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在面向工业企业,侧重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出发,探讨了对工程硕士的要求;通过分析与工学硕士的不同,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教材。
作者
徐淑英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工程硕士学位
分类号
G643.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吴镇柔.
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52-55.
被引量:11
2
朱开轩.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1-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4
1
林学军,王莉.
知识经济与高教创新[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11(1):33-38.
2
徐向荣.
对建筑工程系专业调整的探讨[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1):92-94.
3
张少中,唐毅谦.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60-63.
被引量:2
4
王丽,何士雅,周劲峰,江竹青,金绍兴.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实验系统设计及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3):26-27.
被引量:1
5
杨维,周华春,王化深.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5-26.
被引量:9
6
王战军,林梦泉,赵瑜,侯富民.
授予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硕士学位质量检查评估与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5):48-51.
被引量:4
7
郭达志.
矿山测量讲座5──矿体几何学─—矿产资源信息与矿产经济学[J]
.四川测绘,1999,22(1):7-10.
被引量:1
8
刘元芳.
知识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1):18-20.
被引量:3
9
陈孝杨,李江.
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2000,18(4):59-60.
10
黄飞跃,王安平,汪映海,李发伸.
面向21世纪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
.高等理科教育,2000(1):10-1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1
1
张海英,汪航.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63-68.
被引量:33
2
石中英.
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11.
被引量:59
3
彭玉.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总结经验 努力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9-12.
被引量:8
4
仇国芳.
工程硕士生质量的根本保证——按行业、企业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18-21.
被引量:5
5
张文修.
工程硕士生培养中的十个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13-14.
被引量:8
6
王殿元,刘泰强,左斌,王子彦.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34-36.
被引量:10
7
刘泊涵.
对于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认识、实践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2):24-27.
被引量:4
8
吴振一,刘颖,郑燕康,罗燕春,王孙禺.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5):60-63.
被引量:5
9
王建,张文修.
试论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59-61.
被引量:3
10
李淑珍,邬志辉.
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85-8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王华.
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18-21.
被引量:7
2
王丽慧.
对工程硕士培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2):20-22.
被引量:5
3
王高峰,张淑林,刘丽,高田钦.
工程硕士教育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SSCI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8(1):73-76.
4
马兆鹏,柏灵.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及趋势[J]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2):8-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吕福扣.
关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2
王丹平,王国荣.
基于SWOT分析的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10-14.
被引量:1
3
丁红瑞,张国栋.
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初探[J]
.海峡科学,2008(12):20-23.
被引量:1
4
冯政清,朱大丽,瞿伟,李鸣放.
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浅议[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4):496-498.
5
王丽慧.
对工程硕士培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2):20-22.
被引量:5
6
李静.
浅析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办学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209-210.
7
姜刈非.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9-19.
8
韩锋.
在职工程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13(22):34-35.
被引量:2
9
吴盾,蔡淑萍,王标兵.
基于产学研联合基地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思考[J]
.统计与管理,2014(2):44-45.
被引量:4
10
龚艳平,欧淑.
电子类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问题与对策建议[J]
.河北企业,2016,0(1):105-105.
被引量:1
1
曲艳华,孙中伟.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探索[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01-103.
被引量:2
2
尹青[J]
.文艺争鸣,2011(8).
3
李杰,李镇,薛伟.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04-106.
被引量:15
4
李燕平.
办好工程硕士进修班初探[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1):160-160.
5
陈春明.
突出专业学位特点 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5):36-37.
被引量:13
6
王洪来,吴晓玲,康贝贝.
农业院校工程硕士学位设立与培养的扼要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5-68.
被引量:2
7
齐齐哈尔大学[J]
.求学(理科版),2012(A02):83-84.
8
王春欢,李军政.
新形势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13-214.
被引量:4
9
代君.
工程硕士应注重工程技术的培养[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41-42.
10
郁秋亚.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19(4):119-121.
被引量: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