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习惯法对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贡献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样也是很重要的课题。很显然,法律的保护不能缺席。问题也恰恰就在这里,法律(国家法)能否有效并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现在看来仍然是个有待时间验证的问题。因此,在法律(国家法)"能力"有限或"作用"有限的前提下,寻找其他途径以辅佐国家法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
韦志明
机构地区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101,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国家法
民族习惯法
可能贡献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1
古开弼.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0-48.
被引量:25
2
张万友.
浅析壮族习惯法[J]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5):53-54.
被引量:2
3
杨福泉.
反思与整合:构建当代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J]
.云南社会科学,2006(4):86-91.
被引量:2
4
余贵忠.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35-41.
被引量:33
5
南文渊.
论藏区自然禁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J]
.西北民族研究,2001(3):21-29.
被引量:23
6
降边嘉措.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于西部大开发一些问题的思考[J]
.西北民族研究,2002(3):176-185.
被引量:19
7
马晓琴,杨德亮.
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06(2):134-139.
被引量:32
8
余贵忠.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45-4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俞荣根.
习惯法与羌族习惯法[J]
.中外法学,1999,11(5):32-35.
被引量:20
2
孙雅丽,杨国才.
试论白族传统家庭及其道德规范[J]
.云南学术探索,1998(5):35-42.
被引量:1
3
王路平.
试论彝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5(4):15-23.
被引量:2
4
杨进铨.
侗族民间防偷惩盗习俗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4(2):106-110.
被引量:5
5
韦启光.
儒家文化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
.贵州社会科学,1996(3):63-66.
被引量:12
6
吴国盛.
豁出“生存”搞“发展”[J]
.读书,1999,0(2):37-43.
被引量:11
7
[1]勒内达维.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P487.
8
[3]牛津法律大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912
9
[1]人民日报(海外版)[N].2006-4-19.
10
[2]勒内达维.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487.
共引文献
126
1
杨继文,梁静.
藏族传统生态价值观及其环境治理价值的主体叙事[J]
.民间法,2022(2):212-227.
2
乔茹.
纳西古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解析——以“人与自然是兄弟”为中心的展开[J]
.民间法,2022,23(1):321-333.
3
李燕琴,徐晓.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与可持续旅游[J]
.旅游学刊,2021,36(5):4-5.
被引量:12
4
陈红兵,秦克寅.
传统生态民俗内涵、传承机制及其当代建设[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0-53.
被引量:6
5
牛绿花.
藏族部落习惯法对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J]
.社科纵横,2005,20(2):22-23.
被引量:9
6
李钰.
藏族野生动物保护习惯法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35-138.
被引量:2
7
孙秀华.
民俗在环境保护中的有效作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39-43.
被引量:2
8
杨哲.
试论藏传佛教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9):231-231.
被引量:1
9
刘国清.
关于实现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西藏科技,2005(5):18-19.
被引量:4
10
刘艺工,申伟.
中国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简论[J]
.科学.经济.社会,2007,25(4):108-11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96
1
谢晖.
法律至上与国家治理[J]
.比较法研究,2020,0(1):46-62.
被引量:12
2
胡慧.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565-569.
被引量:14
3
王鉴,安富海.
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民族教育问题——甘南藏区地方性知识的社会学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247-251.
被引量:7
4
俞荣根.
习惯法与羌族习惯法[J]
.中外法学,1999,11(5):32-35.
被引量:20
5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23-29.
被引量:121
6
刘学敏.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31-133.
被引量:23
7
曹明德,王良海.
对修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兼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补偿机制[J]
.法律适用,2004(11):28-31.
被引量:18
8
孙媛.
浅析乡村社会司法实践中的“第三领域”——以三个司法个案为例[J]
.理论月刊,2004(12):166-168.
被引量:3
9
古开弼.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0-48.
被引量:25
10
盛晓明.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哲学研究,2000(12):36-44.
被引量:339
引证文献
12
1
李钰.
藏族野生动物保护习惯法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35-138.
被引量:2
2
刘雁翎.
生态文明语境下的黄果树布依族环境习惯法研究[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4):105-108.
被引量:2
3
田信桥,吴昌东.
环境习惯法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8-12.
被引量:1
4
陈小华.
西双版纳传统生态规范的作用及其重构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3):134-138.
5
温丙存.
民族习惯法与生态文明建设社区自治制度——以贵州省支嘎布依族苗族彝族乡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4(4):83-89.
被引量:3
6
周健宇.
环境与资源习惯法对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及其互动探讨——以四川省宜宾市周边四个苗族乡的习惯法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4):15-20.
被引量:3
7
常丽霞,田文达.
当代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习惯法研究述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6):85-93.
8
游甲戌.
论少数民族村寨景观的保护 ——以苗、侗族习惯法为考察对象[J]
.艺术科技,2020,33(9):107-110.
9
张戈跃.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左江流域环境习惯法的价值[J]
.桂海论丛,2020,36(2):93-97.
10
陈秋云,姚俊智.
通过村规民约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来自海南黎区的探索与实践[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5):85-9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苏永军.
论述森林抚育对林内野生动物影响[J]
.民营科技,2015(4):249-249.
2
温丙存,李韶.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选择性亲和——基于计划生育领域民族习惯法文本的个案考察[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2):51-56.
被引量:3
3
方印,燕海飞,刘琼.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综评——基于近十年来期刊文献的观察与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0):24-29.
被引量:3
4
苏丽娜,王衡.
论蒙古族生态习惯法的内涵及特征[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2):130-135.
被引量:3
5
杨熹通.
论西部环境习惯法的价值实现路径[J]
.凯里学院学报,2020,38(2):39-45.
6
魏晓欣.
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范解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9):87-91.
7
张文聪.
基于DEA模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其提升策略[J]
.农业与技术,2021,41(20):113-116.
8
潘加军.
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乡村环境治理路径创新[J]
.求索,2021(5):170-181.
被引量:13
9
郭丽萍.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融入单行条例的现代转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法治保障为视角[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2,34(3):18-24.
被引量:2
10
王舒乐.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环境治理问题及路径优化的案例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22,35(9):64-67.
被引量:3
1
蒋传光.
中国私法体系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6):16-23.
被引量:1
2
陈彪,蒋华林,叶进.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刑事法向度供给新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8-32.
3
陈彪,蒋华林,叶进.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刑事法向度供给新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28-32.
4
淡乐蓉.
刍论民间法对法律方法的可能贡献[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7(1):155-166.
被引量:2
5
余家发.
依法治理、保护西部生态环境[J]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6):74-76.
6
王云芳.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角色定位与可持续发展[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4):58-59.
7
袁小玉.
犯罪学对中国刑法研究的可能贡献[J]
.犯罪研究,2017(1):2-7.
被引量:1
8
李长友,吴文平.
宗教信仰对生态保护法治化的贡献——青藏高原世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诠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06-110.
被引量:9
9
张久相.
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思考[J]
.甘肃农业,2003(3):25-26.
10
中国法学纪事[J]
.中国法学,2015(6):301-302.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