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私法研究》

作品数399被引量419H指数8
私法研究杂志(半年刊)于2002年创刊,本刊创设在于弘扬私法精神、阐述私法理念、精析私法制度,期为中国私法理论的成长、私法法典的完善和私法解释的精确贡献绵薄之力。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南财经大学民商法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 出版周期半年刊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返还法与准合同的现代立法选择
1
作者 李语湘 《私法研究》 2021年第1期97-108,共12页
目次一、准合同的缘起与制度更迭二、准合同的发展与英美法的历史变迁三、准合同的现代化与英美返还法的贡献四、我国民法对准合同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准合同”一词源于罗马法,最初被称为“类合同”(quasi ex contractu),意为“与合同类... 目次一、准合同的缘起与制度更迭二、准合同的发展与英美法的历史变迁三、准合同的现代化与英美返还法的贡献四、我国民法对准合同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准合同”一词源于罗马法,最初被称为“类合同”(quasi ex contractu),意为“与合同类似”。从比较法史的角度来看,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把准合同纳入法律体系范畴的原因和预设的价值功能基本上是相似的:一是基于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的影响;二是为了弥补现有法律体系内调整机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观 返还法 准合同 罗马法 英美法系 公平正义 调整机制 大陆法系
原文传递
住房反向抵押权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媛媛 曾茜 《私法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57-271,共15页
目次一、住房反向抵押无须引入让与担保二、物权法定下反向抵押的体系定位三、住房反向抵押客体的确定与选择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权利义务五、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障碍的破除六、余论:超越私法范畴的住房方向抵押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目次一、住房反向抵押无须引入让与担保二、物权法定下反向抵押的体系定位三、住房反向抵押客体的确定与选择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权利义务五、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障碍的破除六、余论:超越私法范畴的住房方向抵押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1]亦称'倒按揭'。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编者按
3
作者 娄爱华 《私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211-213,共3页
2015年5月30日、31日,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召开了原因问题研讨会,[1]此次会议研究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罗马法到中世纪法,再到法国法、德国法、葡萄牙法和澳门法。论文研究的范围也非常广,从合同原因的起源问题,到物权行为的抽象性问题... 2015年5月30日、31日,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召开了原因问题研讨会,[1]此次会议研究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罗马法到中世纪法,再到法国法、德国法、葡萄牙法和澳门法。论文研究的范围也非常广,从合同原因的起源问题,到物权行为的抽象性问题,到不当得利制度中的原因问题,再到赠与中的撤销权问题。这是由原因理论本身的悠久历史和繁复演变决定的。但如此博杂的研究若无主线可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得利 撤销权 德国法 物权行为 从合同 法国法 问题研讨会 王健 无名合同 外国法译评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化与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俊驹 《私法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3-34,共32页
目次一、中国城市化须以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为先导二、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须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开始三、农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四、农民从'村民'走向'市民'是我国城... 目次一、中国城市化须以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为先导二、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须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开始三、农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四、农民从'村民'走向'市民'是我国城市化的核心:代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过,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产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使用权制度 集体成员 所有权主体 用益物权 所有权关系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原文传递
论动产动态质押监管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从最高人民法院一起公报案例谈起 被引量:8
5
作者 邓达江 《私法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3-69,共17页
目次一、问题之缘起二、动产动态质押的蜕变之路三、动态质押监管人的角色定位四、监管人赔偿责任的承担路径一、问题之缘起银行、物流公司与生产经营型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共同开发。
关键词 质权人 损害赔偿 质物监管 动产担保 最高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论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与对抗——基于《物权法》第24条的分析与反思
6
作者 蔡睿 《私法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65-96,共32页
目次一、引言二、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要件三、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问题——以二重买卖为例四、特殊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反思五、结语一、引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由于体积和价值较大,关系公民或社会利益甚巨,... 目次一、引言二、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要件三、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问题——以二重买卖为例四、特殊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反思五、结语一、引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由于体积和价值较大,关系公民或社会利益甚巨,故各国普遍建立登记制度,在此类动产的物权变动上适用与一般动产不同的规则。在《物权法》颁布之前,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规则,散见于《海商法》、《船舶登记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民用航空法》等单行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 意思主义 物权变动 特殊动产 动产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 登记对抗模式 登记对抗主义
