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功能主义观照下的法学教育变革:以行政法课程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国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7,共7页
功能主义源自社会学,但其重视整体等特征对法学教育具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在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中,功能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上,行政法的课程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因应。教师对行政法问题...
功能主义源自社会学,但其重视整体等特征对法学教育具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在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中,功能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上,行政法的课程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因应。教师对行政法问题的讲授需具有更为综合的知识结构、更为开放的视角、更为实用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行政法课程
法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法视角下党内法规体系之重构
2
作者
姬亚平
《党内法规研究》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布,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1党内法规体系从“比较完善”到“完善”仍有提升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出“完善...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布,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1党内法规体系从“比较完善”到“完善”仍有提升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两项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依规治党
行政法视角
执行力
提升空间
权威性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法学”视阈下纪检监察专业的建设
被引量:
1
3
作者
褚宸舸
齐飞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70-90,共21页
党和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人才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对监察官业务能力、监察学科建设的紧迫要求,学界对纪检监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诉求,为纪检监察专业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但该专业建设也面临诸...
党和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人才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对监察官业务能力、监察学科建设的紧迫要求,学界对纪检监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诉求,为纪检监察专业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但该专业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学科和专业定位不明、理论研究滞后,优质师资不足、课程建设薄弱、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制度和机制性障碍。梳理、比较我国已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发现各校普遍强调德法兼修、应用导向和交叉复合。基于上述现状和问题,提出纪检监察专业建设的路径是:破解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困境、确定专业名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具备专业建设条件的高校应当在“新法学”理念指引下,通过建设纪检监察专业,创新法学人才培养,助力党和国家廉政与反腐败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法学
纪检监察
专业建设
监察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检监察信息化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2
4
作者
岳智慧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16,共14页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已然渗透融合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监督对象成倍增加、纪检监察机关职权更加丰富、风...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已然渗透融合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监督对象成倍增加、纪检监察机关职权更加丰富、风腐问题更为隐蔽复杂以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形势变化,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以信息化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当前,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理论上廓清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梳理总结各地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进展及现实问题。未来应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确定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遵循并审慎运用信息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增强信息化整体安全,按步骤分阶段实现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目标,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
信息化
技术成熟度
信息安全
大数据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法典化的渐进主义路径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大勇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5,共11页
行政法典是规范行政权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高级别的规范形式。法典化反映的是编纂法典的动态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构造可以是多层次的,发展可以是渐进的、多阶段的。行政法典的理论构想包含行政法总则、行政基本法...
行政法典是规范行政权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高级别的规范形式。法典化反映的是编纂法典的动态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构造可以是多层次的,发展可以是渐进的、多阶段的。行政法典的理论构想包含行政法总则、行政基本法、行政程序法三种模式。行政法典化受行政法体系、立法成果、行政法理论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从目标定位来看,要降低理想型、高级形态行政法典的预期,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局部性、适应性、渐进性、阶段性为特征的适度法典化的路径。在功能主义与渐进主义的双重视角下,把行政程序法作为行政基本法典的实现路径,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主义
法典化
行政基本法
行政法总则
行政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纪检监察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被引量:
22
6
作者
褚宸舸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19-33,141,共16页
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是证成学科独立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石。纪检监察学在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之前的“前学科”阶段,其学科归属有四类学科建设模式,党和国家、高校有关部门都曾大力推动学科和专...
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是证成学科独立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石。纪检监察学在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之前的“前学科”阶段,其学科归属有四类学科建设模式,党和国家、高校有关部门都曾大力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纪检监察学是关于纪检监察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纪检监察现象,包括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制度和纪检监察文化。纪检监察学归属法学门类有利于推进纪检监察法治化,符合高校学科建设实际。考虑到党和国家重大需求、知识体系和学术传统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因素,纪检监察学的二级学科可设置为纪检监察原理、中共纪律学、监察法学和廉政学。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应当积极探索符合纪检监察学特点的学科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学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总则法的生成逻辑:通则性规范与行政通则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龙贤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31-144,共14页
《民法典》和域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单凭“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容易导致片面强调规则适用的共同性,而忽视体系构造的共同性。我国《民法典》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照搬“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也适用了法律阶梯模式。探讨中国模...
