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碧辉 李兰双 聂青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85-328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 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 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2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2 位作者 周智 唐文革 罗凯颖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25-30,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6个区县抽取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口腔健康检查,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恒磨牙龋患率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重庆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6个区县抽取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口腔健康检查,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恒磨牙龋患率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调查12岁儿童3770人,其中男生与女生分别为1953人(51.80%)与1817人(48.20%);城市与农村儿童分别占49.97%与50.03%;正确刷牙率为26.37%;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23%;对口腔健康持正确态度的儿童比例为67.88%;牙龈出血和牙石检出率分别为33.69%与4.62%,接受过窝沟封闭的占42.8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率为33.69%,龋均为1.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农村居住(OR=1.38,95%CI:1.20~1.59)、每天饮用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OR=1.38,95%CI:1.05~1.82)、每天摄入甜点或糖果(OR=1.30,95%CI:1.07~1.58)、牙龈出血(OR=0.70,95%CI:0.60~0.81)、牙石(OR=2.17,95%CI:1.58~2.96)、接受过窝沟封闭(OR=0.61,95%CI:0.53~0.70)是重庆市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12岁儿童龋患率高,正确刷牙率低,窝沟封闭率低,应针对龋患率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扩大窝沟封闭的覆盖率,降低儿童龋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第一恒磨牙 龋患率 窝沟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江区RH(D)阴性红细胞应用状况分析
3
作者 李洪兵 冉柏林 +3 位作者 陈周 黄朴 文玲 王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2985-2986,共2页
目的分析黔江区RH(D)阴性红细胞应用状况。方法对重庆市黔江区中心血站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输注RH(D)阴性血液4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血液的合理性。结果 46例患者中应用RH(D)阴性红细胞合理性输血的有80.3%,应用RH(D)阴性红... 目的分析黔江区RH(D)阴性红细胞应用状况。方法对重庆市黔江区中心血站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输注RH(D)阴性血液4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血液的合理性。结果 46例患者中应用RH(D)阴性红细胞合理性输血的有80.3%,应用RH(D)阴性红细胞不合理输血的有19.7%。输血指征超宽与冰冻红细胞解冻后未输注导致血液报废率较高为不合理性输注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护人员对RH(D)阴性血液的输注有误区与盲点,应加强相关人员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RH(D)阴性 合理用血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江地区女性生理特点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560-156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地区女性生理特点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按1∶1.3的比例从本院中医科、风湿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中随机选择RA患者及非RA患者,对其进行涉及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初潮时间、月经情况、孕产情况及...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地区女性生理特点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按1∶1.3的比例从本院中医科、风湿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中随机选择RA患者及非RA患者,对其进行涉及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初潮时间、月经情况、孕产情况及白带颜色、量及气味的问卷调查。结果 212例女性入选,包括91例RA患者和121例非RA患者,文化层次、初潮年龄、绝经、白带量及颜色与RA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女性生理特点中,初潮年龄、绝经、白带量及颜色与RA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理特点 女性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自粘型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二次固定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何德英 陈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7-0110,共4页
通过一款改良设计的保护套对静脉留置针进行二次固定,探索高自粘性弹力绷带在留置针二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中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我院留置针置于前臂的患者565名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用统一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健康宣... 通过一款改良设计的保护套对静脉留置针进行二次固定,探索高自粘性弹力绷带在留置针二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中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我院留置针置于前臂的患者565名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用统一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健康宣教,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分别为242名和323名,实验组在传统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设计过的高自粘型弹力绷带,对照组只用传统方法透明敷贴加胶带固定。从留置针的保留时长、敷贴的卷边例数、非计划拔管例数、皮肤压痕例数、堵管例数、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六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二次固定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对比可知,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其中采用高自粘型弹力绷带固定的研究组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非计划拔管,皮肤压痕,堵管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71.53%)。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卷边,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率进一步发现,试验组的卷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者,通过给予改良设计的高自粘型弹力绷带二次固定,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保留时长,减少卷边例次,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我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粘型弹力绷带 静脉留置针 二次固定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10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柯丹 刁庆春 +6 位作者 伍津津 李建军 薛梅 吕静 张洁 代绍珍 樊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19-322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 ,将10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和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3周后比较疗...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 ,将10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和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治疗效果相当。治疗组起效时间2-3 d,对照组起效时间3-5 d,治疗组起效更快。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起效迅速、有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氟米松软膏 神经性皮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5 位作者 毛德强 许杰 吕晓燕 杨弦弦 唐文革 罗凯颖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ICD-10:E10-E14),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 目的了解重庆市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死亡个案(ICD-10:E10-E14),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change, APC),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APC采用t检验。