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0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西北大学“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课程社会田野考察环节的思考
1
作者 赵万峰 《华夏文化》 2019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的号召,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西北大学推行人才培养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历史学院在全校通识课和历史学院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特色课程。这门课程开设后,成为全... 为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的号召,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西北大学推行人才培养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历史学院在全校通识课和历史学院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特色课程。这门课程开设后,成为全校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原因之一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现场考察环节。课程有效地利用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课程考察实习、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创新项目、自由调研等,组织学生参访考察与课程相关的陕西历史重要遗存,让陕西丰厚独特的历史遗存成为鲜活的课本,让在西北大学求学的学生可以获得穿越历史的现场感,让他们可以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适时转换角色,设身处地的还原历史。事实证明,实地考察的课程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获得独一无二的历史感受,亲临历史现场使学生们触摸到了陕西历史的心跳,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样的感受将让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或者知识储备与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上得来终觉浅 完全学分制 专业选修课 思政课教师 特色课程 转换角色 通识课 历史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纪念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30周年
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38-40,共3页
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经历了30个春秋。西北大学地处古都西安,文物荟萃,创建考古专业得天独厚。50年代初,一批在文物考古方面造诣深厚的学者,如武伯纶、梅一芹、马长寿、陈直等在西北大学任教,并组织历史系的师生... 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经历了30个春秋。西北大学地处古都西安,文物荟萃,创建考古专业得天独厚。50年代初,一批在文物考古方面造诣深厚的学者,如武伯纶、梅一芹、马长寿、陈直等在西北大学任教,并组织历史系的师生参加了麦积山石窟勘察、新疆文物普查、咸阳底张湾北周隋唐墓发掘等工作,为在西北大学成立考古专业奠定了基础。随着“一五”计划的开展,国家建设亟需大批专门考古人才。在这一形势下,西北大学历史系于1956年组建了考古教研室,并从54级学生中选定8人分设考古班。19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商周考古 历史系 文物考古 专业 教研室 麦积山石窟 文物陈列 教学质量 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子学说中的公诚勤朴——为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而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宝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0,共6页
西北大学沿袭西北联大的公、诚、勤、朴校训四个范畴都含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但在诸子不同派别学说中,四者各自的地位不同,含义有差别。法家突出公,儒家强调诚,墨家注重勤,道家归本于朴。在20世纪前期的历史条件下,将诸子学说... 西北大学沿袭西北联大的公、诚、勤、朴校训四个范畴都含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但在诸子不同派别学说中,四者各自的地位不同,含义有差别。法家突出公,儒家强调诚,墨家注重勤,道家归本于朴。在20世纪前期的历史条件下,将诸子学说中的优秀因素统合起来,又注入了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精神,提出"公诚勤朴"的教育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学说 公诚勤朴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
4
作者 黄民兴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106-106,共1页
目前,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主要在3个机构中展开。首先是西北历史研究所,该所前身于1955年由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创建,著名学者有郭绳武、王宗维、段连勤、周伟洲等教授。目前主要学科带头人为吕卓民教授... 目前,西北大学的中亚史研究主要在3个机构中展开。首先是西北历史研究所,该所前身于1955年由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创建,著名学者有郭绳武、王宗维、段连勤、周伟洲等教授。目前主要学科带头人为吕卓民教授。该研究所把中国西北地区史地与中亚史地相结合开展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亚民族史、中国西北与中亚关系史、佛教史、丝绸之路史等,主要成果有《突厥人和突厥汗国》(1957)、《北狄和匈奴》(1962)、《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1979)、《丁零高车与铁勒》(1986)、《丝绸之路大词典》(2D06)等。目前,该研究所主要承担了《丝绸之路历史系列丛书》的写作任务,负责撰写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民族、道路交通、先驱人物、服饰文化、动物植物、珍馐美味、交流典籍、战争、跨族婚姻、历史传奇等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中亚史 中国西北地区 历史研究所 丝绸之路 民族学家 突厥汗国 学科带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学校北门唐代遗迹的发掘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麦明 吉笃学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6,共8页
2000年4月,西北大学基建处在校北门两侧修建博物馆综合楼和教学九楼开挖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灰坑和水井遗迹.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的师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所发现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清理.
