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改进和设计——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例
1
作者 薛琪 《中学生物学》 2024年第11期46-48,51,共4页
本文以教材实验“菊花的组织培养”为基础,探究一种新型的小麦开放式组织培养实验方案,依据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展开,逐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时代 解构主题——小说作品宏大叙事的教学策略
2
作者 邵丹 《中学语文》 2025年第6期36-38,共3页
宏大叙事的小说作品通常以历史、社会、文化等宏观视角来展现人类命运和时代变迁,对高中生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时代背景探讨高中阅读教学中小说宏大叙事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 小说 宏大叙事 时代 主题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与实践探索
3
作者 冯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年第10期66-69,共4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数学建模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具有关键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数学建模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具有关键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并通过实际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建模能力 培养策略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语文复习的情境化教学策略——以全国新高考卷文言文翻译题为例
4
作者 鞠晨 《语文教学通讯》 2025年第1期82-83,共2页
学习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如何将情境教学法与高三复习课有机结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全国新高考卷的文言文翻译题为例,从组织高三语文情境化课堂的实践出发,总结了在复习课开展... 学习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如何将情境教学法与高三复习课有机结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全国新高考卷的文言文翻译题为例,从组织高三语文情境化课堂的实践出发,总结了在复习课开展情境化教学的模式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策略 新高考 情境化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应落实数学建模活动——以“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为例
5
作者 管勇 宁永楠 武瑞雪 《中学数学研究》 2025年第3期6-9,共4页
教学过程中问题驱动探索是数学建模的核心,数学建模在三角函数概念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建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 教学过程中问题驱动探索是数学建模的核心,数学建模在三角函数概念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建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的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情境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薛琪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以“帕金森综合征”作为情境载体,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框架、深入挖掘过程机理,提升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树立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等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问题讨论等社会... 以“帕金森综合征”作为情境载体,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框架、深入挖掘过程机理,提升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树立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等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问题讨论等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翻译 帕金森综合征 真实情境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建模思想——以“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梅滋亚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6期26-28,共3页
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需要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文章以一节概念课为例进行教学实施,尝试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模型解... 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需要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文章以一节概念课为例进行教学实施,尝试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教学实施 开放情境 抽象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读写实践的文言文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丽丽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7期8-9,共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从学生的能力出发,要在最近发展区内支撑起文言文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设计思路。教...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从学生的能力出发,要在最近发展区内支撑起文言文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设计思路。教师所需要进行的努力就是准确判断学生已有的能力、准确预设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过程,从而设计出基于读写实践的项目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读写实践 文言文教学 项目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9
作者 薛琪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节课创设诺奖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亲历提出假说、演绎推理等环节探究DNA复制的方式;通过模型构建和论证分析的有机结合,推演DNA复制的过程。设置课后思考题,拓宽知识认知。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激发、发展、深化... 本节课创设诺奖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亲历提出假说、演绎推理等环节探究DNA复制的方式;通过模型构建和论证分析的有机结合,推演DNA复制的过程。设置课后思考题,拓宽知识认知。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激发、发展、深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的复制 假说 演绎法 模型构建 科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材质性文本分析的高中地理学习进阶研究——以人教版新教材“河流”为例
10
作者 杨会婷 赵玮 黄仕辉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24,共6页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与“河流”大概念相关章节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NVivo12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发现其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略有欠缺,核心素养的培养总体上呈现从低阶要求向高阶要求递进的特点。通过ROSTCM6软件进行质性文...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与“河流”大概念相关章节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NVivo12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发现其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略有欠缺,核心素养的培养总体上呈现从低阶要求向高阶要求递进的特点。通过ROSTCM6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发现必修《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中的高频关键词有较多重合,前者侧重对河流地貌形态的描述,后者侧重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共现语义网络中,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和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的结构相较必修《地理1》更加完善,知识点数量更多,联系更加紧密,说明选择性必修的核心概念更多,难度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紧扣课程标准要求,设计进阶关键点和终点;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把握进阶起点;深度解析教材,构建核心概念知识体系等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文本分析 教材研究 学习进阶 人教版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体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11
