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髓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常群 周剑虹 +1 位作者 田磊 刘桂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牙髓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质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24 h,3、7 d,24、周处死动物,分别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 目的探讨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牙髓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质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24 h,3、7 d,24、周处死动物,分别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牙髓损伤较重,但最终没有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改变;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损伤相对较轻;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髓仅有轻微的一过性损伤。结论犬下颌骨撞击伤导致的牙髓间接损伤损伤范围较广,损伤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损伤一般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撞击伤 间接损伤 颌面部 牙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撞击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常群 周剑虹 田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51-75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重量0.26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h、24h、3d、7d、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 目的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重量0.26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h、24h、3d、7d、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伤区附近的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脉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间接损伤。损伤程度不甚严重,随着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在救治颌面部撞击伤伤员,尤其是整复下颌骨骨折时,除非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发生断裂需结扎,否则应予以妥善保护,避免在救治过程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撞击伤 间接损伤 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破片+冲击波复合伤致犬颞下颌关节盘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桂才 王昭领 +4 位作者 周树夏 王彦亮 刘彦普 雷德林 胡开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颌面部破片 +冲击波复合伤对颞下颌关节盘的影响。方法 应用犬颌面部高速破片 +冲击波复合伤动物模型 ,造成犬颌面部损伤。弹着点为左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区 ,射距为 6 0m。雷管悬于致伤部位上方 ,距弹着点的距离为 1 0cm ... 目的 研究颌面部破片 +冲击波复合伤对颞下颌关节盘的影响。方法 应用犬颌面部高速破片 +冲击波复合伤动物模型 ,造成犬颌面部损伤。弹着点为左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区 ,射距为 6 0m。雷管悬于致伤部位上方 ,距弹着点的距离为 1 0cm ,破片发射同时触爆电雷管 ,对犬颌面部致伤 ,伤后 6h切取伤侧颞下颌关节盘 ,光镜观察关节盘形态变化。结果 所有动物均为左面部开放性伤口 ,部分动物的上、下颌骨及颧骨弓粉碎性骨折 ,创面无活跃性出血 ,关节盘未见明显破裂、出血。组织学结果发现关节盘破裂、出血 ,关节盘胶原纤维水肿。关节滑膜撕裂 ,关节周软组织炎细胞浸润。结论 颌面部破冲复合伤可造成犬伤侧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在颌面部爆炸伤患者的治疗中 ,应注意颞下颌关节部损伤情况 ,防止关节强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伤 冲击波伤 复合伤 颞下颌关节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在颌面创伤PBL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磊 商洪涛 +1 位作者 秦卓 封兴华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将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应用于颌面创伤PBL教学,以完善PBL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应用于颌面创伤PBL教学中的教案准备和考核与评价两个环节,通过学员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目的将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应用于颌面创伤PBL教学,以完善PBL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应用于颌面创伤PBL教学中的教案准备和考核与评价两个环节,通过学员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评价。结果口腔颌面创伤诊治专家系统应用于颌面部创伤PBL教学有助于学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学员对PBL教学的考核方法更加满意。结论该系统应用于PBL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考核评价方法、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PBL 专家系统 口腔颌面外科
原文传递
评价Ti-6Al-7Nb合金的细胞相容性及其组织相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凯 刘彦普 +2 位作者 杨涛 闫志伟 李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406-2410,共5页