《民法典》和域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单凭“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容易导致片面强调规则适用的共同性,而忽视体系构造的共同性。我国《民法典》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照搬“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也适用了法律阶梯模式。探讨中国模式行政法法典化问题应避免揠苗助长、违反法典形成发展规律、无视行政单行法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原理和原则。中国模式行政总则法的生成,应重视基础性的通则性规范提炼工作,使其形成行政通则法,最终生成行政总则法。应适时探索行政总则法与行政程序法的协同,为行政法典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系统性、体系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总则法
通则性规范
行政通则法
提取公因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任务视角下的府际关系法治化:以对口支援为例
被引量:
5
8
作者
杜国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对口支援涉及中央政府、支援方政府、受援地政府三方主体,是我国大国治理中旨在缓解“规模问题”引发的“规模焦虑”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政府活动。在政治动员机制、行政发包机制、政治锦标赛机制、馈赠机制等...
对口支援涉及中央政府、支援方政府、受援地政府三方主体,是我国大国治理中旨在缓解“规模问题”引发的“规模焦虑”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政府活动。在政治动员机制、行政发包机制、政治锦标赛机制、馈赠机制等内部管理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对口支援已经在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成效。然而,支援方政府在承担多元行政任务的背景下,向受援地的援助中享有决策裁量权,在行使其塑造自由中可能出现瑕疵。有必要从府际关系法治化的角度,对支援方政府的裁量权加以导控,进而实现对口支援制度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中央政府
支援方政府
受援地政府
府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熟悉的陌生人”:行政组织领域的委员会现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杜国强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4,共9页
委员会是我国行政组织领域存在的客观现象。根据法律地位不同,其可以分为机关型委员会与机构型委员会。委员会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行使着不同性质的权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依法行政特别是法律保留的角度审视其存...
委员会是我国行政组织领域存在的客观现象。根据法律地位不同,其可以分为机关型委员会与机构型委员会。委员会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行使着不同性质的权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依法行政特别是法律保留的角度审视其存在与合法性。为实现委员会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衔接,应当从设立与运转两个阶段对其进行过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员会
委员会制
行政组织
行政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纠纷的分流与实质性解决
10
作者
李大勇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意味着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有了重大调整,标志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立场转向实质性解决纠纷司法政策。与之前国家倡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司法政策相比,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是建立...
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意味着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有了重大调整,标志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立场转向实质性解决纠纷司法政策。与之前国家倡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司法政策相比,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之上,司法与行政处于一种良性互动机制,法院与其他主体在解决行政纠纷上具有目标的一致性。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与实质性解决之间并非对立、排斥,两者共存于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入口机制、形式、手段,实质性纠纷解决是出口路径、内容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纠纷
行政诉讼
多元化解决
实质性解决
司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断提升纪检监察研究生培养质量
11
作者
岳智慧
《清风》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将纪检监察学正式列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规范化发展。目前,部分政法院校和高校法学院已经开始纪检监察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尽管一些高...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将纪检监察学正式列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规范化发展。目前,部分政法院校和高校法学院已经开始纪检监察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尽管一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着手比较早,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刚刚起步,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体系不健全、建设经费紧张等诸多困难。立足当前现有实际情况,对标纪检监察工作需求,如何培养政治过硬、专业扎实、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后备人才,是函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政法院校
研究生培养质量
规范化发展
经费紧张
纪检监察工作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下监察工作的舆论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秋莎
徐翔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监察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职权。为保证监察权的高质效运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法定监督方式,其中的舆论监督饱受争议。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法...
监察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职权。为保证监察权的高质效运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法定监督方式,其中的舆论监督饱受争议。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法律规范加以研究,对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危机予以概述,继而分析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对监察机关制约过程中的优势与缺陷。为推进舆论监督与监察工作的有效契合,提升监察工作质效,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监察体制改革,依法保障监察权的独立行使;完善舆论监督立法,提升新闻媒体相关法规层级;适度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合力;提升新媒体时代下法律工作者的危机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舆论监督
监察
舆论危机
危机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监察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13
作者
吴腾
姬亚平
《法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不断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与时俱进,对纪检监察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对发展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补齐学科构架和知识空间的短板,形成学术话语体系...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不断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与时俱进,对纪检监察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对发展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补齐学科构架和知识空间的短板,形成学术话语体系,促进多元学科融合创新,实现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监察体制改变背景下的法治人才需求,总结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三种类型,即国家综合类大学点状化、政法类大学专门化、其他地方高校特色化,客观评价这三种类型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及时明确学科定位、科学设定培养方案、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设路径,让监察法治人才培养实践有章可循,推动各级纪委监委展开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实现教学育人、理论研究与监察实务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治人才
培养体系
监察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科生体系思维能力培养的三重面向
14
作者
李大勇
孙天航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31-147,共17页
新时代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整体素质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法科生所具有的体系思维能力是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必备能力。法学一流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承担着灌溉、支撑体系思维能力养成的功能,应发挥其路径...