结果糖尿病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9.58/10万、6.2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6.20/10万、8.82/10万,APC分别为7.25%与4.81%,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9.39,P值均<0.001)。糖尿病早死概率由2010年的0.36%上升至2018年的0.47%,APC为3.4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P<0.001)。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现上升,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与2.94%,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29,P<0.05)。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糖尿病早死概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均上升幅度分别为2.94%与4.39%,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6.65,P<0.05)。结论 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高,呈上升的趋势,应切实加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原文传递
2018年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3 位作者 焦艳 许杰 唐文革 罗凯颖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疾病负担现状及特征,为开展结直肠肛门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重庆市32个区县结直肠肛门癌个案资料(ICD-10:C18-C21),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疾病负担现状及特征,为开展结直肠肛门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重庆市32个区县结直肠肛门癌个案资料(ICD-10:C18-C21),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残疾所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不同地区与性别间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8年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0.38/10万与19.17/10万,男性发病率(36.18/10万)高于女性(24.4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P<0.001)。城市发病率(32.97/10万)高于农村(29.2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24)。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为13.84/10万与8.12/10万,死亡率男性(16.83/10万)高于女性(10.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P<0.001),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67)。结直肠肛门癌DALYs率为3.37人年/1000,其中YLLs率与YLDs率分别为3.01人年/1000与0.36人年/1000。结论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重视结直肠肛门癌的防治,提高结直肠肛门癌的早诊早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肛门癌 发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原文传递
直视下大鼠气管插管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龚勇泉 李劲松 +1 位作者 王建军 何剑锋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法插管,B组采用直视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的1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手术时间平均(94±27)秒,B组手术时间平...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法插管,B组采用直视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的1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手术时间平均(94±27)秒,B组手术时间平均(58±17)秒,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1周死亡数分别为18例、2例,1周死亡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直视下气管插管法优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劲松 龚勇泉 +1 位作者 王建军 何剑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乳糜胸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纯绒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刚 杨华 +3 位作者 靳风烁 李黔生 朱方强 江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纯绒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纯绒癌患者的诊治情况。B超均提示睾丸有混合回声块影伴无回声区,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增高;采用睾丸切除术加四疗程联合化疗。结果:2例病理检... 目的:探讨睾丸纯绒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纯绒癌患者的诊治情况。B超均提示睾丸有混合回声块影伴无回声区,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增高;采用睾丸切除术加四疗程联合化疗。结果:2例病理检查诊断为睾丸纯绒癌,均为临床一期,治疗后分别获得5年及2年无瘤生存期。结论:睾丸纯绒癌为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治疗上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对于临床一期的睾丸纯绒癌,睾丸切除术加四疗程联合化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绒毛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婴儿期日龄分期的新生儿后期新概念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龙 李婕 +37 位作者 王燕 候建明 闫军 王君霞 何志慧 谭书江 蒲向阳 任小玲 陈静 蒋守福 易彬 朱琼 马娟 汪丽 唐仕芳 赵锦宁 李宛卫 李霞 吴芳 龚放 曾毅文 莫运波 谭秋 胡玲 叶海燕 郭林梅 李彦莉 陈远春 姜小华 邓胜勇 魏贵玉 王英 潘洪 王成秀 陈聪 徐瑞峰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婴儿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的第一出院的或病死的诊断。结果在10年期间,共有155 463例住院婴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959例,病死率为6.16‰;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病死率分别为10.1‰、6.9‰和2.6‰,新生儿后期与新生儿期和改良婴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期632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天心脏病(CHD)、早产相关疾病(PAD)、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和肺炎,新生儿后期14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PAD、腹泻、SIDS和维生素K1缺乏,改良婴儿期18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意外伤害、SIDS、PAD和腹泻。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同时出现的死因性疾病PAD、肺炎、SIDS和CHD,病死率最高是新生儿后期(P<0.001)。结论在未校正胎龄和喂养方式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新生儿后期疾病病死率及其病因具有特殊性,可能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新生儿后期 改良婴儿期 早产相关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朝元 周华东 高长越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x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 目的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x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脑梗死3个月后403例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痴呆87例,发生率为21.6%。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OR=1.179,95%CI=1.130~1.230)、低教育水平(OR:1.806,95%CI=1.024~3.186)、每日饮酒(OR=3.447,95%CI=1.591~7.468)、有卒中史(OR:2.531,95%CI=1.419~4.512)、心房纤颤(OR=3.475,95%CI=1.712~7.057)、言语障碍(OR=5.873,95%CI=2.620~13.163)及左颈动脉梗塞(OR=1.975,95%CI—1.152~3.388)等。结论卒中后痴呆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言语障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评价慢性肾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祖莲 余荣杰 +1 位作者 吴雄飞 李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5期1819-1820,1822,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动态观察CKD进展情况,回顾性验证两种检查方法对CKD残余肾功能判断的可靠性。结果 105例CKD患者中,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程度,多数情况下(92%)与ECT对于CKD残余肾功能的判断是相符的,但8%的患者二者并不相符。根据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结果,所有2~5期的CKD患者共105例进行相应的治疗,随访2~3年,共35例进入透析。结论 对于各种CKD的诊断除病因诊断外,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及肾脏功能诊断两者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密不可分。仅根据CKD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判断CKD残余肾功能具有局限性。结合肾功能显像进行综合评价,正确评估保护CKD残余肾功能的治疗价值,对CKD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 肾功能显像 残余肾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护理及对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冉琼群 邓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34-3035,共2页
