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丁韪良与《万国公法》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 ,其翻译和出版是在总理衙门的积极支持下完成的。该书初版时间应为 186 4年而非以往所说的 186 5年。《万国公法》所传达的国际法知识很快被具有时代意识的士大夫们所接受 ,清政府亦在处理一系列外交事件中屡次引用国际法准则。《万国公法》所带来的近代国际关系准则 。
作者
田涛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7-112,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万国公法》
国际法
丁韪良
总理衙门
同文馆
清政府
蒲安臣
国际关系
晚清外交
美国对华政策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2
1
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
张静庐辑.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中华书局,1957.
同被引文献
207
1
张乃根.
国际法上的多边主义及其当代涵义[J]
.国际法研究,2021(3):3-19.
被引量:30
2
张文显.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1):5-21.
被引量:17
3
周佑勇.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辩证方法论[J]
.党内法规研究,2022(2):36-47.
被引量:9
4
李将.
论多边主义的秩序功能及其法治构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2(11):26-39.
被引量:4
5
孙倩,余育国.
晚清首位外交使臣:美国人蒲安臣[J]
.文史精华,2005(6):51-58.
被引量:3
6
张海平.
论曾纪泽运用国际法维权的意识[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87-90.
被引量:3
7
金光耀.
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J]
.历史研究,1997(5):19-36.
被引量:25
8
茅海建.
三元里抗英史实辨正[J]
.历史研究,1995(1):145-155.
被引量:9
9
陈运生.
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辩证关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82-83.
被引量:1
10
肖朗.
我国近代比较教育研究的早期尝试——论丁韪良的外国教育考察及《西学考略》[J]
.比较教育研究,2000(S1):15-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何志鹏.
涉外法治的辩证思维[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4):5-27.
被引量:9
2
谭树林.
晚清在华美国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国际法的传入——以伯驾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352-366.
3
高黎平.
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丁韪良[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87-91.
被引量:7
4
张用心.
《万国公法》的几个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3):76-84.
被引量:21
5
傅德元.
丁韪良研究述评(1917-2008)[J]
.江汉论坛,2008(3):86-96.
被引量:2
6
张璐,赵晓耕.
从动物、植物到动产、不动产——近代法律词汇翻译个案考察[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1):78-85.
被引量:5
7
邹磊.
“先秦国际法”研究与中国“世界图景”的重建--从丁韪良到陈顾远[J]
.国际观察,2009(3):22-29.
被引量:10
8
王石磊,裴艳,孔庆来.
丁韪良与近代中国法学教育启蒙[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2):83-85.
9
闫行健.
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近代中国国际法译介新探[J]
.美国研究,2022,36(5):133-160.
被引量:4
10
韩淑芹.
《万国公法》译介——兼及输入型国家翻译实践[J]
.民族翻译,2024(5):32-39.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彭德雷.
涉外法治视野下“一带一路”国际规则的建构[J]
.东方法学,2023(5):16-27.
被引量:11
2
何志鹏,孙璐.
中国与国际法的相互建构[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0(1):58-112.
被引量:3
3
康欣平,李志松.
张荫棠外交思想探论──以1906-1908年间张荫棠的涉外言行考察[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2):28-31.
被引量:4
4
康欣平,孙林(审稿),梁成秀(校对).
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31-34.
被引量:3
5
傅德元.
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
.安徽史学,2008(1):45-53.
被引量:7
6
傅德元.
丁韪良研究述评(1917-2008)[J]
.江汉论坛,2008(3):86-96.
被引量:2
7
张璐,赵晓耕.
从动物、植物到动产、不动产——近代法律词汇翻译个案考察[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1):78-85.
被引量:5
8
康欣平.
张荫棠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张荫棠筹藏时期为考察[J]
.青海民族研究,2009,20(2):152-157.
被引量:6
9
肖琦.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J]
.文化学刊,2009(4):130-135.
被引量:4
10
张淑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J]
.世界民族,2010(2):6-14.
被引量:7
1
田涛.
晚清国际法输入述论[J]
.天津社会科学,1999(6):99-103.
被引量:14
2
王石磊,裴艳.
丁韪良——近代中国西方法学教育第一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S2):21-23.
3
《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全年总目录[J]
.国际政治科学,2006(4):124-124.
4
田玉才.
清代后期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新论[J]
.时代法学,2006,4(4):98-107.
被引量:6
5
陈麦青.
惠氏《万国公法》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J]
.法学,1982(1):36-36.
6
余甬帆.
《万国公法》的译入对中华法系的影响:补充抑或是瓦解?[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5):33-34.
被引量:1
7
孙梦曦.
丁韪良对中国科举与传统教育的看法——兼论其历史评价[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5(4):49-59.
8
李倩.
《万国公法》在晚清时期的传入与翻译[J]
.教育教学论坛,2014(7):85-86.
被引量:1
9
谭树林.
晚清在华美国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国际法的传入——以伯驾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352-366.
10
高黎平.
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丁韪良[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87-91.
被引量:7
社会科学研究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