新时代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整体素质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法科生所具有的体系思维能力是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必备能力。法学一流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承担着灌溉、支撑体系思维能力养成的功能,应发挥其路径导向作用。在理论教学层面,要以强化理论知识、夯实厚基础为本,明确基础理论作为体系起点的坚实地位,以识法达义为基本目标奠定知识储备根基。在实践教学层面,需深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程度,以并重典型、新兴案例精义教学为导向;在因应时代要求层面,要保持既开放包容又审慎严谨的现实态度,立足交叉学科视野、面向知识整合的新法科需求。最后植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语境,作为体系思维逻辑建构上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法学教育
高素质法治人才
体系思维能力
法学一流课程
三重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质量复合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15
作者
周敏
赵瑾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220-228,共9页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这就需要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能够及时地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符合高质量复合型的要求。...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这就需要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能够及时地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符合高质量复合型的要求。然而我国的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方向定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难以适应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系统分析目前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探究在新时代课程体系变革可选择的路径以及完善保障机制,以期为我国在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法律硕士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培养
课程体系
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下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法文化渊源
16
作者
张艳
柯岚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天下”观念意蕴丰富,乃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最具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观念之一,它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密不可分。“天下观”所包含的“大一统”“华夷之辨...
“天下”观念意蕴丰富,乃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最具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观念之一,它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密不可分。“天下观”所包含的“大一统”“华夷之辨”等思想推动着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所蕴含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均受到古老“天下观”的影响,“天下观”进而又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在当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的新时代,通过“天下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历史、文化的追溯,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法文化
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权保障的机遇与策略
被引量:
2
17
作者
徐翔
陈晓萍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在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有助于挖掘体育的新时代价值,协调保障健康权和体育权。《体育法》的修订为体育权保障注入新的生机。体医融合在战略定位转向、执行方式创新、新经济增长点创造方面为体育权的保障提供了新的机...
在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有助于挖掘体育的新时代价值,协调保障健康权和体育权。《体育法》的修订为体育权保障注入新的生机。体医融合在战略定位转向、执行方式创新、新经济增长点创造方面为体育权的保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依然面临法律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有待革新、运动处方运行有待优化等问题。新时代体医融合下的体育权保障须以政策法律为基石做好制度保障,以协作为基础促进资源保障,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可持续保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落实价值保障,才能切实提升人民体质,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主动健康的幸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体医融合
体育权
健康权
制度保障
资源保障
可持续保障
价值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县派驻监督的独特性、挑战及完善路径
18
作者
乔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4,200,共10页
相较中央、省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监督而言,市县派驻监督具有易受熟人社会影响、人员力量与职权受局限、密切联系群众利益的特质。市县派驻监督有利于预防违纪违法行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增强群众获得感。当前市县派驻监督面临监督的独立...
相较中央、省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监督而言,市县派驻监督具有易受熟人社会影响、人员力量与职权受局限、密切联系群众利益的特质。市县派驻监督有利于预防违纪违法行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增强群众获得感。当前市县派驻监督面临监督的独立性较弱、监督目标失焦、监督执行存在偏差、专门考核虚化以及派驻监督人员能力不足等挑战,因此,提升派驻机构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对“关键人和事”的监督,厘清派驻机构、派出机关及驻在单位之间的配合制约关系,制定适合派驻机构功能定位的考核标准且提升派驻人员的监督能力是完善市县派驻监督制度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县派驻监督
纪检监察
熟人社会
监督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公务员制度中党规国法的规范构造及其路径优化
19
作者
张泽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83-98,共16页
追溯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党规和国法是公务员制度的两根支柱。在规范构造方面,党内法规引领了国家法律的政治性,赋予了国家法律可操作性,激活了国家法律的内容。在理论价值方面,公务员制度中党内法规对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并非“溢出...