关键词 西北大学 大学校 遗迹 发掘 唐代 博物馆 发现 考古 灰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仪式与座谈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6
作者 刘育 唐媛媛 《华夏文化》 2018年第1期63-64,F0003,F0004,共4页
2017年12月21日上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起并参与主办,由西北大学社科处、西北大学研究生院、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仪式与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校... 2017年12月21日上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起并参与主办,由西北大学社科处、西北大学研究生院、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仪式与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校友共6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座谈会 张岂之 仪式 发行 书信 教授 江苏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
7
作者 肖勇 《华夏文化》 2013年第4期63-64,共2页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3年6月1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教授作了《西...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3年6月1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教授作了《西安的历史与文化》主题讲座。此次学术论坛以双方在读的博士生为主体,采取博士生独立主持、专题发言与深入讨论的方式进行。两校的13位博士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学术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坛 中国思想文化 西北大学 国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 研究所 综述 大学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登原教授与西北大学
8
作者 薛淇文 《华夏文化》 2021年第2期22-24,共3页
陈登原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有《天一阁藏书考》《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土地制度》《中国田制丛考》《中国文化史》《中国田赋史》等学术论著,在学术界久负盛名。1950年,他应著名史学家、西北大学校... 陈登原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有《天一阁藏书考》《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土地制度》《中国田制丛考》《中国文化史》《中国田赋史》等学术论著,在学术界久负盛名。1950年,他应著名史学家、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的邀请,到西北大学任教,工作至1964年退休。当时的西北大学虽是教育部直属的十四所重点大学之一,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原西北联大与国立西北大学时期的著名学者陆懋德、黄文弼、萧一山等多已经离开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著 西北大学 陈登原 黄文弼 萧一山 西北联大 中国土地制度 著名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79-84,共6页
修筑城寨是北宋与西夏战争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在当时起到了却敌、御边、收复失地、安辑边民从事生产与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开发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北宋 西夏 城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联大与西北历史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严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3,共6页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加强关于西北历史的相关内容。西北联大对西北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为西北历史研究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转向"的重要标志;客观上为国家未来西部开发建设战略的规划、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北战略 西北联大 西北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勖尔多士 复我河山 张学良立东北大学校舍奠基纪念碑原稿在蓝田发现
11
作者 贾麦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131,共1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大片美好河山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相继沦陷。身任西北军总司令及东北大学校长职务的张学良集国难家仇于一身,决心雪消东北、华北沦陷的耻辱,于1936年将东北大学迁往古城西安,并在小南门外原西北大学农科所所在地...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大片美好河山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相继沦陷。身任西北军总司令及东北大学校长职务的张学良集国难家仇于一身,决心雪消东北、华北沦陷的耻辱,于1936年将东北大学迁往古城西安,并在小南门外原西北大学农科所所在地修建校舍。张学良校长特在大礼堂基墙立两碑石,其一上书“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自九一八,惨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八句充满爱国激情的题词,激励东大莘莘学子,勿忘国耻。可惜这块碑石被胡宗南战干团(战时干部训练团简称)斫掉,自此以后,再也无人目睹这块石碑的风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原稿 东北大学 校舍 纪念碑 碑石 拓片 基墙 经始 莘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高校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瑛 《科教导刊》 2013年第32期153-155,共3页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笔者在世界近代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笔者在世界近代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专题研讨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课堂实践和调查结果总结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经验,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近代史 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西北边境弓箭手供给问题的历史考察——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为中心
13
作者 朱德军 《西夏学》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在西夏势力崛起的背景下,北宋西北边境出现一个特殊的乡兵群体——弓箭手,因传世文献对其供给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致使后世对此存在诸多误解;《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之《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的整理与出版,给我们进一步研究该问题并修... 在西夏势力崛起的背景下,北宋西北边境出现一个特殊的乡兵群体——弓箭手,因传世文献对其供给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致使后世对此存在诸多误解;《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之《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的整理与出版,给我们进一步研究该问题并修正此前的观点提供可能。就供给而言,平时弓箭手虽'悉无衣廪',但在'上番'、'恩赏'、'募选'之时,可以支取'口食'、'衣赐',国家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程序化'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西北边境 弓箭手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历史学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幸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8,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系作为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抗战教育、人才培养、边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联大 历史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大昌对西北边疆故土的地理认知——基于《北边备对》历史地理价值分析
