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开放时代》
2000年第12期42-50,共9页
Open Times
参考文献1
-
1吕炳强.凝视与社会行动[J]社会学研究,2000(03).
同被引文献88
-
1吴小英.社会学危机的涵义[J].社会学研究,1999(1):52-58. 被引量:42
-
2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8-12. 被引量:174
-
3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93. 被引量:268
-
4谢元媛.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看人类学田野工作[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18-122. 被引量:6
-
5姜勇.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1-4. 被引量:39
-
6王建政.教师专业培训中的“去专业性”[J].上海教育科研,2005(5):89-89. 被引量:7
-
7王鹏,侯钧生.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2005,25(4):70-87. 被引量:58
-
8吴坚.高校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8):33-37. 被引量:38
-
9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J].浙江学刊,2005(6):15-20. 被引量:3
-
10胡仁东.权力与市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2):17-2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2
-
1李曼.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三维权力结构分析[J].教学研究,2008,31(3):189-192. 被引量:3
-
2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3):10-16. 被引量:43
-
3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45-48. 被引量:16
-
4刘华.教学实践智慧的养成:实践哲学与现象学的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4):41-45. 被引量:6
-
5王洪玉.超越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浅述[J].甘肃高师学报,2010,15(1):129-133. 被引量:2
-
6章芳.宗族活动中宗族精英行为策略研究——以皖南H村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1):173-175.
-
7黄万武,张佳.国内外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13,34(5):38-39. 被引量:2
-
8龙宝新.论专业型教师教育的三大误区[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3(8):3-7. 被引量:1
-
9李雪萍,王蒙.资本转换视角下村庄社会分层及农牧户致贫机理分析——基于GZ藏族自治州农区Y村的实证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4):76-81. 被引量:8
-
10陶磊.思维在裂隙处穿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存困境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8(9):152-160.
二级引证文献107
-
1袁利平,杨阳.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J].全球教育展望,2020,0(1):17-26. 被引量:29
-
2徐旭初,吕冬洁.虚拟权力场域:场域理论视角中的网游《征途》[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4-38.
-
3袁海燕.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视角下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1):15-19. 被引量:2
-
4张春晖.关注学生非正式群体,促进其科学发展[J].教师,2009(2):24-25. 被引量:1
-
5马冬玲.作为知识生产的社会学——试论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及对妇女研究的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97-101. 被引量:2
-
6马圳炜.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谐之道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110-113.
-
7张克敏,张进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16-18. 被引量:8
-
8郝少平,么加利.论教育理论的理性限度及超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146-149. 被引量:2
-
9王洪玉.超越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浅述[J].甘肃高师学报,2010,15(1):129-133. 被引量:2
-
10张进良.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科教文汇,2010(12):5-7. 被引量:2
-
1仇立平,刘博,肖日葵,张军.社会转型与风险控制:回到实践中的中国社会[J].江海学刊,2015(1):92-103. 被引量:2
-
2贾庆国.“讲清楚、说明白”与中国的政治进步[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4):5-10. 被引量:2
-
3吴昌植.从法理的角度评价涂尔干(Emile Durkheim)社会分工论[J].商情,2010(27):111-112.
-
4许光建.认真对待居民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困局[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6,5(2).
-
5钱牧.分权与制衡——英语国家代表性权力运行特征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63-65.
-
6李世宇.依托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贵州,2006(6):28-29.
-
7郑文飞.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坚守从政道德[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4(5):108-110.
-
8刘京希.社会主义“模式说”刍议[J].理论探讨,1986(2):56-58. 被引量:2
-
9安向荣.湖北省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征编学习班在西安举行[J].党史天地,1996,0(7):48-48.
-
10刘芳.深圳医疗反腐“第一贪”[J].法治与社会,2013(3):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