追溯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党规和国法是公务员制度的两根支柱。在规范构造方面,党内法规引领了国家法律的政治性,赋予了国家法律可操作性,激活了国家法律的内容。在理论价值方面,公务员制度中党内法规对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并非“溢出效力”的体现,而是“软法”和“硬法”之外第三种制度形态功能的体现。公务员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两部”到“两部一局”再到“一部一局”的转变,配套措施的规范类型也从部门规章转变为党政联合发文,进而转变为党内法规。当前,公务员制度存在党规国法定位有待明晰、授权性立法有待完善、重复和不一致规定有待解决、地方党内法规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应通过扩展依法管理原则、确定公务员管理类党内法规的“特别法”地位、党内法规的备案审查和转化等措施,保持地方党内法规的审慎克制,寻求党内法规作用于公务员管理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党管干部
党内法规
规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党内法规合理性审查标准的展开
被引量:
9
20
作者
李大勇
郭理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党内法规的合理性审查标准具有维护党内法规理性权威、保障党员正当权利、衔接合法合规性审查以及规范自由裁量等实践价值。目前的合理性审查标准面临审查内容不确定、“不合理”情形的列举缺乏涵盖性与周延性、实用性薄弱等困境,制约...
党内法规的合理性审查标准具有维护党内法规理性权威、保障党员正当权利、衔接合法合规性审查以及规范自由裁量等实践价值。目前的合理性审查标准面临审查内容不确定、“不合理”情形的列举缺乏涵盖性与周延性、实用性薄弱等困境,制约着合理性审查制度的发展。应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借鉴和转化公法上的比例原则,从目的正当性、手段选择最优、目的与手段之间比例均衡三个层次构建合理性审查基准,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法治建设目标以及完善党内法规制定和监督制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合理性审查
比例原则
审查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主义观照下的法学教育变革:以行政法课程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国强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17VZL008)
陕西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分层次分类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23BZ038)
西北政法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新文科理念的法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行政法虚拟教研室为例”(XJYB202306)。
文摘
功能主义源自社会学,但其重视整体等特征对法学教育具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在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中,功能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上,行政法的课程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因应。教师对行政法问题的讲授需具有更为综合的知识结构、更为开放的视角、更为实用的态度。
关键词
功能主义
行政法课程
法学教育
分类号
D912.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法视角下党内法规体系之重构
2
作者
姬亚平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党内法规研究》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研究”(23ZDA131)。
文摘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布,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1党内法规体系从“比较完善”到“完善”仍有提升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两项具体要求。
关键词
党内法规
依规治党
行政法视角
执行力
提升空间
权威性
习近平总书记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法学”视阈下纪检监察专业的建设
被引量:
1
3
作者
褚宸舸
齐飞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70-90,共21页
基金
202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研究》(项目编号:2021ZX06)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创新团队”成果。
文摘
党和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人才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对监察官业务能力、监察学科建设的紧迫要求,学界对纪检监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诉求,为纪检监察专业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但该专业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学科和专业定位不明、理论研究滞后,优质师资不足、课程建设薄弱、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制度和机制性障碍。梳理、比较我国已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发现各校普遍强调德法兼修、应用导向和交叉复合。基于上述现状和问题,提出纪检监察专业建设的路径是:破解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困境、确定专业名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具备专业建设条件的高校应当在“新法学”理念指引下,通过建设纪检监察专业,创新法学人才培养,助力党和国家廉政与反腐败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新法学
纪检监察
专业建设
监察官法
Keywords
new science of law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major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fficer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D922.1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检监察信息化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2
4
作者
岳智慧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高校廉洁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16,共14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2022B015)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大数据监督理论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22JZ062)。
文摘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已然渗透融合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监督对象成倍增加、纪检监察机关职权更加丰富、风腐问题更为隐蔽复杂以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形势变化,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以信息化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当前,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理论上廓清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梳理总结各地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进展及现实问题。未来应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确定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遵循并审慎运用信息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增强信息化整体安全,按步骤分阶段实现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目标,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纪检监察
信息化
技术成熟度
信息安全
大数据监督
Keywords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matur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big data supervision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法典化的渐进主义路径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大勇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数字
法学
研究院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5,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政诉讼视域下的司法批复研究”(项目编号:19YJA820025)
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信访治理与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JY063)研究成果。
文摘
