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多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包雨飞 华晓巍 +7 位作者 贺凯茹 钟娟娟 贺俊英 程方键 乌日娜 安飞宇 张淑丽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目的探究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因素。方法以原料乳以及不同工艺处理前后奶样为样本,基于福林酚法测定酸、碱、中性蛋白酶活性,在牧场和工艺层面分析不同地区、季节、牧场温度、体细胞数、嗜冷菌数目及行为应激对牛奶样本蛋白酶活性... 目的探究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因素。方法以原料乳以及不同工艺处理前后奶样为样本,基于福林酚法测定酸、碱、中性蛋白酶活性,在牧场和工艺层面分析不同地区、季节、牧场温度、体细胞数、嗜冷菌数目及行为应激对牛奶样本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工艺对产品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牧场层面对蛋白酶活性变化的贡献率依次为:季节(导致的温度变化)>牧场最高温度>地区>嗜冷菌数>体细胞数。在不同处理工艺对蛋白酶灭活率的对比中,4种处理工艺对蛋白酶灭活率的大小依次为: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前预热处理(90℃、5 s)>巴氏杀菌前热处理(70℃、5 s)>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离心除菌。结论在牧场层面主要影响因素为季节导致的温度变化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在工艺层面同时采用杀菌前预热处理的方式可以使蛋白酶的灭活率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原料乳 蛋白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牛粪垫料与稻壳垫料中耐热菌数差异及不同药粉消杀能力比较
2
作者 李欣怡 刘玉茹 +2 位作者 陈晓民 张淑丽 张德喜 《中国奶牛》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奶牛卧床垫料是原奶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垫料中耐热菌及其芽孢的污染差异,本研究选取再生牛粪垫料与稻壳垫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趴卧前牛粪垫料(M0)中耐热菌数极显著高于趴卧前稻壳垫料(RH0)及趴卧后12h稻壳垫料(RH1)(P... 奶牛卧床垫料是原奶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垫料中耐热菌及其芽孢的污染差异,本研究选取再生牛粪垫料与稻壳垫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趴卧前牛粪垫料(M0)中耐热菌数极显著高于趴卧前稻壳垫料(RH0)及趴卧后12h稻壳垫料(RH1)(P<0.01),RH0中无耐热菌及芽孢污染,说明稻壳垫料是替代牛粪垫料的良好材料。进一步探究不同消杀药粉消杀垫料的能力,研究选取桃古图、生石灰与熟石灰分别消杀M0与RH1。结果表明,生石灰与熟石灰的消杀能力相近,两者消杀效果均优于桃古图,但熟石灰储存易吸潮失效,因此,选择稻壳垫料配合生石灰药粉消杀,可以有效降低卧床耐热菌数。本研究可为垫料的合理使用及预防生产中的芽孢杆菌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牛粪垫料 稻壳垫料 耐热菌 药粉 消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方键 陈晓民 +6 位作者 盛玉娟 李慧娟 贺凯茹 秦思文 苗塽钰 张丙辉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282-291,共10页
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乳是一类长期储存的液态乳品,其货架期长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UHT乳的货架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即使经过UHT却仍在乳中残留的部分生物因子... 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乳是一类长期储存的液态乳品,其货架期长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UHT乳的货架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即使经过UHT却仍在乳中残留的部分生物因子、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等。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成品UHT乳在其储存货架期内发生如凝胶老化、脂肪上浮、风味改变、颜色改变等品质劣变现象。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影响UHT乳货架期稳定性的因素着手,分别解释了耐热芽孢、蛋白酶及脂肪酶影响UHT乳货架期寿命的机制,阐述了其引起的UHT乳货架期内的品质劣变现象;总结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多因素回归方程和BP神经网络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在分别分析其运用环境的同时,对其优劣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在UHT乳的收奶端及生产端对延长UHT乳货架期的辅助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从影响UHT乳货架期的相关因素入手,为今后UHT乳的生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灭菌乳 货架期 生物因子 货架期预测模型 辅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热耦合杀菌对乳中耐热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欣霏 杨姗姗 +5 位作者 贺凯茹 包雨飞 姜北辰 苗塽钰 张淑丽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4-302,共9页
声热耦合技术作为一种温和有效的新兴杀菌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食品中微生物安全的控制,尤其在乳制品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波有独特的动力杀菌策略,在缓解乳制品供应链压力、减少乳制品腐败带来的经济损失方面起到不容忽视... 声热耦合技术作为一种温和有效的新兴杀菌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食品中微生物安全的控制,尤其在乳制品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波有独特的动力杀菌策略,在缓解乳制品供应链压力、减少乳制品腐败带来的经济损失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自由基和抗菌类物质及损伤细胞代谢相关酶等方面综述近10年国内外关于声热耦合杀菌技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机制和研究进展,提出一种控制乳制品中污染菌体数量的新型杀菌方法,旨在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应用该技术控制乳制品贮藏加工过程中耐热芽孢杆菌污染、降低耐热芽孢杆菌残留引起的乳制品劣变风险、更好地保障产品货架期内品质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热耦合杀菌 新兴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机制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危害与控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瑾德 张淑丽 +6 位作者 贺凯茹 陈晓民 刘玉茹 张艳良 乌日娜 张德喜 武俊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超高温处理中存活,这使得灭菌乳也可能受到污染,并导致牛乳和乳制品贮藏过程中的细菌变质。