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特殊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袁飞
杨林会
李祚山
|
《社会科学前沿》
|
2018 |
0 |
|
2
|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职业定向的中介效应——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
李博
曾羚
戴旭芳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4 |
0 |
|
3
|
特殊教育学生辅助技术适配的方法与步骤 |
肖菊英
郑俭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10 |
3
|
|
4
|
对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过程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
刘明清
|
《文教资料》
|
2009 |
2
|
|
5
|
“教康整合、普特结合”复合型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为例 |
魏寿洪
|
《现代特殊教育》
|
2019 |
6
|
|
6
|
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康复学专业“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C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为例 |
魏寿洪
吴红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5 |
0 |
|
7
|
适应性课程下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
秦雪梅
|
《文教资料》
|
2011 |
0 |
|
8
|
情绪应对策略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作用:中介效应还是调节效应 |
王滔
汪夕桢
马利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9
|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分析 |
郑杜甫
申仁洪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0 |
9
|
|
10
|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情绪应对策略研究 |
王滔
马利
|
《现代特殊教育》
|
2019 |
3
|
|
11
|
美国特殊教育课程融合取向的设计模式及启示 |
孙美丽
申仁洪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1 |
12
|
|
12
|
特殊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
王振洲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3 |
6
|
|
13
|
国外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的支持与服务 |
张悦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4
|
伦理研究:特殊教育研究与发展的又一路径 |
孙美丽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5
|
伦理研究——特殊教育研究与发展的又一路径 |
孙美丽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09 |
1
|
|
16
|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智障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 |
段玄锋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7
|
小学特殊需要学生考试调整实施模式的行动研究——以数学学科为例 |
魏寿洪
范洋
顾珂菲
巨梓君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
2024 |
0 |
|
18
|
普通小学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调整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
杨林会
魏寿洪
|
《现代特殊教育》
|
2018 |
8
|
|
19
|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和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差异研究述评 |
刘洁
徐胜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1 |
4
|
|
20
|
美国残疾儿童辅助技术的资金来源及启示 |
高亮
郑俭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