目的:评价Ti-6Al-7Nb合金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①细胞毒性试验:按照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进行。分为5组:Ti-... 目的:评价Ti-6Al-7Nb合金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①细胞毒性试验:按照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的试验方法进行。分为5组:Ti-6Al-7Nb合金组、Ti-6Al-4V合金组、纯钛组、纯铅组、空白对照组。将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制备成浓度为1×107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板,待细胞贴壁生长后弃去原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分别加入4种金属材料的浸提液和空白对照组的DMEM培养液。培养1,3,5,7d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每孔加入MTT后继续培养,抽出浸提液,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加入二甲基亚砜,在490nm波长下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吸光度值(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相对增殖率=(实验组A值/空白对照组A值)×100%。相对增殖率为≥100%,80% ̄99%,50% ̄79%,30% ̄49%,0 ̄29%时细胞毒性分别为0,1,2,3,4级。②急性溶血性试验:抽取新西兰兔血10mL,制成新鲜抗凝稀释兔血。将Ti-6Al-7Nb合金、Ti-6Al-4V合金各5g浸泡入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0mL的蒸馏水及生理盐水。每个试管中加0.2mL稀释兔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5nm波长下测吸光度值,计算溶血率,溶血率=(Dt-Dnc)/(Dpc-Dnc)×100%。Dt,Dnc,Dpc分别代表Ti-6Al-7Nb合金组或Ti-6Al-4V合金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A值。③短期皮下埋植试验:在10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至肌肉间制备皮囊植入材料。囊底至切口>10mm,两皮囊间相隔>10mm,使植入材料相互之间不接触。每只兔植入4种金属材料各1个。于术后1,4,12周麻醉后处死动物各3只,取材料周围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数量及种类,使用电子测量尺Version1.0测量纤维包膜厚度。参照GB/T16175-1996中的评价标准确定组织反应程度,其反应程度主要通过试验区组织中炎性细胞数量及种类变化,纤维包膜形成与否及厚度变化评价。结果:①细胞毒性评价:3种钛金属材料浸泡7d时L-929细胞形态正常,生长近汇合,排列密集规则;纯铅组可见大量细胞死亡。浸泡7d时Ti-6Al-7Nb、Ti-6Al-4V、纯钛、纯铅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00%,97%,101%,9%。经过评价,Ti-6Al-7Nb合金和纯钛的细胞毒性为0级,Ti-6Al-4V合金为1级,纯铅为4级。②细胞相容性评价:Ti-6Al-7Nb合金组、Ti-6Al-4V合金组溶血率分别0.95%,1.08%,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5%界限,无明显的急性溶血性。③组织相容性评价:肉眼可见材料被纤维包膜包裹,3组钛金属周围包膜透明且较薄,纯铅组包膜较厚呈半透明乳白色。术后12周时3种钛金属材料周围炎性细胞密度较低,包膜致密且进一步变薄。纯铅组炎性细胞数量及包膜厚度均较3种钛金属为高,组织反应较重。Ti-6Al-7Nb合金和纯钛炎性细胞/组织反应程度均为Ⅰ级,Ti-6Al-4V合金分别为Ⅰ、Ⅱ级,纯铅分别为Ⅱ、Ⅲ级。结论:Ti-6Al-7Nb合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Ti-6Al-7Nb合金 细胞毒性试验 急性溶血性试验 短期皮下埋植试验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载体悬浮培养体系对人脂肪基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晓东 王常勇 +2 位作者 毛天球 李晶 赵子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62-64,i003,共4页
目的:观察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对成人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培养效果及培养后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中心完成。悬浮培养系统采用Cytodex3微载体为贴壁依赖性细胞脂肪基质干细胞提供贴壁条件,浓度为5... 目的:观察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对成人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培养效果及培养后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中心完成。悬浮培养系统采用Cytodex3微载体为贴壁依赖性细胞脂肪基质干细胞提供贴壁条件,浓度为5g/L。常规静止培养在12孔培养板中进行。两系统细胞接种密度均为1×108L-1。分别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对用悬浮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及分化能力检测。结果:微载体悬浮培养9d后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1.60×109L-1),常规静止培养第7天就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3.38×108L1)。在微载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脂肪基质干细胞生长更为旺盛,细胞产量更高,优于常规静止培养。微载体悬浮培养11d后,脂肪基质干细胞依然保持多向分化能力。结论:利用悬浮培养体系系统以及微载体技术有利于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大规模快速生长,细胞扩增后仍然保持其细胞表型及分化能力。获得的脂肪基质干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实验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微载体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降解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瞻 何黎升 +3 位作者 陈富林 毛天球 杨耀武 侯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4期2628-2629,共2页
目的:通过对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降解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分组将SCHA-200R材料植入兔的背部肌肉内,术后4,12,24周取材,对标本处理后秤重,计算得出材料的降解率。结果:CHA-200RL,CHA-200RM,CHA-200RH在降... 目的:通过对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降解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分组将SCHA-200R材料植入兔的背部肌肉内,术后4,12,24周取材,对标本处理后秤重,计算得出材料的降解率。结果:CHA-200RL,CHA-200RM,CHA-200RH在降解性方面梯度递减。结论:SCHA-200R(CHA-200RL,CHA-200RM,CHA-200RH)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羟基磷灰石类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侯锐 毛天球 +3 位作者 杨耀武 陈富林 程晓兵 吴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58-3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作用BMSCs后对成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对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纯rhBMP-2作用细... 目的探讨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作用BMSCs后对成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对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纯rhBMP-2作用细胞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单纯rhBMP-2作用后的效果。