原文传递
古典契约理论的困境与修正——以弗里德的“允诺理论”思想为线索
7
作者 张伟 《私法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4-53,共10页
目次一、引言二、古典契约理论所遭遇的困境三、契约的拘束力源自对习俗的服从四、对期待利益的保护赋予契约法以独立性五、允诺理论具有非排他的兼容性六、余论一、引言'正是在法律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法律开始作为一种哲学精神引导... 目次一、引言二、古典契约理论所遭遇的困境三、契约的拘束力源自对习俗的服从四、对期待利益的保护赋予契约法以独立性五、允诺理论具有非排他的兼容性六、余论一、引言'正是在法律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法律开始作为一种哲学精神引导社会生活,古典契约法学也渐趋形成。'[1]霍姆斯大法官据此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契约理论。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再论自然人的责任能力——兼与识别能力及过错关系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雷涛 《私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2-66,共15页
目次一、责任能力的制度价值二、责任能力的比较法考察三、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四、责任能力内涵之重订五、我国立法上的责任能力及解读我国民法学界一般认为,自然人的责任能力是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1]而识别能力是判断责任能力有无的基... 目次一、责任能力的制度价值二、责任能力的比较法考察三、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四、责任能力内涵之重订五、我国立法上的责任能力及解读我国民法学界一般认为,自然人的责任能力是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1]而识别能力是判断责任能力有无的基础,没有责任能力,自然不存在责任的承担问题,有了责任能力,才能继而考虑是否符合包含过错在内的各项责任成立要件,最后得出侵权责任是否成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能力 完全行为能力人 民法学界 无过错责任 成立要件 侵权责任法 识别能力 不当得利 加害人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类型、争议问题与对策思考——以常州市G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53例案件作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睿 《私法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17-151,共35页
目次一、引言二、G区农村土地承包涉诉案件的现状三、G区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的类型化整理四、农村土地承包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分析五、对策思考一、引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目次一、引言二、G区农村土地承包涉诉案件的现状三、G区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的类型化整理四、农村土地承包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分析五、对策思考一、引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 民事诉讼 当事人 民事案件 诉讼请求 案件类型 人民法院 对策思考 常州市
原文传递
论预约合同的出路——以类型系列的构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锋 《私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现实困境:我国预约司法实务现状的考察三、预约的法律构造:以类型系列的构建为视角四、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关于预约的违约责任五、结语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现实困境:我国预约司法实务现状的考察三、预约的法律构造:以类型系列的构建为视角四、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关于预约的违约责任五、结语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2条规定:"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合同 买卖合同 商品房预售合同 违约责任 司法解释 合同订立 可得利益 合同内容 信赖利益 权利人
原文传递
法人人格权之理论辨析与立法构想
11
作者 李宗辉 《私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24-35,共12页
目次一、法人人格权之有无二、法人人格权之特点三、法人人格权与法人人格财产化之分离四、法人人格权受侵害之救济五、结语一、法人人格权之有无判断法人是否具有人格权首先应当看法人是否具有"人格"。与人类认知体系中许多... 目次一、法人人格权之有无二、法人人格权之特点三、法人人格权与法人人格财产化之分离四、法人人格权受侵害之救济五、结语一、法人人格权之有无判断法人是否具有人格权首先应当看法人是否具有"人格"。与人类认知体系中许多最核心、最基本的范畴一样,"人格"是一个存在多元化、发散性解读而难以达成共识性定义的概念。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人格 共识性 认知体系 精神损害赔偿 立法构想 一般人格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发散性 恢复原状 权利能力
原文传递
沙门氏菌案
12
作者 贾亚静 《私法研究》 2013年第1期345-349,共5页
联邦最高普通法院第六审判庭1991年11月19日《联邦最高普通法院民事判例集》116卷第104页《新法学周刊》1992年第1039页《法学工作者报》1993第671页事实1989年7月29日,原告及其客人在第二被告的餐馆举行完婚宴早餐后,原告和54名中的部... 联邦最高普通法院第六审判庭1991年11月19日《联邦最高普通法院民事判例集》116卷第104页《新法学周刊》1992年第1039页《法学工作者报》1993第671页事实1989年7月29日,原告及其客人在第二被告的餐馆举行完婚宴早餐后,原告和54名中的部分客人发生了沙门氏菌中毒。后来在香草冰淇淋中发现了肠炎细菌,被告及其女儿(被发现是沙门氏菌携带者)在前一晚准备的布丁和蛋羹中也被发现。原告要求退回她为婚宴已向第二被告支付的3000马克;要求两个被告人承担约为1500马克的痛苦损害费用以及由于生病而致蜜月被推迟四天而产生的800马克损失。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论作为信托财产的环境资源权——环境财产的权利构造分析
13
作者 战东升(译) 《私法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64-277,共14页
目次一、引言二、自然环境与信托理论三、信托财产的性质与环境财产四、环境财产的权利构造五、环境修复技术与环境资本六、结语一、引言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实际上,《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 目次一、引言二、自然环境与信托理论三、信托财产的性质与环境财产四、环境财产的权利构造五、环境修复技术与环境资本六、结语一、引言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实际上,《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就已经获得通过,但由于美国政府退出等原因,生效时间大幅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财产 环境保全 环境权 财产权 公益信托