本文综述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孢子、腐败酶和生物膜对灭菌乳的危害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控和乳及乳制品品质保障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乳 枯草芽孢杆菌 耐热酶 生物膜 耐热孢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中同时检测维生素K_(1)和K_(2)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慧娟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68-72,7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锌粉还原柱柱后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K_(1)和K_...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锌粉还原柱柱后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K_(1)和K_(2)在15 min内分离出峰。在0.01~1.60μg/mL浓度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称取样品量5.0 g、定容体积5.0 mL时,维生素K_(1)和K_(2)检出限为2.0μg/100 g、定量限为6.0μg/100 g。添加量5~50μg/100 g时,维生素K_(1)回收率61.0%~108.5%、精密度(RSD)1.1%~9.3%,维生素K_(2)回收率75.6%~104.0%、RSD 2.0%~6.6%,RSD与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试验建立方法回收率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检测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维生素K_(1) 维生素K_(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清洗剂中总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
7
作者 李慧娟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碱性清洗剂中总碱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一种结果准、精密度高的测定方法,提高检测效率。[方法]分析行标法《QB/T 4314—2023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国标法《GB/T 4348.1—2013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 [目的]比较两种碱性清洗剂中总碱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一种结果准、精密度高的测定方法,提高检测效率。[方法]分析行标法《QB/T 4314—2023食品工具和工业设备用碱性清洗剂》、国标法《GB/T 4348.1—2013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终点判定、精密度、不确定度。[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行标法的精密度高于国标法、终点判定优于国标法、不确定度低于国标法。[结论]用行标法检测碱性清洗剂中总碱含量的精密度更好,终点判定更准确,工作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碱含量 比较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调制乳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栾芳 王涛 +1 位作者 李海云 宋鸽 《饮料工业》 2014年第7期32-36,共5页
本研究以开发中老年调制乳为目的,在牛乳中添加了维生素及矿物质并辅以有助于营养吸收的低聚异麦芽糖,同时对产品的辅料组成、用量及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使该产品具有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促进肠道吸收等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 本研究以开发中老年调制乳为目的,在牛乳中添加了维生素及矿物质并辅以有助于营养吸收的低聚异麦芽糖,同时对产品的辅料组成、用量及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使该产品具有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促进肠道吸收等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并且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和研究产品的稳定性,使得产品在6个月的货架期内保持良好的口感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调制乳 配方 稳定性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种类与生牛乳豆腥味相关性
9
作者 刘玉茹 李欣怡 +2 位作者 陈晓民 张淑丽 张德喜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探究生牛乳产生豆腥味与饲料种类的相关性,选取2个豆腥味生牛乳样本及5种常见饲料(豆粕、苜蓿、压片玉米、燕麦草、玉米青贮),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为探究生牛乳产生豆腥味与饲料种类的相关性,选取2个豆腥味生牛乳样本及5种常见饲料(豆粕、苜蓿、压片玉米、燕麦草、玉米青贮),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测定挥发性物质组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value,ROAV)鉴定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酸醛类化合物是生牛乳产生豆腥味的主要原因。使用GC-MS从豆腥味生牛乳样本中共检出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己酸、辛酸、癸酸、癸醛、壬醛、(E)-2-辛烯醛和(E)-2-癸烯醛是主要的豆腥味物质。对比所有饲料样本中检出的257种挥发性物质,豆粕、苜蓿、燕麦草中的癸醛、壬醛、(E)-2-辛烯醛与牛乳豆腥味物质高度重合。经ROAV分析可知,饲料样本中的豆腥味化合物较豆腥味牛乳样本更为丰富,相对含量从高至低排序依次为苜蓿、燕麦草、豆粕、压片玉米、玉米青贮,而压片玉米中存在具有浓郁乳香味的香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豆腥味 饲料种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牛乳中芽孢杆菌形态变化规律及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刘玉茹 李欣怡 +4 位作者 华晓巍 张丙辉 陈晓民 张可心 张德喜 《中国乳业》 2025年第3期84-90,99,共8页
[目的]探究生牛乳受芽孢杆菌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芽孢杆菌存在不同形态的原因。[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测定生牛乳中芽孢杆菌的种类。[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8株短芽孢杆菌属、2株类芽孢杆菌属,其... [目的]探究生牛乳受芽孢杆菌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芽孢杆菌存在不同形态的原因。[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测定生牛乳中芽孢杆菌的种类。[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8株短芽孢杆菌属、2株类芽孢杆菌属,其中未邀短芽孢杆菌存在2种菌落与菌体形态,长杆或细丝形态属于未邀短芽孢杆菌的特殊形态。[结论]菌落形态随传代次数与培养时间延长呈规律性变化,菌体形态无明显规律。芽孢杆菌污染的主要因素与奶牛卧床、挤奶人员手部、擦拭乳区毛巾及设备等消杀有关。本研究为芽孢杆菌防控提供新的形态学见解,为相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形态变化 生牛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联合微生物测序技术分析贮运温度对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瑞雪 耿丽娟 +3 位作者 刘丽云 洛雪 史海粟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7-52,共6页
