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髓样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汴英 焦静 陈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2例乳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均为女性,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1岁)。肿瘤直径1.2~5.1 cm。镜下肿瘤...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2例乳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均为女性,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1岁)。肿瘤直径1.2~5.1 cm。镜下肿瘤有推挤性边缘,界清。肿瘤细胞呈合体细胞生长方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呈圆形空泡状,有明显异型性。肿瘤缺乏间质成分,其背景有明显的淋巴浆细胞浸润。12例中同侧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为16.7%(2/12)。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和HER-2、CK5/6、P53的阳性率分别为25.0%(3/12)、16.7%(2/12)和33.3%(4/12)、25.0%(3/12)、41.7%(5/12)。Ki-67(+50%^+60%)。结论乳腺髓样癌的预后较好,乳腺髓样癌是一种呈合体细胞生长方式、缺乏腺管结构、伴有明显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限清楚的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髓样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汴英 李向龙 王恩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25-626,共2页
观察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胃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细胞中CK、Syn、CD56均为阳性;4例Cg A阳性;1例TTF-1阳性;LCA均为阴性。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较好,神经内分泌癌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 观察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胃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细胞中CK、Syn、CD56均为阳性;4例Cg A阳性;1例TTF-1阳性;LCA均为阴性。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较好,神经内分泌癌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汴英 李向龙 洪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肿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7 cm。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或棕褐色,实性。镜下瘤细胞多呈实性巢索状...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肿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7 cm。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或棕褐色,实性。镜下瘤细胞多呈实性巢索状排列,有灶性的管状或小梁状排列。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膜较厚,界限清楚,透明的核周空晕明显。14例患者中,肉眼血尿6例,腰部胀痛5例,兼有3例,1例合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有骨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分子量CK、EMA和CD117均阳性,7例CK7阳性;Vimentin均为阴性,Ki-67(+2%^+3%)。结论嫌色性肾细胞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嫌色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汴英 王恩栋 李向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6期109-110,11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3例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13例病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8例位于空肠,3例...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3例小肠原发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13例病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8例位于空肠,3例位于回肠,2例位于十二指肠。低危险度1例,中危险度4例,高危险度8例。肿瘤直径1.6~18 cm。13例中,梭形细胞型6例,上皮细胞型3例,混合细胞型4例。免疫组化13例CD117、DOG-1、Vimentin均阳性,13例Desmin、S-100均阴性。仅5例CD34阳性,5例SMA阳性,10例Nestin阳性,Ki-67阳性(+8%^+30%)。结论小肠间质瘤是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预后显著差于胃GIST。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魏丽 刘萌萌 曹汴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982-982,共1页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46例卵巢浆液性癌(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5例转移性腺癌)。结果 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显著,过表达CK7、ER、PR...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46例卵巢浆液性癌(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5例转移性腺癌)。结果 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显著,过表达CK7、ER、PR、CA125,P53灶状阳性,ki-67低表达,其余均阴性;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细胞显著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结论不同的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预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癌 腺癌 转移性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汴英 李向龙 周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1期271-271,共1页
目的对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 目的对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1.2岁。1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常有下腹不适和腹胀、尿频等症状,有5例患者有经期延长与出血量多的症状,还有2例患者因肿瘤破溃导致急腹症。结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患者,预后相当好,5年生存率为90%。但仍有10%的患者预后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 浆液性肿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48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7
作者 刘萌萌 曹汴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1期141-141,共1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小叶结构完整,轻度界面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小叶结构紊乱,汇管区... 目的:观察并总结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小叶结构完整,轻度界面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小叶结构紊乱,汇管区炎症严重,出现重度界面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肝脏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组织病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尼碱受体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8
作者 李腊梅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乳腺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中的... 目的:探讨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乳腺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超声检查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和结论: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均P<0.01),且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雌激素受体阴性、存在微钙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结合超声检查和RyR2检测结果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判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尼碱受体2 浸润性乳腺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PDC1B、NOB1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9
