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瘦素调控核心结合因子β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嘉飞 周竹君 +3 位作者 李光第 黄远 张沕 董亮宏 《中华骨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6-445,共10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经JAK2/STAT3通路对核心结合因子β亚基(core-binding factorβ-subunit,CBFβ)的调控作用及其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骨关节炎组)及5例外伤截肢患者(截肢...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经JAK2/STAT3通路对核心结合因子β亚基(core-binding factorβ-subunit,CBFβ)的调控作用及其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骨关节炎组)及5例外伤截肢患者(截肢组),术中取膝关节软骨。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leptin、CBF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和MMP13的蛋白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确定leptin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将软骨细胞按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未接受leptin处理的软骨细胞)、leptin组(接受50 ng/ml leptin处理)、阴性leptin组(转染无意义序列作为对照)以及leptin+shCBFβ组(通过转染shCBFβ来抑制CBFβ的表达),检测四组细胞凋亡及MMP1、MMP13的表达水平。将软骨细胞按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未处理)、leptin组(予50 ng/ml leptin刺激48 h)、AG490组(JAK2/STAT3抑制剂AG490处理)及leptin+AG490组(AG490预处理2 h,50 ng/ml leptin刺激48 h),检测四组CBFβ、MMP1、MMP13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截肢组软骨leptin相对表达量为0.66±0.06、CBFβ为0.69±0.06、MMP1为0.74±0.05、MMP13为0.41±0.03,低于骨关节炎组的1.04±0.10、1.06±0.09、0.95±0.04、0.99±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tin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分别为48 h和50 ng/ml。对照组、leptin组、阴性leptin组及leptin+shCBFβ组MMP1和MMP1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eptin组较对照组高、leptin+shCBFβ组较leptin组低(P<0.05);四组软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5%±1.30%、22.52%±2.03%、22.03%±2.01%、5.15%±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066,P<0.001),其中leptin组较对照组高、leptin+shCBFβ组较leptin组低(P<0.05)。对照组、leptin组、AG490组及leptin+AG490组CBFβ、MMP1和MMP1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eptin组较对照组高、leptin+AG490组较leptin组低(P<0.05)。四组软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19%±0.94%、31.52%±2.63%、5.51%±1.41%、10.4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104,P<0.001),其中leptin组较对照组高、leptin+AG490组较leptin组低(P<0.05)。结论Leptin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CBFβ表达,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瘦素 核心结合因子β亚基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手法淋巴引流法消肿治疗在急性踝关节损伤肿胀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李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踝关节损伤肿胀期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MLD)消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急性踝关节损伤肿胀期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MLD)消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LD消肿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结果:干预后第3 d、5 d、7 d,观察组肿胀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第1 d、3 d、5 d、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踝关节背伸、趾屈主动活动度(第1 d、3 d、5 d、7 d)、被动活动度(第5 d、7 d)较对照组大(P<0.05);干预后第7 d,观察组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MLD消肿治疗应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肿胀期的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的踝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感,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淋巴引流 消肿 急性踝关节损伤 肿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相关炎症及软骨代谢标志物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远 刘日光 +6 位作者 张沕 董亮宏 杨嘉飞 石豪 王爱民 杨正杰 李光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14-1619,1625,共7页
目的检测COMP、MMP-13、Cbf-β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表达,探讨其对KOA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KO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液、尿液、关节液中COMP、MM... 目的检测COMP、MMP-13、Cbf-β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表达,探讨其对KOA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KO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液、尿液、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KOA及对照组膝关节软骨组织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结果KOA患者血清、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健康对照组、试验对照组、试验组间的表达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A患者尿液中COMP、MMP-13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健康对照组、试验对照组、试验组间的表达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A患者膝关节软骨COMP、MMP-13、Cbf-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P、MMP-13、Cbf-β在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高表达可能预示KOA的发生,为KOA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COMP、MMP-13、Cbf-β在病变较重患者的表达高于病变较轻者,表达含量越高,可能WOMAC评分与K-L分级越高,为KOA的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生物标志物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核心结合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36例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海 王万忠 +2 位作者 付启桥 黄绍飞 田昌勋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830-832,共3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尤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1]。对于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否需要手术处理,一直是存在争议。作者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尤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1]。对于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否需要手术处理,一直是存在争议。作者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36例,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老年 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解剖型 骨折患者 手术处理 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静 瞿涛 +2 位作者 张权 杨云平 黄烈俊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8-80,共3页
为了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 为了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级.说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显露范围大、术中出血少、复位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外侧入路 骨盆 髋臼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海 王万忠 付启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断型轻度粉碎性髌骨骨折32例。结果 32例均获随访3~15月,所有骨折病例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个月,其中1例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断型轻度粉碎性髌骨骨折32例。结果 32例均获随访3~15月,所有骨折病例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个月,其中1例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所有病例均无切口感染、螺钉及钢丝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空心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断型轻度粉碎性髌骨骨折,配合术后合理功能锻炼,使膝关节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钢丝张力带 髌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小芳 杨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225-226,共2页
