫云》与“望夫”情结——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J]
.思想战线,1992,18(2):47-54.
被引量:4
5
周思源.
论《红楼梦》的象征主义[J]
.红楼梦学刊,1997(1):78-91.
被引量:5
6
魏晓虹,姚晓黎.
中国古代文学中死而复生故事的主题学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104-11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杨天舒,唐均.
林黛玉形象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下凡—归仙”母题[J]
.红楼梦学刊,2005(3):312-329.
被引量:1
2
王光东.
“主题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J]
.中国社会科学,2008(3):118-129.
被引量:8
3
马丽君.
中国民间文学异类婚型故事中的女性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82-85.
被引量:3
4
邓婉君.
试析《子不语》冤鬼母题的构成形态[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69-7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苗贵松.
中国影院动画获奖作品的题材选择与艺术表达[J]
.文教资料,2008(23):87-89.
被引量:2
2
王泉.
论《空山》的生态叙事[J]
.小说评论,2009(S1):6-10.
被引量:1
3
王光东.
“民间原型”主题批评的可能性——兼评几部长篇小说[J]
.文艺争鸣,2009(12):76-81.
被引量:1
4
孙熠.
小说《亮剑》主要人物及经典战例原型探究[J]
.沧桑,2010(5):243-244.
5
崔志远.
论中国地缘文化诗学[J]
.文艺争鸣,2011(8):6-16.
被引量:3
6
寇春华.
2001—2010年林黛玉研究述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21-28.
被引量:1
7
蔡梅娟,张灿贤.
寻求生存的和谐:新时期文学的“人学”进步[J]
.东岳论丛,2011,32(9):123-127.
8
郑伟.
在“真实与魔幻”的民间自然间徘徊——张炜创作论[J]
.北方文学(下),2012(7):23-23.
9
钟高翔.
新世纪以来中国异类女性故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文学教育,2020(29):112-115.
10
张鑫.
青海民间幻想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32(1):65-70.
1
卢晓辉.
论陆游的道教信仰与爱国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103-107.
被引量:4
2
高梓梅.
从民间叙事文学中的道教信仰看民众的生命意识[J]
.中州学刊,2006(3):249-251.
被引量:2
3
张林祥.
试说李白的超越意识[J]
.甘肃理论学刊,2004(6):117-121.
4
张应超.
道教神仙信仰与人们的社会追求[J]
.中国道教,2005(1):43-45.
被引量:2
5
王家安,公茂栋.
把灯“穿”在身上的“八仙”——山东沂蒙八仙灯[J]
.神州民俗,2015(21):56-59.
被引量:1
6
姜卫国.
诗两首[J]
.江苏政协,2006,0(1):33-33.
7
于坚.
于坚的诗[J]
.意林文汇,2013,0(3):51-53.
8
花之痕.
灵狐妩媚[J]
.微型小说选刊,2013(2):78-81.
9
凤录生.
道教忧患意识对唐五代小说的影响[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75-79.
10
马强才.
凡圣无异居 心中有桃源———苏轼对桃花源的新解及其现实意义[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9):7-10.
中国文化研究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