行政法典是规范行政权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高级别的规范形式。法典化反映的是编纂法典的动态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构造可以是多层次的,发展可以是渐进的、多阶段的。行政法典的理论构想包含行政法总则、行政基本法、行政程序法三种模式。行政法典化受行政法体系、立法成果、行政法理论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从目标定位来看,要降低理想型、高级形态行政法典的预期,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局部性、适应性、渐进性、阶段性为特征的适度法典化的路径。在功能主义与渐进主义的双重视角下,把行政程序法作为行政基本法典的实现路径,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
渐进主义
法典化
行政基本法
行政法总则
行政程序法
Keywords
gradualism
cod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basic law
general pro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 law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纪检监察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被引量:
22
6
作者
褚宸舸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19-33,141,共16页
文摘
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是证成学科独立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石。纪检监察学在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之前的“前学科”阶段,其学科归属有四类学科建设模式,党和国家、高校有关部门都曾大力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纪检监察学是关于纪检监察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纪检监察现象,包括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制度和纪检监察文化。纪检监察学归属法学门类有利于推进纪检监察法治化,符合高校学科建设实际。考虑到党和国家重大需求、知识体系和学术传统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因素,纪检监察学的二级学科可设置为纪检监察原理、中共纪律学、监察法学和廉政学。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应当积极探索符合纪检监察学特点的学科发展模式。
关键词
纪检监察学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Keywords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research object
discipline system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D262.6-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总则法的生成逻辑:通则性规范与行政通则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龙贤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31-144,共14页
基金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课题“日本防洪应急法制研究”(2023RBYJGL 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民法典》和域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单凭“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容易导致片面强调规则适用的共同性,而忽视体系构造的共同性。我国《民法典》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照搬“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也适用了法律阶梯模式。探讨中国模式行政法法典化问题应避免揠苗助长、违反法典形成发展规律、无视行政单行法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原理和原则。中国模式行政总则法的生成,应重视基础性的通则性规范提炼工作,使其形成行政通则法,最终生成行政总则法。应适时探索行政总则法与行政程序法的协同,为行政法典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系统性、体系性保障。
关键词
行政总则法
通则性规范
行政通则法
提取公因式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general provisions law
general specifications
administrative general principles law
extract common factor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任务视角下的府际关系法治化:以对口支援为例
被引量:
5
8
作者
杜国强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
人权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阶段性成果(17VZL008)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论逻辑、实践特点与世界意义”阶段性成果(22JJD820046)。
文摘
对口支援涉及中央政府、支援方政府、受援地政府三方主体,是我国大国治理中旨在缓解“规模问题”引发的“规模焦虑”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政府活动。在政治动员机制、行政发包机制、政治锦标赛机制、馈赠机制等内部管理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对口支援已经在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成效。然而,支援方政府在承担多元行政任务的背景下,向受援地的援助中享有决策裁量权,在行使其塑造自由中可能出现瑕疵。有必要从府际关系法治化的角度,对支援方政府的裁量权加以导控,进而实现对口支援制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中央政府
支援方政府
受援地政府
府际关系
Keywords
counterpart assistanc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supporting government
the recipient government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熟悉的陌生人”:行政组织领域的委员会现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杜国强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17VZL008)。
文摘
委员会是我国行政组织领域存在的客观现象。根据法律地位不同,其可以分为机关型委员会与机构型委员会。委员会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行使着不同性质的权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依法行政特别是法律保留的角度审视其存在与合法性。为实现委员会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衔接,应当从设立与运转两个阶段对其进行过程规制。
关键词
委员会
委员会制
行政组织
行政机关
Keywords
committee
committee system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organ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纠纷的分流与实质性解决
10
作者
李大勇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政诉讼视域下的司法批复研究”(项目编号:19YJA820025)
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信访治理与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JY063)研究成果。
文摘
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意味着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有了重大调整,标志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立场转向实质性解决纠纷司法政策。与之前国家倡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司法政策相比,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之上,司法与行政处于一种良性互动机制,法院与其他主体在解决行政纠纷上具有目标的一致性。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与实质性解决之间并非对立、排斥,两者共存于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入口机制、形式、手段,实质性纠纷解决是出口路径、内容与目标。
关键词
行政纠纷
行政诉讼
多元化解决
实质性解决
司法政策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diversified resolution
substantive resolution
judicial policy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断提升纪检监察研究生培养质量
11
作者
岳智慧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清风》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摘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将纪检监察学正式列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规范化发展。目前,部分政法院校和高校法学院已经开始纪检监察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尽管一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着手比较早,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刚刚起步,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体系不健全、建设经费紧张等诸多困难。立足当前现有实际情况,对标纪检监察工作需求,如何培养政治过硬、专业扎实、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后备人才,是函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政法院校