作者 李腊梅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探讨DEP结构域蛋白质1B(DEPDC1B)、Nin-one结合蛋白(NOB1)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1例TNBC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乳腺... 目的 探讨DEP结构域蛋白质1B(DEPDC1B)、Nin-one结合蛋白(NOB1)水平变化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1例TNBC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乳腺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失访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者57例(生存)、预后不良者18例(病死、病情恶化或复发)。比较TNBC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组织中DEPDC1B、NOB1表达量。分别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不同预后患者癌组织中DEPDC1B、NOB1表达量。分析DEPDC1B、NOB1表达量与病理学参数、预后相关性。结果 TNBC组织、良性病变组织中DEPDC1B、NOB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且TNBC组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预后不良者中DEPDC1B、NOB1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DEPDC1B、NOB1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DEPDC1B、NOB1高表达者总生存率(66.67%、65.79%)分别低于其相应低表达者86.11%、86.49%(P<0.05)。结论 DEPDC1B、NOB1在TNB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可能用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DEP结构域蛋白质1B Nin-one结合蛋白 病理学参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李向龙 赵盈 +1 位作者 李晟磊 许跃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BCAT1基因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合适的食管癌细胞,作为后续研究。敲低和过表达BCAT1,采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BCAT1基因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合适的食管癌细胞,作为后续研究。敲低和过表达BCAT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中BCAT1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活力测定、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BCAT1在ESCC中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尤其是KYSE150和Eca109细胞更为明显,因此选择这两株细胞进行研究。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在转染BCAT1 siRNA 48 h后,其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过表达BCAT1之后,效果则相反。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BCAT1的敲低显著促进ESCC细胞的克隆形成,而BCAT1的过表达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克隆形成。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 siRNA组相比,BCAT1 siRNA组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明显升高;而过表达组中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明显受到抑制。结论BCAT1在ESCC中低表达,BCAT1低表达显著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支链氨基酸转移酶1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矮身材致矮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姜 娄晓民 +2 位作者 吴滨 张德甫 胡巧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矮身材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郑州市 3 2 4 0名学生中矮身材所占比率 ,把低于当地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 2个标准差者确定为矮身材。选取 96例矮身材作为病例组 ,再选取同学校、同民族、同性别、同年龄身高位于 x~ ... 目的 :探讨青少年矮身材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郑州市 3 2 4 0名学生中矮身材所占比率 ,把低于当地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 2个标准差者确定为矮身材。选取 96例矮身材作为病例组 ,再选取同学校、同民族、同性别、同年龄身高位于 x~ x +2s内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进行 1∶1配对。对所有选入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头发微量元素及血清睾酮 (T)、生长激素 (GH)测定。结果 :矮身材检出率为 3 .2 1 % (1 0 4 / 3 2 4 0 ) ;病例组出生时有难产史例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病例组中偏食和不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 ;病例组男生血清激素T水平 ( x =869.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 ( x =2 70 0 .4ng/L) (P <0 .0 1 )。结论 :矮身材的发生与出生时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运动少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生长激素 郑州市 青少年 矮身材 致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丽 刘萌萌 曹汴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5-5,共1页
子宫内膜问质肿瘤(EST)是一种发病率远较平滑肌瘤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临床表现与一般的妇科疾病类似,易被误诊、漏诊,且其诊断只有依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该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子宫内膜肉... 子宫内膜问质肿瘤(EST)是一种发病率远较平滑肌瘤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临床表现与一般的妇科疾病类似,易被误诊、漏诊,且其诊断只有依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该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子宫内膜肉瘤中核分裂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实际的临床预后意义,决定肿瘤的恶性程度的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肿瘤 子宫内膜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平滑肌瘤 临床表现 病理形态 临床预后 核分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成人型多囊肾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曹汴英 刘萌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9期133-133,共1页
目的:探讨成人型多囊肾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大体检查和光镜分析,对1例发生于双侧肾脏的多囊肾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肾脏囊肿病是肾小管扩张造成的,多数于40~50岁才出现症状。结论:... 目的:探讨成人型多囊肾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大体检查和光镜分析,对1例发生于双侧肾脏的多囊肾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肾脏囊肿病是肾小管扩张造成的,多数于40~50岁才出现症状。结论:巨大成人型多囊肾较少见,此病例又合并肾功能衰竭,故对预后极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巨大 成人型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比司他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和生长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杰 柴晓菲 李向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究帕比司他(LBH589)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生长及具有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TAZ)/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雌性BALB/c裸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10):阳性对照组(腹腔注... 