关键词 深静脉栓塞 术后并发 下肢骨折 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手术 血栓栓塞 下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维 蒲向阳 李晓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814-4816,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42例NRDS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的42例非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LR2、TLR3和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42例NRDS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的42例非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LR2、TLR3和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JNK和核因子-κB(NF-κB)血清学水平进行检查,TLRs/JNK/NF-κB/TNF-α信号通路进行表达,分析TLR2、TLR3和TLR4血清学水平与NRDS发病的相关性,以及TNF-α、IL-6、JNK和NF-κB与NRD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3d和7d的TNF-α、IL-6、JNK和NF-κB血清学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病例组的TNF-α、IL-6、JNK和NF-κB血清学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d和治疗后7d的TLR2、TLR3和TLR4明显低于治疗前,而且病例组治疗后3d和治疗后7d的TLR2、TLR3和TLR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JNK和NF-κB血清学水平与NRDS发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LR2、TLR3和TLR4与NRDS发病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对NRDS的Toll样受体分析可以更好的发现TLRs/JNK/NF-κB/TNF-α信号通路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TLRs/JNK/NF-κB/TNF-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恩强 陈果 +3 位作者 廖修用 许美凤 魏贵玉 罗小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虾青素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否与影响TGF-β1/Smad/ERK通路有关。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g^(-1))、虾青素Ⅰ组(2 mg·g^(-1))和虾青素Ⅱ组(4 mg·g^(-1)),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 目的研究虾青素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否与影响TGF-β1/Smad/ERK通路有关。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g^(-1))、虾青素Ⅰ组(2 mg·g^(-1))和虾青素Ⅱ组(4 mg·g^(-1)),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CCl_4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动物生理盐水、而在药物干预组则分别给予秋水仙碱和虾青素灌胃,连续给药6 w。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Sma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ERK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CollagenⅠ、Smad2、TGF-β1和p-ERK mRNA水平。结果正常组、虾青素Ⅰ组和虾青素Ⅱ组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分别为(0.4±0.1)、(1.4±0.3)和(1.2±0.3),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0.4),P<0.05],Smad2分别为(0.5±0.1)、(1.3±0.4)和(0.8±0.4),显著低于模型组[(1.6±0.3),P<0.05],TGF-β1蛋白分别为(0.5±0.1)、(1.4±0.4)和(1.2±0.3),显著低于模型组[(1.7±0.4),P<0.05],p-ERK蛋白分别为(0.4±0.1)、(1.3±0.4)和(0.9±0.3),显著低于模型组[(1.6±0.5),P<0.05];正常组、虾青素Ⅰ组和虾青素Ⅱ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水平分别为(1.0±0.1)、(2.0±0.4)和(1.8±0.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4±0.4),P<0.05],Smad2 mRNA水平分别为(1.0±0.1)、(2.0±0.5)和(1.8±0.4),显著低于模型组[(2.5±0.6),P<0.05],TGF-β1 mRNA水平分别为(1.0±0.1)、(2.1±0.4)和(1.6±0.3),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5±0.5),P<0.05],p-ERK mRNA水平分别为(1.1±0.1)、(2.1±0.4)和(1.8±0.3),均明显低于模型组[(2.6±0.5),P<0.05]。结论虾青素可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ERK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虾青素 TGF-β1/Smad/ERK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对食管癌术后转移患者血清转移相关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恩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36-638,641,共4页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食管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疗效,对患者血清转移相关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化疗前及化疗3个月...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食管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疗效,对患者血清转移相关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化疗前及化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转移相关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测量,比较组间差异;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种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转移相关因子NO、NOS、TNF-α、IL-6、IL-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Y211、SCC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食管癌术后转移患者疗效优于顺铂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转移 顺铂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效果 被引量:30
19
作者 肖华英 冉光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及其他相应指标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及其他相应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中5级肌力患者(65.00%)与对照组(30.00%)比较显著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显著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程度(90.00%)与对照组(55.00%)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早期盆底功能效果影响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药物方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小松 胡艳丽 +1 位作者 刘小榕 秦永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439-3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药物保守治疗的198例E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9例)单用甲氨蝶呤(MTX),B组(92例)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C组(67例)采用MT...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药物保守治疗的198例E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9例)单用甲氨蝶呤(MTX),B组(92例)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C组(67例)采用MTX 8日疗法,观察各组治愈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比较3种方案的疗效,以及不同血β-HCG水平对3种方案的影响。结果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为C组(86.57%),B组次之(84.78%),A组最低(66.67%)。3组患者中β-HCG水平为1 500~3 000mIU/mL者及大于3 000mIU/mL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MTX保守治疗EP效果欠佳,推荐选用联合方案或8日疗法,较高β-HCG水平患者采用8日疗法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