15
作者 马巍 《华夏文化》 2016年第3期36-38,共3页
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南宋徽州休宁县人(今黄山市休宁县)。其"十岁能属文",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初任吴县主簿,遇父丧,未赴任。服丧完毕后,著《十论》上书朝廷,得当时宰相汤思退器重,任命为太平州教授。后历任... 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南宋徽州休宁县人(今黄山市休宁县)。其"十岁能属文",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初任吴县主簿,遇父丧,未赴任。服丧完毕后,著《十论》上书朝廷,得当时宰相汤思退器重,任命为太平州教授。后历任著作佐郎、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等职务。他不畏权贵,体民疾苦,轻徭薄赋,治理水患,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称赞。于绍熙五年(1195年),上书告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大昌 西北边疆 历史地理 轻徭薄赋 转运副使 龙图 提点刑狱 阁学 价值分析 汤思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新旧历史学家”争论及其影响——以犹太复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为中心
16
作者 柏悦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288-310,384-385,共25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学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批判性的“新历史学家”,他们对官方史学文本进行了解构,更有甚者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是殖民主义的变体,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充斥着对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剥削和迫害。面对新历史学家对现存叙述...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学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批判性的“新历史学家”,他们对官方史学文本进行了解构,更有甚者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是殖民主义的变体,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充斥着对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剥削和迫害。面对新历史学家对现存叙述体系的挑战,“旧史学家”竭力维护以色列官方史学,强调犹太复国主义是纯粹的民族主义运动。双方各执己见,引发的“新旧历史学家”争论绵延至今。尽管官方史学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新历史学家重新解读以色列—巴勒斯坦历史促成了以色列多元叙事的回归,然而一些激进主张未免过犹不及。以色列学界应当更为理性审慎地思考改变共识缺席的现状,以期进一步地以学术推动巴以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学家 犹太复国主义 殖民主义 史学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被俘军人张温的人生与心路
17
作者 王善军 米欣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辽金时期朔州属于燕云十六州中的西部重镇,因其控遏雁门的军事地位,金宋战争期间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张温墓志》描述了一位生长于此地的军人,在金初从军,后又被俘、回乡直至去世的完整生命历程。不同于大多军人墓志的是,《张温墓志... 辽金时期朔州属于燕云十六州中的西部重镇,因其控遏雁门的军事地位,金宋战争期间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张温墓志》描述了一位生长于此地的军人,在金初从军,后又被俘、回乡直至去世的完整生命历程。不同于大多军人墓志的是,《张温墓志》虽然在“报国”视角下展开叙述,却呈现出一位军人隐秘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张温的思想深处同时涵有儒释道三种文化因素,其中释、道反映了辽金之际南北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他的熏染。尽管人生经历曲折,但张温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调整心境和变换身份,以此适应时代的变动,并在家乡朔州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通过探讨张温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世界,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北方普通军人的生存状态,也可窥见辽末至金中期晋北地区儒释道兼容的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碑刻 张温 朔州 金宋争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都督府权力的嬗变
18
作者 曹循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5,共14页
明初大都督府长官皆太祖心腹近侍出身,其下有一套文职幕僚班子处理全国机要军务。五府分置后,机要军务转归兵部处理,更加符合文书行政的需要。太祖晚年赋予五府统领京军与藩王内外配合拱卫皇室的使命,奠定了五府为朝廷“腹心”的基本属... 明初大都督府长官皆太祖心腹近侍出身,其下有一套文职幕僚班子处理全国机要军务。五府分置后,机要军务转归兵部处理,更加符合文书行政的需要。太祖晚年赋予五府统领京军与藩王内外配合拱卫皇室的使命,奠定了五府为朝廷“腹心”的基本属性。京营成立以后,实行五府长官提督京营、五府机构办理营务的“以府管营”体制;五府长官以“管军大臣”身份参议军务、边务及将领选任。正德、嘉靖之际,“以府管营”的弊端愈加明显,明廷在郭勋事件后建构出府、营不可兼管的“祖制”,从而遮蔽了五府这一行使百余年的职能。“庚戌之变”后,五府与京营正式分离,丧失管军权力的五府长官依然参议国政,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都督府权力缩小的实质是明朝统治的“私性”减弱和“公性”增强,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都督府 勋臣 京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及改进策略探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晓露 吴美茹 +1 位作者 华方园 李拴王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78,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增多,该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陕西省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针对受教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研究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对受教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并...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增多,该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陕西省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针对受教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研究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对受教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短期支教 基础教育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利亚复兴社会党的历史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新刚 于晓冬 《当代世界》 2015年第11期67-70,共4页
复兴党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演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各种政治力砬纷纷登上叙利亚政治舞台时,一个默默无闻的、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运动——“阿拉伯复兴运动”开始兴起。
关键词 叙利亚 历史与现实 复兴社会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困境 小资产阶级 早期发展 复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