目的总结我科近几年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充分评估及常规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指导。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功能恢复好,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手... 目的总结我科近几年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充分评估及常规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指导。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功能恢复好,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12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杰 易丙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介绍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的方法。方法:应用GSH治疗12例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患者,其中C1型7例,C2型3例,C3型2例。结果:12例骨折愈合时间16~24周(平均20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9例(81.8%)。结论:... 目的:介绍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的方法。方法:应用GSH治疗12例股骨远端AO分类C型骨折患者,其中C1型7例,C2型3例,C3型2例。结果:12例骨折愈合时间16~24周(平均20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9例(81.8%)。结论:股骨远端逆行交锁钉操作简便、固定稳定、可以实现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逆行交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太品 刘奇 何阶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铜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3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手术时长、失血量、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情况、视觉模...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铜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3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手术时长、失血量、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bb角等。结果:经CT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情况良好,脊髓受压情况解除,未有明显椎管狭窄,后凸畸形及内固定物松动、断棒、断钉及弯曲现象产生。患者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在治疗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脊柱损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谊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604-605,共2页
目的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进行总结。方法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征、切口换药,预防并发症,行CPM功能锻炼,教... 目的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进行总结。方法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征、切口换药,预防并发症,行CPM功能锻炼,教会患者股回头肌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科学的健康指导、良好的锻炼,38例患者均以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术前术后 护理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Colles骨折126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启桥 王万忠 +2 位作者 黄海 黄绍飞 田昌勋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5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的效果。方法应用石膏与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26例,固定后即时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部份随访3月-12个月,优良率达98.36%。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是一种常...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的效果。方法应用石膏与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26例,固定后即时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部份随访3月-12个月,优良率达98.36%。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是一种常用良好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COLLES骨折 石膏固定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海 徐静 +4 位作者 吴昌林 黄绍飞 杨云平 张权 瞿涛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期50-52,98,共4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骨盆骨折的案例为对象,按照编号分组,对照组进行的是单一改良Stoppa入路方式治疗,治疗组进行的是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骨盆骨折的案例为对象,按照编号分组,对照组进行的是单一改良Stoppa入路方式治疗,治疗组进行的是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治疗,两组案例综合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对比研究两组案例的治疗优良率,治疗组的优良例数分别是37例和3例,对照组是30例和2例,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5.2%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对比研究了两组案例的治疗指标,治疗组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短,各项数据材料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案例的安全性情况,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是8例,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相对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结论针对骨盆骨折的案例进行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方式治疗,可行性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改良STOPPA入路 骨盆骨折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云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4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近年来某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经肌间隙入路跨伤椎置钉术,对观察组... 目的:观察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近年来某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经肌间隙入路跨伤椎置钉术,对观察组患者施行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其伤椎的高度较高,其Cobb角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手术的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的时间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伤椎的高度及Cobb角的恢复效果较好,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 跨伤椎置钉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黄海 王万忠 付启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36例。结果本组患者获随访2~12个月,均骨性愈合,2例术后出现针... 目的:探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36例。结果本组患者获随访2~12个月,均骨性愈合,2例术后出现针尾处浅表皮肤感染,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法,能准确重建儿童肱骨髁上解剖骨性结构,有效固定并维持复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切开复位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杨谊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4期357-357,共1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桡骨远端骨折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16
作者 黄绍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3期00043-00043,共1页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7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73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7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73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其中优46例,良21例,差6例,优良率为91.78%。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