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儿童的道德研究中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们通过考察儿童在道德情境中对情绪以及引起情绪的原因的判断来揭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与规律。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
作者
韩海燕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08年第7期176-,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儿童道德
道德认知
道德情绪
道德情绪判断
情绪归因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唐洪,张梅玲,施建农.
社会认知因素对儿童有关损人者情绪归因的影响[J]
.心理学动态,2001,9(2):141-145.
被引量:12
2
陈少华,郑雪.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6):703-707.
被引量:24
3
陈少华,郑雪.亲社会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1).
4
唐洪,方富熹.
关于幼儿对损人行为的道德判断及有关情绪预期的初步研究[J]
.心理学报,1996,28(4):359-366.
被引量:12
5
李正云,李伯黍.
4—10岁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J]
.心理科学,1993,16(5):274-278.
被引量:11
6
顾海根,李正云,李伯黍.
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对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影响[J]
.心理科学,1992,15(3):8-1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陈少华.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儿童道德研究的新动向[J]
.心理科学进展,1999,9(2):58-63.
被引量:14
2
李正云,李伯黍.
4—10岁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J]
.心理科学,1993,16(5):274-278.
被引量:11
3
Bret;erton1,Frit2J,Zabn-WaxlerC&RidgewayD.LearningtoTalkaboutEmotions:AFnctionalistPerspective,ChildDevelopment,1986;(57):529-548
4
LourenecoO.Children'sAttributionsofMoralEmotionstoVictimizers:SomeData,DoubtsandSuggestions.BritishJou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7;(15):425-438
5
TuriclE.TheDevelopmentofSocialKnowledge:MoralityandConven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6
LeonM.RulesinChildren'sMoralJudgment:IntegrationofIntent,Damage,andRationalInformation.DevelopmentalPsyclology,1982;(18),835-842
7
KohllergL.EssaysonMoralDevelopment,Vol.2.ThepsychologyofMoralDevelopment:MoralStages,TheirNatureandValidation,NewYork:Harper&Row,1984
8
ThonpsonRA.DevelopmentofChildren'sInferencesoftheEmotionsofOther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87;(23)124-131
9
Nunner-WinklerG&SodianB.Children'sunderstandingofmoralEmotions.ChildDevelopment,1988;(59):1323--1338
10
SclmanRL.TheGrowthofInterpersonalUnderstandingDevelop-mentalandChnicalAnalyses.NewYork:AcademicPressInc.,1980
共引文献
52
1
李闻戈,方俊明.
工读生和普通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4(9):81-86.
被引量:15
2
钱春霞,金自康.
道德失调心理及其德育价值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07(7):145-148.
3
陈少华.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儿童道德研究的新动向[J]
.心理科学进展,1999,9(2):58-63.
被引量:14
4
孙华平,董会芹,任朝霞,程学超.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归因的比较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2):58-61.
被引量:5
5
张日昇,于泳红.
4-10岁儿童对结果与意图信息整合能力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5):527-530.
被引量:2
6
唐洪,张梅玲,施建农.
社会认知因素对儿童有关损人者情绪归因的影响[J]
.心理学动态,2001,9(2):141-145.
被引量:12
7
邵景进,刘浩强.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05,28(2):412-415.
被引量:16
8
潘发达,卢家楣.
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J]
.心理科学,2005,28(5):1162-1163.
被引量:8
9
潘发达.
情绪归因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40-142.
被引量:4
10
竭婧,杨丽珠.
10-12岁儿童羞愧感理解的特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53-56.
被引量:8
1
陈少华.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儿童道德研究的新动向[J]
.心理科学进展,1999,9(2):58-63.
被引量:14
2
刘国雄,方富熹.
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55-60.
被引量:31
3
王鹏,方平.
中学生在亲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J]
.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0):19-22.
4
李占星,曹贤才,庞维国,牛玉柏.
6~10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下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252-258.
被引量:3
5
俞志芳.
亲社会情境中小学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7,27(2):54-57.
被引量:7
6
李占星,朱莉琪.
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发展与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6):990-999.
被引量:11
7
许有云,岑国桢.
道德情绪判断、错误信念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损人情境中幼儿反应的一项研究[J]
.心理科学,2007,30(6):1305-1308.
被引量:2
8
李占星,牛玉柏,朱莉琪.
不同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15,38(4):876-882.
9
任军锋,孙锦泉.
马基雅维里的宗教观及思想遗产研究评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2(5):39-43.
10
金德均.
最近韩国的儒学研究动向与方法[J]
.东岳论丛,1998,19(3):83-86.
科技资讯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