采用电子舌联合高通量测序两种快速现代检测技术,对5个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的巴氏杀菌乳样品进行感官品质和细菌多样性测定,进一步利用统计学软件分别对各样品味感值及细菌种类作主成分和关联性分析,揭示贮运温度对巴氏杀菌乳感官品... 采用电子舌联合高通量测序两种快速现代检测技术,对5个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的巴氏杀菌乳样品进行感官品质和细菌多样性测定,进一步利用统计学软件分别对各样品味感值及细菌种类作主成分和关联性分析,揭示贮运温度对巴氏杀菌乳感官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规律,以及主要残留微生物与巴氏杀菌乳贮运期间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巴氏杀菌乳在0、4、10℃贮藏3 d内皆能保持良好的乳香味,在15、25℃条件下贮藏会导致甜味的显著下降。而随着贮藏温度升高及时间延长,微生物的生长也导致了巴氏杀菌乳的发酵腐败,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巴氏杀菌乳感官品质显著相关。研究发现,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沙雷氏菌(Serratia)、梭状芽孢杆菌(Costridium)菌属对鲜味味感的影响最小,同时与巴氏杀菌乳的苦味、咸味、甜味呈现负相关性。除此以外,其他属水平物种皆对苦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这些菌属可能是致使乳品发生腐败变质的关键因素,这为更好地分析微生物组成与品质变化的相互影响性,快速、精确判定乳制品的品质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电子舌 感官分析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鸽 何娇 +4 位作者 李慧娟 张俊龙 刘海旭 李晓波 陈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7401-7405,共5页
目的 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乳粉为例,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不确定... 目的 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乳粉为例,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 乳粉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1.0 mg/kg时,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42 mg/kg,取k=2,扩展不确定度为0.084 mg/kg,其结果可表示为(1.0±0.1)mg/kg.结论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是标准曲线拟合、标准工作液配制、试样检测重复性和测定用样液体积.前两者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粉 亚硝酸盐 不确定度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慧娟 杨志伟 +1 位作者 丁勇宝 李晓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824-382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铜的含量。方法以饲料样品为原料,微波消解、湿法消解和干法灰化前处理方法分别对样品前处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样品中铜的含量。结果 3种前处...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铜的含量。方法以饲料样品为原料,微波消解、湿法消解和干法灰化前处理方法分别对样品前处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样品中铜的含量。结果 3种前处理方法测得的饲料中铜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2.0%~108%,在测定质控样品时,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2.3%,符合要求;但干法灰化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11.0%,超出标准范围。结论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均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但湿法消解存在试剂消耗多、消解时间长等问题,而微波消解相对快速、准确、精密度高,更适合作为日常实验时饲料中铜的测定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干法灰化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在乳及乳制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胜桃 秦思文 +4 位作者 鲍晓凤 关蕴杰 高然 李艳玲 朱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35-139,共5页
检测乳及乳制品菌落总数,为达到菌落在培养基中清晰可辨,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中添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以灭菌乳、发酵乳、冰淇淋为样品基质,分别加入适当菌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 检测乳及乳制品菌落总数,为达到菌落在培养基中清晰可辨,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中添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以灭菌乳、发酵乳、冰淇淋为样品基质,分别加入适当菌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工作菌悬液,制备适当浓度的TTC平板计数琼脂,同时以不添加TTC的平板计数琼脂作为对照,对同一样品进行菌落计数并同国标方法结果进行对比。TTC平板计数琼脂终浓度在0.001%-0.002%时能够使菌落显色,且与不添加TTC的对照组对比结果一致。在检测成分复杂的乳及乳制品样品时添加适宜浓度的TTC,有助于菌落的辨认,能够提高检验人员菌落计数的准确性,可用于检测乳及乳制品中菌落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 乳及乳制品 菌落总数 检测 平板计数琼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慧娟 李晓波 +1 位作者 丁勇宝 杨志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2207-221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快速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60%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快速滤纸过滤后,用稀释缓冲溶液按10倍的比例对提取液进行稀释即为试样液... 目的建立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快速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60%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快速滤纸过滤后,用稀释缓冲溶液按10倍的比例对提取液进行稀释即为试样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加标浓度为25、50和100μg/kg的加标水平下,赭曲霉毒素A在饲料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8.4%~134.6%,变异系数为3.5%~6.9%。抽取10份样品进行检测,赫曲霉毒素A含量在14.1~38.2μg/kg。符合国家的标准GB 13078-2017对饲料中赫曲霉毒素A含量的规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赭曲霉毒素A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高产奶牛精料补充料中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波 李慧娟 +5 位作者 宋鸽 何娇 王克超 杨小剑 陈海燕 刘海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80-284,共5页