原文传递
论罗马法中的一般诈欺抗辩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铁英 《私法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46-59,共14页
目次一、一般诈欺抗辩概述二、一般诈欺抗辩的三重面相:抗辩、诈欺与一般条款三、一般诈欺抗辩的适用类型四、一般诈欺抗辩在优士丁尼法中五、结语一、一般诈欺抗辩概述罗马法中的一般诈欺抗辩(exceptiodoligeneralis)[1]是一项产生... 目次一、一般诈欺抗辩概述二、一般诈欺抗辩的三重面相:抗辩、诈欺与一般条款三、一般诈欺抗辩的适用类型四、一般诈欺抗辩在优士丁尼法中五、结语一、一般诈欺抗辩概述罗马法中的一般诈欺抗辩(exceptiodoligeneralis)[1]是一项产生于程式诉讼程序中的诉讼工具,被广泛用来保护被告免受恶意诈欺(dolusmalus)之害。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什么样的中国现实?——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15
作者 资琳 《私法研究》 2012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次一、'致用'的理论构想二、意识形态的重新构建三、农村状况的部分预设四、结论:现实的社会构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对农村土地问题极为关注,因为'对于一个农民大国来说,恐怕没有任何制度的重要性可与土地制度... 目次一、'致用'的理论构想二、意识形态的重新构建三、农村状况的部分预设四、结论:现实的社会构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对农村土地问题极为关注,因为'对于一个农民大国来说,恐怕没有任何制度的重要性可与土地制度相提并论',[1]所以众多学科都将农村土地制度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德国民法上无权处分之概念及规范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正璋 《私法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3-23,共21页
目次一、德国法上的处分行为二、德国民法上的无权利人三、处分行为有效的情形四、德国民法上无权处分的其他效果五、结语一、德国法上的处分行为(一)概念德国民法上的处分行为,是指这样的法律行为,即能够直接引起现有权利的消灭、转... 目次一、德国法上的处分行为二、德国民法上的无权利人三、处分行为有效的情形四、德国民法上无权处分的其他效果五、结语一、德国法上的处分行为(一)概念德国民法上的处分行为,是指这样的法律行为,即能够直接引起现有权利的消灭、转移、背负负担,或者内容发生改变的法律行为。[1]如果以合同实施处分的,处分人是其权利直接受到贬损的人,而非合同的相对人,相对于处分人的处分行为,合同相对人的行为是一项取得行为。《德国民法典》继承编所规定的死因处分,不属于民法典第185条意义上的处分行为。[2]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从意思自治到人格保护——隐私权视角下的现代民法范式移转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特 《私法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目次一、'人格性正在向财产夺回桂冠'二、现代情景下的民法:范式移转之动因三、主体预设的变迁:现代民法中'人'的再发现民法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其范式(paradigm,也称为'典范')。范式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科... 目次一、'人格性正在向财产夺回桂冠'二、现代情景下的民法:范式移转之动因三、主体预设的变迁:现代民法中'人'的再发现民法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其范式(paradigm,也称为'典范')。范式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在其大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系统阐述的。所谓范式,即该学科共同体普遍认可的理论成就,它提供了该学科典型的问题及相应的解答。[1]库恩对'范式'这个中心观念有极详细而复杂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文本与语境——“比较法视角下的立法”研讨会导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大创(译) 《私法研究》 2020年第1期-,共12页
目次一、研讨会主题二、德国:程序、立法材料、参与者三、德国:学界的作用四、理解文本一、研讨会主题多年以来,每年仲夏之时,汉堡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都会组织一场研讨会,讨论法律发展和法学方法论的一般基础问题。同时,这些研讨会也... 目次一、研讨会主题二、德国:程序、立法材料、参与者三、德国:学界的作用四、理解文本一、研讨会主题多年以来,每年仲夏之时,汉堡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都会组织一场研讨会,讨论法律发展和法学方法论的一般基础问题。同时,这些研讨会也是研究所之友协会每年年会的学术重头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普朗克 研讨会主题 比较法视角 立法 德国 重头戏 参与者
原文传递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内容的类型化构造 被引量:8
19
作者 戴威 《私法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22-243,共22页
目次一、成员权的概念和性质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定性对成员权内容的影响三、成员权内部权利体系构建的标准四、成员权内容的类型化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十... 目次一、成员权的概念和性质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定性对成员权内容的影响三、成员权内部权利体系构建的标准四、成员权内容的类型化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应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同时强调保障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权利。在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这一政策通过适度放开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限制,力图促进其财产性收益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产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权利体系 农业收入 全面深化改革 征地补偿款 集体土地 保障
原文传递
《物权法》上的动产物权转移——以第23条为中心的体系化文义解释
20
作者 聂卫锋 《私法研究》 2012年第1期104-129,共26页
目次一、论题范围的界定二、《物权法》中动产物权转移规则条文的理解与梳理三、以第23条为核心的体系化文义解释四、官方文本中的条文解释与评析——关于第23条五、比较立法例上的对比分析六、尾论:法律解释与立法技艺1999年通过的《... 目次一、论题范围的界定二、《物权法》中动产物权转移规则条文的理解与梳理三、以第23条为核心的体系化文义解释四、官方文本中的条文解释与评析——关于第23条五、比较立法例上的对比分析六、尾论:法律解释与立法技艺1999年通过的《合同法》已经从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运行效率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进行了财产流转的制度配置。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进一步设置了财产流转的具体规则,以配合既有法律的适用——按照《物权法》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