目的探究帕比司他(LBH589)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生长及具有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TAZ)/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雌性BALB/c裸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10):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5 mg/kg贝伐单抗)、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及LBH589低、中、高(腹腔注射10、30及50 nmol/L LBH589)浓度组,干预后每3 d测量各组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干预14 d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瘤组织TAZ、EGFR、上皮钙黏附蛋白E(E-Cad)、波形蛋白(Vim)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 d时阳性对照组、LBH589高浓度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小(P<0.05),6 d、9 d、12 d时LBH589各浓度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均减小(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LBH589低、中浓度组小鼠9 d、12 d时皮下移植瘤体积增大,12 d时抑瘤率降低(P<0.05);与LBH589低、中浓度组相比,干预9 d、12 d LBH589高浓度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小,12 d LBH589高浓度组抑瘤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LBH589各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升高,Vim、TAZ、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LBH589低、中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降低,Vim、TAZ、EGF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BH589低、中浓度组相比,LBH589高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升高,Vim、TAZ、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AZ/EGFR通路在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EMT中有重要作用,LBH589可能通过抑制TAZ/EGFR通路激活,发挥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EM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PDZ结构域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帕比司他 TAZ/EGF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变化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滨 陆琳 闫晓贤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为了解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胃癌患者血清中Cu、Zn、Fe、Mn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进行了比较。结果 胃炎、胃溃疡、胃癌不同群体 ,血清Zn有显著降低趋势 ,血清Cu有升... 目的 为了解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胃癌患者血清中Cu、Zn、Fe、Mn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进行了比较。结果 胃炎、胃溃疡、胃癌不同群体 ,血清Zn有显著降低趋势 ,血清Cu有升高趋势 ,其中以胃癌最为显著 ;胃炎、胃溃疡组血Mn低于正常对照组 ,血Cu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胃癌 胃溃疡 浅表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虹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行CKC治疗的457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切缘阳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行CKC治疗的457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切缘阳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57例CIN患者中,术后切缘阳性61例(13.35%);单因素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3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CINⅢ级、病变累及腺体是CIN患者行CKC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N患者行CKC术后切缘阳性主要与孕次较多、高危型HPV感染、CINⅢ级、病变累及腺体等因素有关,临床中应重视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术后切缘阳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切缘阳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miR-613、miR-18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王虹 王恩栋 赵佳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微小核糖核酸-613(miR-613)、微小核糖核酸-184(miR-18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微小核糖核酸-613(miR-613)、微小核糖核酸-184(miR-18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3 cm)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iR-613、miR-184表达水平,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中miR-613、miR-184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癌组织中miR-613与miR-184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以前列腺癌组织miR-613、miR-184表达水平临界值为分组依据,比较癌组织中miR-613、miR-184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随访预后。结果观察组miR-613、miR-184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eason评分≥8分、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癌组织中miR-613和miR-184表达水平低于Gleason评分<8分,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患者癌组织中miR-613和miR-18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中miR-613和miR-18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癌组织中miR-613和miR-184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入选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前列腺癌组织中miR-613、miR-184表达水平临界值分别为1.56,0.31,参考临界值将患者分为miR-613高表达组34例、miR-613低表达组32例,miR-184高表达组36例、低表达组30例。随访期间总生存率为54.69%,其中miR-613低表达组和miR-184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35.48%、34.48%,显著低于miR-613高表达组和miR-184高表达组患者的72.73%、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613与miR-18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上述指标低表达可降低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613 微小核糖核酸-184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右心房原发性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18
作者 曹汴英 蒋翠霞 刘懿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 析右心房原发性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7例右心房原发性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8-67岁,平均51岁。黏液瘤... 目的 析右心房原发性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7例右心房原发性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8-67岁,平均51岁。黏液瘤均位于右心房。肿瘤直径5.7-8.2cm。镜下大量黏液样基质中可见散在或灶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细胞呈星芒状、梭形、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免疫组化显示7例瘤细胞CK(-),EMA(-),Ki-67(-),Vimentin弥漫(+),SMA灶性(+)。结论 目前认为黏液瘤起源于内膜下残留原始间质细胞。该瘤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 黏液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