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智慧法院——以1059名法官的访谈实录为样本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1059名法官的访谈显示,法官年龄和智慧法院使用的频度成反比关系,年龄越小,频度越高;年龄越大,频度越低。法官年龄与对智慧法院功效的认同感也存在较强的关联,25~40岁年龄段的法官认同感最强。智慧法院在提高司法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亲历性缺失、使用者对其过度依赖、审判管理被"数据绑架"等弊端。对此,应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确定工具主义定位,加强数据提取的科学性,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 曾鲲
出处 《东南司法评论》 2019年第1期431-444,共14页 Southeast Justic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林立.论“法律原则”的可争议性及为“柔性的法价值秩序”辩护[J].清华法学,2002(1):76-108. 被引量:10
  • 2徐显明.何谓司法公正[J].文史哲,1999(6):87-96. 被引量:29
  • 3冯小光.试论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J].人民司法,2006(12):65-69. 被引量:1
  • 4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 5参见张志铭:《对“同案同判”的法理分析》,《法制日报》2012年3月7日第11版.
  • 6参见[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 7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2页.
  • 8参见[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吴万伟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第85页.
  • 9参见[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 10[美]布赖恩·比克斯:《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邱昭继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共引文献17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