研究生培养质量
规范化发展
经费紧张
纪检监察工作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媒体时代下监察工作的舆论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秋莎
徐翔
机构
武汉
大学
研究生院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066)。
文摘
监察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职权。为保证监察权的高质效运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法定监督方式,其中的舆论监督饱受争议。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法律规范加以研究,对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危机予以概述,继而分析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对监察机关制约过程中的优势与缺陷。为推进舆论监督与监察工作的有效契合,提升监察工作质效,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监察体制改革,依法保障监察权的独立行使;完善舆论监督立法,提升新闻媒体相关法规层级;适度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合力;提升新媒体时代下法律工作者的危机应对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舆论监督
监察
舆论危机
危机应对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监察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13
作者
吴腾
姬亚平
机构
东南
大学
法学院
东南
大学
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法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AZD088)。
文摘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不断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与时俱进,对纪检监察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对发展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补齐学科构架和知识空间的短板,形成学术话语体系,促进多元学科融合创新,实现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监察体制改变背景下的法治人才需求,总结监察法治人才培养的三种类型,即国家综合类大学点状化、政法类大学专门化、其他地方高校特色化,客观评价这三种类型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及时明确学科定位、科学设定培养方案、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设路径,让监察法治人才培养实践有章可循,推动各级纪委监委展开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实现教学育人、理论研究与监察实务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监察法治人才
培养体系
监察法学
Keywords
supervision and rule of law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supervision jurisprudence
分类号
D912.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科生体系思维能力培养的三重面向
14
作者
李大勇
孙天航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出处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31-147,共17页
基金
2023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层次分类型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西北政法大学为范例》(项目编号:23BZ038)
2022年西北政法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方案样本研究》(项目编号:XJYB202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时代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整体素质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法科生所具有的体系思维能力是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必备能力。法学一流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承担着灌溉、支撑体系思维能力养成的功能,应发挥其路径导向作用。在理论教学层面,要以强化理论知识、夯实厚基础为本,明确基础理论作为体系起点的坚实地位,以识法达义为基本目标奠定知识储备根基。在实践教学层面,需深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程度,以并重典型、新兴案例精义教学为导向;在因应时代要求层面,要保持既开放包容又审慎严谨的现实态度,立足交叉学科视野、面向知识整合的新法科需求。最后植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语境,作为体系思维逻辑建构上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新时代法学教育
高素质法治人才
体系思维能力
法学一流课程
三重面向
Keywords
The new era of law education
high-quality legal talents
systematic thinking ability
first-class courses of law
three aspects
分类号
D90-4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质量复合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15
作者
周敏
赵瑾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220-228,共9页
文摘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这就需要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能够及时地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符合高质量复合型的要求。然而我国的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方向定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难以适应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系统分析目前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探究在新时代课程体系变革可选择的路径以及完善保障机制,以期为我国在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法律硕士人才。
关键词
法律硕士培养
课程体系
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下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法文化渊源
16
作者
张艳
柯岚
机构
华中科技
大学
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华中科技
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法文化内涵研究”(编号:2021ZLXJ003)。
文摘
“天下”观念意蕴丰富,乃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最具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观念之一,它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密不可分。“天下观”所包含的“大一统”“华夷之辨”等思想推动着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所蕴含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均受到古老“天下观”的影响,“天下观”进而又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在当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的新时代,通过“天下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历史、文化的追溯,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天下观
法文化
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权保障的机遇与策略
被引量:
2
17
作者
徐翔
陈晓萍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
人权研究中心
出处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2023年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创新重点项目“陕西省加强体育法治建设研究”(23JY078)
2023年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深入推进涉外体育法治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YJZC202305)。
文摘
