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秦汉律中髡、耐、完刑辨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在有关论著中对秦汉律中的髡、耐、完刑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髡、耐、完刑到底是什么样的刑罚?是立刑,还是附加刑?是否具有徒刑的性质?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其关系如何?本文根据现有的材料,仅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髡刑秦代律文中是否存在髡刑?人们的回答一般是肯定的,根据是云梦秦简《法律答问》
作者
王森
出处
《法学研究》
1986年第1期85-89,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汉律
司寇
完刑
《法律答问》
秦简
城旦春
鬼薪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29
1
杨振红.
从新出简牍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社会构造研究之三[J]
.史学月刊,2021(1):34-52.
被引量:7
2
吴方基.
新出秦简所见“薄留”考[J]
.出土文献,2020(2):87-92.
被引量:1
3
戴世君.
《睡虎地秦墓竹简》注译商榷六则[J]
.江汉考古,2012(4):116-119.
被引量:8
4
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J]
.历史研究,1997(1):115-139.
被引量:19
5
吴荣曾.
西汉骨签中所见的工官[J]
.考古,2000(9):60-68.
被引量:20
6
李力.
《九刑》、“司寇”考辨[J]
.法学研究,1999,21(2):121-128.
被引量:17
7
宋笛.
基诺族龙帕寨长房形态习惯法社会结构分析[J]
.现代法学,1998,20(5):110-115.
被引量:2
8
龙大轩.
历史上的羌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J]
.现代法学,1998,20(6):122-129.
被引量:8
9
张全民.
秦律的责任年龄辨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8(1):39-47.
被引量:12
10
王志强.
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17-130.
被引量:82
引证文献
7
1
李力.
如何复原秦汉时期的刑罚体系?——评陶安《秦汉刑罚体系之研究》[J]
.法律史译评,2022(1):398-428.
2
韩树峰.
耐刑、徒刑关系考[J]
.史学月刊,2007(2):22-27.
被引量:14
3
顾丽华.
汉律“性越轨”治罪条令与汉代女性人身权益——基于简牍资料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9(2):52-56.
被引量:1
4
陈晓枫,柳正权.
中国法制史研究世纪回眸[J]
.法学评论,2001,19(2):3-19.
被引量:13
5
罗昭善.
岳麓秦简所见秦代“冗爵”制度考论[J]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3,17(1):82-91.
被引量:3
6
田家溧.
规训与惩罚:汉代女性贞顺观念的建构[J]
.史学集刊,2024(2):67-75.
7
韩树峰.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J]
.中国史研究,2003(4):49-55.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胡敕瑞.
释“完”“莞”[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47-57.
2
闫爱民,路灵玉.
人彘、蹴鞠与五虐之刑[J]
.形象史学,2022(4):207-225.
3
吴紀寧.
秦代冗吏制度新考[J]
.简帛,2023(2):99-108.
4
李力.
如何复原秦汉时期的刑罚体系?——评陶安《秦汉刑罚体系之研究》[J]
.法律史译评,2022(1):398-428.
5
曾宪义,赵晓耕.
2001年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8-15.
6
韩树峰.
秦汉徒刑散论[J]
.历史研究,2005(3):37-52.
被引量:23
7
谭志云.
1979年以来中国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江海学刊,2005(4):155-162.
被引量:2
8
吴宇虹.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国家公有奴隶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13.
被引量:3
9
顾丽华.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述评[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2):14-20.
10
鲁家亮.
试论张家山汉简《收律》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2):57-60.
被引量:3
1
佚名.
为什么给犯人剃光头?[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9):79-79.
2
李俊强.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髡刑的废除[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151-155.
被引量:2
3
韩树峰.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J]
.中国史研究,2003(4):49-55.
被引量:16
4
张中秋.
“耐刑”“完刑”考辨[J]
.研究生法学,2002(V00):121-122.
5
谭前学.
秦法制史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8-40.
6
栗劲.
秦律和罪刑法定主义[J]
.法学研究,1984,6(3):69-77.
被引量:4
7
张中秋.
“耐刑”“完刑”考辨[J]
.研究生法学,2009,24(U12):1-2.
8
最早奖励见义勇为者的朝代[J]
.文史天地,2014(6):93-93.
9
刘海年.
秦律刑罚的适用原则(上)[J]
.法学研究,1983,5(1):73-80.
被引量:5
10
佚名.
为什么给犯人剃光头?[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7,0(3):62-62.
法学研究
198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