结论rhBMP-2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强于单纯rhBMP-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微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成骨标志蛋白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HBMP-2 缓释系统 实验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大庆 薛振恂 +1 位作者 张国良 居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 观察氧化亚氮(笑气)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埋藏牙患者94例,分两组分别采取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部麻醉和单纯采用局部麻醉拔除。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镇静程度差异及耐受与配合程度差异评定来评价氧... 目的 观察氧化亚氮(笑气)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埋藏牙患者94例,分两组分别采取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部麻醉和单纯采用局部麻醉拔除。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镇静程度差异及耐受与配合程度差异评定来评价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麻对儿童埋藏牙拔除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拔牙前及拔牙中的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术前、中的镇静效果及耐受及配合程度明显减弱。结论 氧化亚氮吸入配合局麻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对于儿童埋藏牙拔除具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埋藏牙 拔牙术 氧化亚氮吸入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颅骨切开成形矫正早期矢状缝早闭头颅畸形 被引量:2
10
作者 薄斌 John Persing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缝早闭舟状头畸形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患儿采取改良的俯卧位,通过头皮冠状切口显露从眉间至枕骨大孔后唇的整个颅盖,切开颅骨分离双侧额骨和双侧顶-枕部骨块。对额骨和枕骨进行放射状切开、塑形纠正前后部隆突畸形;... 目的:探讨矢状缝早闭舟状头畸形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患儿采取改良的俯卧位,通过头皮冠状切口显露从眉间至枕骨大孔后唇的整个颅盖,切开颅骨分离双侧额骨和双侧顶-枕部骨块。对额骨和枕骨进行放射状切开、塑形纠正前后部隆突畸形;切除部分额、顶骨块缩短头颅前后径;在颞、顶骨下部采用"木桶板"样截骨以及放射状切开、塑形两侧顶骨纠正头颅狭窄畸形。结果:手术后4例舟状头畸形明显改善,外形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0月,头颅外形维持良好,畸形无复发。结论:包括双侧额、顶、枕、颞全颅骨切开重新塑形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地矫正婴幼儿矢状缝早闭舟状头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缝早闭 舟状头畸形 颅骨切开术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成功率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英文)
11
作者 何黎升 金岩 +3 位作者 邓天政 宋绍华 刘鹏 黄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5-187,共3页
背景:皮肤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需要健康供皮区且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组织工程皮肤的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皮肤缺损治疗的重大突破。目的:通过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分析手术方法与愈合率的关系,为... 背景:皮肤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需要健康供皮区且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组织工程皮肤的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皮肤缺损治疗的重大突破。目的:通过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分析手术方法与愈合率的关系,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组织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工程实验中心完成。选用2.5~3月龄健康清洁级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组织工程全层组、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自体移植组,2只/。每只猪制作8个直径50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16个创组面/组,共48个创面。方法:①制备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和组织工程真皮。②组织工程全层组:沿画线自脂肪层切除全厚皮肤,彻底止血,以湿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备用,此时取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并于组织工程皮肤上均匀打引流孔以利引流,用生理盐水冲去组织工程皮肤表面的培养液,使表皮层向上平铺于创面上,注意与创面间不能产生气泡。其上分别覆盖单层油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无菌干纱布、弹性海绵垫,每层厚度约为3~5mm,常规打包包扎,最后再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③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以同样方法切除全厚皮肤,将取下的皮肤用取皮鼓反取厚约0.1~0.2mm的刃厚表皮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以同样方法取出处理组织工程真皮后覆盖于创面上,即刻覆盖自体刃厚表皮。其余处理同组织工程全层组。④自体移植组:切除全厚皮肤并去除脂肪组织后,回植于自体创面,覆盖各层敷料,加压包扎。⑤每次换药打开创面时,移植皮肤无感染、坏死、脱落且直径不小于3mm即为成活,否则即为失败。于术后4周统计各组创面成活率。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周各组移植皮肤成活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组织工程全层组移植皮肤成活率75%,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移植皮肤成活率87%,自体移植组移植皮肤成活率94%,3组比较基本相似(χ2=2.34,P>0.05)。结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与自体表皮移植接近,证明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移植 皮肤损伤 皮肤缺损 组织工程皮肤 成功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细胞系T-TFL的建立和生物学性状检测(英文)
12
作者 刘大庆 司徒镇强 +3 位作者 曹云新 于翠娟 王成济 杨安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74-2175,共2页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探讨一种更有利于舌癌患者治疗期及治疗后期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研究对象为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系。干预: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等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结论:T-TFL细胞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舌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癌细胞 T-TFL 生物学性状 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表面贴附移植与钛种植体形成骨结合后的形态学观察
