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加快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价值取向,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教育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平台搭建和外部环境营造,努力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
陈耀
傅方正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学工部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出处
《高教与经济》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 Economy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412
参考文献
4
1
雷家骕.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
.中国青年科技,2007(2):26-29.
被引量:150
2
李景旺.
探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6(18):22-24.
被引量:49
3
陈卓武.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第二课堂的创新教育[J]
.生态经济,2006,22(2):46-48.
被引量:11
4
王海珍,光峰.
创新教育与当代高等教育[J]
.高等理科教育,2002(5):18-20.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竹筠.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
.科研管理,2005,26(z1):86-89.
被引量:95
2
雷家骕,程源.
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8):151-159.
被引量:16
3
朱仁宏.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J]
.科学学研究,2005,23(5):688-696.
被引量:20
4
蔡莉,费宇鹏,朱秀梅.
基于流程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J]
.管理科学学报,2006,9(1):86-96.
被引量:45
5
潘懋元,刘海峰.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博士论坛)[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7(3):1-13.
被引量:59
6
李敏义.
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
.发明与革新,2001(3):24-25.
被引量:22
7
杜友.
论大学创新教育[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22(6):1-4.
被引量:7
8
殷翔文.
更新理念 建设文化 改革实践 营造环境——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2(12):39-40.
被引量:5
9
张健,姜彦福,雷家骕.
美国创业学术研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1):21-25.
被引量:28
10
王缉慈.
创新及其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返朴归真、认识进化和前沿发现[J]
.中国软科学,2002(12):30-34.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239
1
黄露.
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6):101-103.
被引量:1
2
焦蓉,贾建军,温自强.
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与现实启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2):90-95.
被引量:4
3
龙丹.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173-174.
被引量:2
4
万柏坤,李清,杨春梅,丁北生.
运用Team Work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J]
.高等理科教育,2004(z1):36-38.
被引量:1
5
杨洪,董秀成,李涛,谢维成.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观培养创新人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10-12.
被引量:4
6
张剑宇,陈璐.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J]
.文学教育(中),2012(11).
被引量:2
7
许敏.
残疾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及措施[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26(6):59-61.
被引量:12
8
贺钧.
谈民族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教育探索,2012(6):43-45.
被引量:1
9
傅方正,陈耀.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7-49.
被引量:7
10
黄牛武,黄光裕.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建设[J]
.科教导刊,2014(4):31-3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5
1
熊礼杭.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97-400.
被引量:23
2
李长庚,刘雄飞,李晓春.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12-14.
被引量:18
3
徐萍平,杨海锋,邬家瑛.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
.科研管理,2005,26(z1):78-81.
被引量:57
4
傅方正,陈耀.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7-49.
被引量:7
5
谢继忠.
河西走廊的水资源问题与节水对策[J]
.中国沙漠,2004,24(6):802-808.
被引量:43
6
杨荣明.
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及其评价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5(9):62-63.
被引量:16
7
张华玲.
育人为本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82-83.
被引量:5
8
贡小虎.
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发展的探讨[J]
.中国沙漠,1994,14(3):54-59.
被引量:11
9
陈春意.
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94-95.
被引量:54
10
李乾文.
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传播及其评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8):76-8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0
1
叶培良,周素玲.
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0(3):88-89.
被引量:13
2
虞耀君,李华.
基于“五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6):165-166.
被引量:1
3
朱贞卫,张素妍.
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32-233.
被引量:10
4
刘悦.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20-21.
被引量:5
5
鲍桂莲,冯爱秋,肖章柯,杨芳,杨沛.
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12):22-23.
被引量:83
6
程明雄,时丽艳,陆娜.
电子商务就业培训实践与对策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205-208.
被引量:1
7
宋朝忠.
南方丘陵山区WUA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1-4.
被引量:1
8
霍正刚.
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J]
.教育探索,2012(10):147-148.
被引量:36
9
何凌云,刘传哲.
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引导的协调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8):112-114.
被引量:2
10
睢利萍.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7-19.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412
1
祖丽菲亚.
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
.中外企业文化,2021(4):163-164.
2
吴菲菲,童奕铭,黄鲁成.
组态视角下四螺旋创新驱动要素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国30省高技术产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7):62-77.
被引量:20
3
霍妍.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3(11):140-142.
被引量:2
4
张文才.
对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兼职生”的探索研究[J]
.内江科技,2023,44(2):130-131.
5
杨从亚.
基于电子商务业的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探索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53-55.
6
刘新,于宏.
企业创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发与重构[J]
.产业科技创新,2020(26):27-28.
7
唐娇,张政庭,杜鑫,唐晶,周恒宇.
共生理论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7):82-84.
8
王译啡,宋雅蓉.
“教赛创”模式下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改革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53-56.
9
曹加文,邓彦敏,罗纯.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3):123-125.
被引量:1
10
朱琳娜,邓昭.
以“双创”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研究——以设计管理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163-167.
被引量:2
1
傅方正,陈耀.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7-49.
被引量:7
2
覃丽,朱能,肖嫩群,李顺祥,廖端芳.
转化医学模式下中医药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6,22(19):118-119.
被引量:2
3
孔乐佳,卢宏伟,王宁.
开放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推广研究[J]
.职业时空,2009,5(8):94-95.
4
聂风华.
在线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部署[J]
.中小学校长,2016,0(3):48-49.
5
王国强.
研究型大学实验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137-139.
被引量:7
6
徐晓辉,兰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6):161-164.
被引量:19
7
苗永美,夏海武,钱立生.
我国高校生物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2):73-75.
被引量:2
8
郭彤,刘文超.
大学生支教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以北京市昌平区高校为例[J]
.时代教育,2013(17):51-51.
被引量:1
9
夏道宗.
高等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32-134.
被引量:1
10
杨勇.
大学生择业心理及对策探析[J]
.时代教育,2011(1):287-287.
高教与经济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