目的建立竞争性酶联免疫方法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60%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后,取25mL提取液,加入475mL稀释缓冲液混合后即为试样液,取50mL试样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检测。在450 nm波长处检测... 目的建立竞争性酶联免疫方法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60%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后,取25mL提取液,加入475mL稀释缓冲液混合后即为试样液,取50mL试样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检测。在450 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值。结果本方法在3 h内完成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测定。在加标浓度为100、200和500mg/kg的加标水平下,玉米赤霉烯酮酶在饲料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9.5%~122.1%,变异系数为1.4%~3.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筛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回收率 玉米赤霉烯酮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中牛尿、豆浆水掺假感官评定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思文 刘丽云 +3 位作者 鲍晓凤 刘玉茹 张现密 常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51,共3页
研究了原料乳中牛尿、豆浆水掺假感官评定检测方法,通过感官评定中差异检验法对掺牛尿、豆浆水样品进行滋气味评定,并对比了其他化学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感官评定检测原料乳掺牛尿、豆浆水的检出限分别为0.04%和0.08%,极大降低了化... 研究了原料乳中牛尿、豆浆水掺假感官评定检测方法,通过感官评定中差异检验法对掺牛尿、豆浆水样品进行滋气味评定,并对比了其他化学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感官评定检测原料乳掺牛尿、豆浆水的检出限分别为0.04%和0.08%,极大降低了化学方法检出限且操作简单,经济环保,适合于乳品企业进行原料乳质量验收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牛尿 豆浆水 感官评定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多元素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鸽 李慧娟 +3 位作者 逯刚 张淑丽 高俊伟 王海斌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64,共5页
分析研究并改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以期缩短检测时间,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采用硝酸溶液进行快速溶解和提取,经涡旋混匀后,再加入高氯酸溶液使奶粉中的蛋白质失活沉淀,以获得较为澄清的溶液,测定钾、钠、镁、钙、铜... 分析研究并改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以期缩短检测时间,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采用硝酸溶液进行快速溶解和提取,经涡旋混匀后,再加入高氯酸溶液使奶粉中的蛋白质失活沉淀,以获得较为澄清的溶液,测定钾、钠、镁、钙、铜、锌的指标,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分析。该试验改进的方法处理样品时间由6.0 h缩短至0.5 h,精密度为0.6%~5.4%,符合方法要求精密度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1.8%,符合实验室内变异系数2.7%;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在95.0%~105.0%和95.0%~103.8%之间,符合回收率范围在90%~110%和95%~105%的要求;该试验方法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P=0.99,大于0.05,说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该试验改进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实验物耗,节约检测成本,而且操作更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微量元素 检测方法 缩短检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磷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娇 宋鸽 +5 位作者 李慧娟 刘海旭 秦思文 杨小剑 张俊龙 王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2535-2539,共5页
目的改进食品中磷的测定方法。方法对GB 5009.87-2016第一法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前处理方式采用微波消解法,还原剂采用抗坏血酸,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改进的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精密度与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检测结果与标... 目的改进食品中磷的测定方法。方法对GB 5009.87-2016第一法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前处理方式采用微波消解法,还原剂采用抗坏血酸,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改进的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精密度与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改进的方法不仅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药品,保障了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振宇 孙奇峰 《科技风》 2019年第6期88-88,共1页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之中。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应用,为其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支持,一方面提升了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另外一方面则促使机械制造业朝着更为成熟的...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之中。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应用,为其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支持,一方面提升了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另外一方面则促使机械制造业朝着更为成熟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不断发展。机械制造的集成化应用、柔性化应用以及智能化应用是机械加工工艺自动化的集中体现,本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组成部分以及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控制 机械技工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