13
作者 赵晋龙 何黎升 +1 位作者 刘宝林 马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452-1453,T003,共3页
目的:研究珊瑚人工骨表面贴附移植后与同期植入的钛种植体的结合情况。方法:10只杂种犬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只。将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的珊瑚块置于下颌骨表面,按标准方法植入纯钛种植体2枚,使种植体一半位于珊... 目的:研究珊瑚人工骨表面贴附移植后与同期植入的钛种植体的结合情况。方法:10只杂种犬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只。将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的珊瑚块置于下颌骨表面,按标准方法植入纯钛种植体2枚,使种植体一半位于珊瑚块内,另一半位于下颌骨内,rhBMP-2珊瑚块固定。共植入材料2块,种植体4枚。同法作对侧下颌骨,植入单纯珊瑚块作为对照。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行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单纯珊瑚成骨较少,未成骨区域由软组织充填,珊瑚与种植体之间可形成部分骨结合;复合材料组成骨明显多于单纯珊瑚,近下颌骨区与种植体形成更完善的骨界面,界面骨成熟。组织形态学测量,珊瑚组成骨量(2.32±0.27)mm,骨结合率23.92%;rhBMP-2珊瑚组成骨量(2.61±0.14)mm,骨结合率50.73%。结论:单纯珊瑚与rhBMP-2珊瑚表面贴附移植后二者成骨量差别不大,均可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但骨结合率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人工骨表面贴附移植 钛种植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 实验 生物相容性 骨结合 口腔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与Pro Osteon 500R材料学的对比(英文)
14
作者 何黎升 高瞻 +4 位作者 陈富林 毛天球 杨耀武 侯锐 吴小箐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2744-2745,共2页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出的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SCHA-200R)与ProOsteon500R进行材料学方面的对比。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将滨珊瑚在水热条件下,使珊瑚成为含有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的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SCHA-200R),分别对SCHA-200R与Pr...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出的系列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SCHA-200R)与ProOsteon500R进行材料学方面的对比。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将滨珊瑚在水热条件下,使珊瑚成为含有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的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SCHA-200R),分别对SCHA-200R与ProOsteon500R的X-射线衍射分析,对比两类材料物相组成变化进行对比。结果:SCHA-200R保持了三维多孔的立体结构,孔径大小约为200μm;ProOsteon500R孔径为500μm。结论:珊瑚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性可以变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系列可吸收羟基磷灰石,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用品 羟基磷灰石类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中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的分化
15
作者 陈金武 秦瑞峰 +1 位作者 李建虎 刘洪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33-35,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关节腔环境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的诱导作用,分析正常关节腔能否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实验于2004-01/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实验室完成。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由法国地中海大... 目的:探讨正常关节腔环境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的诱导作用,分析正常关节腔能否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实验于2004-01/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实验室完成。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由法国地中海大学研制并提供,平均孔径为100~300μm,孔隙率为52%。选取中国美利奴绵羊12只,均从髂骨抽取骨髓10mL,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然后以1011L-1细胞密度接种2mm×2mm×2mm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材料,体外培养24h后移植到自体绵羊膝关节腔。分别在复合体移植后4周和8周取材,6只/次,常规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苏木精-亮绿-番红花-“O”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阳性染色分布和强度。结果:实验选取中国美利奴绵羊1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大体观察结果:复合体移植后4周从关节腔中取出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为白色,质地较硬;8周时取出,复合体为白色半透明,质地比较有弹性,形似软骨。②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软骨基质特染观察结果:甲苯胺蓝染色发现,植入关节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有明显阳性染色,表明有糖蛋白基质形成。番红-亮绿染色发现,关节腔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有砖红色异染,在小孔内壁有明显软骨形成。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复合体移植后4周标本有Ⅱ型胶原阳性表达,8周时表达增强,但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发现阳性反应。结论:正常关节腔环境能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磷酸三钙复合体中的干细胞发生软骨细胞表型分化,表现出软骨基质特染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细胞学 较骨形成 磷酸钙类 培养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