在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有助于挖掘体育的新时代价值,协调保障健康权和体育权。《体育法》的修订为体育权保障注入新的生机。体医融合在战略定位转向、执行方式创新、新经济增长点创造方面为体育权的保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依然面临法律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有待革新、运动处方运行有待优化等问题。新时代体医融合下的体育权保障须以政策法律为基石做好制度保障,以协作为基础促进资源保障,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可持续保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落实价值保障,才能切实提升人民体质,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主动健康的幸福需求。
关键词
体育法
体医融合
体育权
健康权
制度保障
资源保障
可持续保障
价值保障
Keywords
Sports Law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sports right
right to health
system guarantee
resource guarantee
sustainable guarantee
value guarantee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县派驻监督的独特性、挑战及完善路径
18
作者
乔良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4,20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监察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规范体系研究”(21YJC820049)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重点课题“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平安中国建设研究”(GJ2021B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相较中央、省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监督而言,市县派驻监督具有易受熟人社会影响、人员力量与职权受局限、密切联系群众利益的特质。市县派驻监督有利于预防违纪违法行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增强群众获得感。当前市县派驻监督面临监督的独立性较弱、监督目标失焦、监督执行存在偏差、专门考核虚化以及派驻监督人员能力不足等挑战,因此,提升派驻机构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对“关键人和事”的监督,厘清派驻机构、派出机关及驻在单位之间的配合制约关系,制定适合派驻机构功能定位的考核标准且提升派驻人员的监督能力是完善市县派驻监督制度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市县派驻监督
纪检监察
熟人社会
监督质效
Keywords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 accredited supervision
disciplinary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miliar social relationships
supervision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公务员制度中党规国法的规范构造及其路径优化
19
作者
张泽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出处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83-98,共1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2022B066)。
文摘
追溯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党规和国法是公务员制度的两根支柱。在规范构造方面,党内法规引领了国家法律的政治性,赋予了国家法律可操作性,激活了国家法律的内容。在理论价值方面,公务员制度中党内法规对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并非“溢出效力”的体现,而是“软法”和“硬法”之外第三种制度形态功能的体现。公务员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两部”到“两部一局”再到“一部一局”的转变,配套措施的规范类型也从部门规章转变为党政联合发文,进而转变为党内法规。当前,公务员制度存在党规国法定位有待明晰、授权性立法有待完善、重复和不一致规定有待解决、地方党内法规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应通过扩展依法管理原则、确定公务员管理类党内法规的“特别法”地位、党内法规的备案审查和转化等措施,保持地方党内法规的审慎克制,寻求党内法规作用于公务员管理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公务员
党管干部
党内法规
规范构造
Keywords
civil servants
Party Supervising Cadres
intraparty rules and regulations
normativ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26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党内法规合理性审查标准的展开
被引量:
9
20
作者
李大勇
郭理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行政
法学院
(
纪检监察
学院
)
中南
大学
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
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出处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基金
2018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内法规制定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F039
2015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行政裁量基准制度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F008。
文摘
党内法规的合理性审查标准具有维护党内法规理性权威、保障党员正当权利、衔接合法合规性审查以及规范自由裁量等实践价值。目前的合理性审查标准面临审查内容不确定、“不合理”情形的列举缺乏涵盖性与周延性、实用性薄弱等困境,制约着合理性审查制度的发展。应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借鉴和转化公法上的比例原则,从目的正当性、手段选择最优、目的与手段之间比例均衡三个层次构建合理性审查基准,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法治建设目标以及完善党内法规制定和监督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合理性审查
比例原则
审查基准
Keywords
Inner-Party Regulations
Rationality Review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Review Benchmark
分类号
DF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功能主义观照下的法学教育变革:以行政法课程为例
杜国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行政法视角下党内法规体系之重构
姬亚平
《党内法规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新法学”视阈下纪检监察专业的建设
褚宸舸
齐飞
《法学教育研究》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纪检监察信息化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
岳智慧
《党内法规研究》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行政法典化的渐进主义路径
李大勇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纪检监察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褚宸舸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行政总则法的生成逻辑:通则性规范与行政通则法
李龙贤
《财经法学》
CSSCI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行政任务视角下的府际关系法治化:以对口支援为例
杜国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熟悉的陌生人”:行政组织领域的委员会现象
杜国强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行政纠纷的分流与实质性解决
李大勇
《法治研究》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断提升纪检监察研究生培养质量
岳智慧
《清风》
2024
0
原文传递
12
新媒体时代下监察工作的舆论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杨秋莎
徐翔
《社会科学动态》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监察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吴腾
姬亚平
《法学教育研究》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法科生体系思维能力培养的三重面向
李大勇
孙天航
《法学教育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质量复合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周敏
赵瑾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天下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法文化渊源
张艳
柯岚
《天府新论》
CSSCI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权保障的机遇与策略
徐翔
陈晓萍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市县派驻监督的独特性、挑战及完善路径
乔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公务员制度中党规国法的规范构造及其路径优化
张泽
《党内法规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党内法规合理性审查标准的展开
李大勇
郭理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