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续)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续)日本京都大学田中耕司,彭世奖,林广信译Ⅳ、马来型稻作谱系溯源我在前面已经叙述了马来型稻作所具有的各种技术要素和这种稻作的扩展情形,这里拟把可能找到的稻作的谱系作为结论而叙述于下:在第1章里我曾讲过有关这方面的想法,现在再讲似乎...
作者
田中耕司
彭世奖
林广信
机构地区
日本京都大学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44-350,405,共8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东南亚
中国南部
海南岛
水田稻
稻作技术
少数民族
贵州省
印度型
摘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类号
S5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49
1
王子今.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
.历史研究,1995(2):3-19.
被引量:107
2
严文明.
我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J]
.考古,1997(9):71-76.
被引量:37
3
宋兆麟.
木牛挽犁考[J]
.农业考古,1984(1):53-56.
被引量:4
4
雷从云.
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J]
.考古,1980(3):259-265.
被引量:16
5
陈默溪,牟应杭,陈恒安.
贵州清镇平壩汉墓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9(1):85-103.
被引量:75
6
徐恒彬.
广东佛山市郊瀾石东汉墓发掘报告[J]
.考古,1964(9):448-457.
被引量:28
7
作铭.
我国出土的蚀花的肉红石髓珠[J]
.考古,1974(6):382-385.
被引量:29
8
王大道.
云南滇池区域青铜时代的金属农业生产工具[J]
.考古,1977(2):92-96.
被引量:17
9
徐恒彬.
简谈广东连县出土的西晋犁田耙田模型[J]
.文物,1976(3):75-76.
被引量:26
10
杨钟健,刘东生.
安阳殷墟哺乳动物群補遗[J]
.考古学报,1949(4):145-153.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2
1
刘莉,杨东亚,陈星灿.
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J]
.考古学报,2006(2):141-178.
被引量:44
2
朱宏斌.
秦汉时期传统稻作农业科技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J]
.东南亚纵横,2002(11):20-24.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王祁.
“兕觥”问题新探[J]
.形象史学,2024(2):3-10.
2
胡松梅,刘莉,尹申平,陈星灿.
陕西近年出土的水牛遗存及中国本土水牛的进化[J]
.华夏考古,2007(4):137-145.
被引量:13
3
张虎才.
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变化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绝灭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49-60.
被引量:16
4
袁靖.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10,30(2):298-306.
被引量:83
5
亐开兴,和占星,苗永旺,李红伟,金显栋,张继才,杨国荣,黄必志,昝林森.
滇东南水牛mt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地位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9):73-80.
被引量:3
6
杨杰,王元林.
岭南地区家养黄牛起源问题初探[J]
.江汉考古,2012(1):87-91.
7
胡洪琼.
殷墟时期牛的相关问题探讨[J]
.华夏考古,2012(3):47-54.
被引量:5
8
易华.
六畜考源[J]
.古今农业,2012(3):18-30.
被引量:8
9
易华.
夏与西北[J]
.丝绸之路,2013(10):5-13.
被引量:2
10
易华.
从齐家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J]
.学术月刊,2014,46(12):134-144.
被引量:3
1
彭世奖,林广信.
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续)[J]
.农业考古,1996(1):107-112.
被引量:1
2
D.,DMR,雷波.
遗传分析印度型水稻诱导产生的半矮生突变体[J]
.国外作物育种,1998(1):9-10.
3
褚启人.
水稻印度型×爪哇型杂种的原生质体培养及再生(英文)[J]
.上海农业学报,1991,7(1):9-14.
被引量:2
4
唐昊.
雪灾引发的思考[J]
.中国市场,2008(11):66-67.
5
田中耕司,彭世奖,林广信.
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续)[J]
.农业考古,1997(1):73-78.
被引量:1
6
三吉一光,梁正伟.
关于印度型及日本型水稻种子发芽特性的比较生理学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译丛,1989(1):32-33.
7
王万祥.
神州米頌[J]
.种子世界,1990(1):15-16.
8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国稻3号[J]
.作物育种信息,2006(8):14-14.
9
森岛启子,宋恩才,徐鹏章.
亚洲野生稻的变异和栽培化[J]
.农业考古,1998(3):95-98.
被引量:1
10
张帅.
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划研究[J]
.种子世界,2008(1):28-31.
被引量:9
农业考古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