作者 薛琪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共5页
纳米抗体是天然存在的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功能片段,具有高亲和力、高稳定性和可溶性、高组织渗透性、低免疫原性、低生产成本且能结合多种表位等优势。纳米抗体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广... 纳米抗体是天然存在的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功能片段,具有高亲和力、高稳定性和可溶性、高组织渗透性、低免疫原性、低生产成本且能结合多种表位等优势。纳米抗体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纳米抗体的简介、制备方法、优势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学师生全面了解抗体的类型和应用以及生物学教学中相关内容的课堂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抗体制备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注释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价值
12
作者 魏云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1,共3页
通过列举实例,分析了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生物学概念的英文注释,探讨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 英文注释 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
13
作者 孔小波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5期2-2,共1页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与职业教育)2024年8月刊发的《勤学:教育者的生命底色》一文,围绕教育家精神中“勤学”这一核心概念,从勤学之要、勤学之道、勤学之术三个维度论证了勤学的重要性、勤学的条件以及勤学的方法,阐释了勤学对教育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与职业教育)2024年8月刊发的《勤学:教育者的生命底色》一文,围绕教育家精神中“勤学”这一核心概念,从勤学之要、勤学之道、勤学之术三个维度论证了勤学的重要性、勤学的条件以及勤学的方法,阐释了勤学对教育者的重要意义。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我们才能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成为学生求知和做人的引路人。“勤学”作为教育家精神要义之一,是教师角色本质内涵的生动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学 教师角色 勤学 本质内涵 教育家精神 引路人 教育者 生命底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模型的优化与应用
14
作者 薛琪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10期97-99,共3页
对人教版生物学选修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中的模型进行优化,用海绵纸代表DNA片段、磁铁代表氢键、订书机钉代表DNA连接酶,科学演示重组DNA技术中氢键断裂和形成以及磷酸二酯键形成的过程优化后的模型制作简单且成本低,课堂可... 对人教版生物学选修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中的模型进行优化,用海绵纸代表DNA片段、磁铁代表氢键、订书机钉代表DNA连接酶,科学演示重组DNA技术中氢键断裂和形成以及磷酸二酯键形成的过程优化后的模型制作简单且成本低,课堂可操作性强。在应用模型时应遵循SNP模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建构物理模型为活动载体,将建模与论证有机结合。搭建认知支架,逐步升级活动难度,在完善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三大工具的理解,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优化 重组DNA技术 SNP模式 DNA连接酶 认知支架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挖物理模型 提升思维能力——2023年高考浙江省6月物理第22题的深入探讨
15
作者 徐富锋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9期115-120,共6页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浙江省2023年6月高考物理第22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试题情境中所蕴含的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物理观念,剖析学生在该试题中所暴露的思维短板及其背后的原因,寻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理想化模型 相互作用观 能量观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教育视域下高中物理“迷思概念”转变的课堂教学研究
16
作者 张东风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9-152,共4页
“物理迷思概念”指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所持有的与物理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点与看法.它会对学习产生负相关影响,若不能进行有效转变,就会影响甚至错误地建构科学概念.发现与教育、学习都有很大的交集.“发现教育”视域下的育人实践以... “物理迷思概念”指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所持有的与物理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点与看法.它会对学习产生负相关影响,若不能进行有效转变,就会影响甚至错误地建构科学概念.发现与教育、学习都有很大的交集.“发现教育”视域下的育人实践以“发现—唤醒—发展—成全—成功”为基本价值取向,倡导“发现人人,人人发现”,在转变“迷思概念”上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思概念 发现教育 课堂特征 探索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以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为例
17
作者 张宜凡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34期49-51,共3页
文章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新定义”问题的解决策略,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形成“实践—发现—证明”的数学思维,实践“理解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 理解教学 新定义问题 探究与发现能力 递推法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形式-意义-使用”一体化设计——以将来进行时为例
18
作者 叶洁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采用“形式-意义-使用”一体化设计。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做好课堂导入,初识语法形式”“共建语法规则,探究语法意义”“探究主题意义,强化语法使用”等方面着... 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采用“形式-意义-使用”一体化设计。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做好课堂导入,初识语法形式”“共建语法规则,探究语法意义”“探究主题意义,强化语法使用”等方面着力,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题语境中理解并运用语法知识,领悟特定的语法结构所体现的作者观点、情感态度,提高实际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最终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教学 “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 高中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苏东坡笔下的数学味,重构诗情数意
19
作者 李逸芸 《数学之友》 2024年第17期6-7,共2页
新课改视域下,为使学生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数学课堂应当增加文学色彩和人文关怀,融入古诗词的鉴赏,通过探寻古诗词中的数学味,发挥其育人价值。本文以苏东坡的诗词为例,分析其诗词中数与量的刻画、数学知... 新课改视域下,为使学生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数学课堂应当增加文学色彩和人文关怀,融入古诗词的鉴赏,通过探寻古诗词中的数学味,发挥其育人价值。本文以苏东坡的诗词为例,分析其诗词中数与量的刻画、数学知识的渗透及数学思想的体现,并探讨将古诗词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数学味 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定义,合理补形,巧妙截面——外接球问題的破解技巧
20
作者 王玉婷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数学)》 2024年第4期7-8,共2页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内容之一,且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涉及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一般围绕球与其他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加以合理创设与命题,考查球的半径、体积与表面积等,其关键点是确定球...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内容之一,且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涉及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一般围绕球与其他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加以合理创设与命题,考查球的半径、体积与表面积等,其关键点是确定球心的位置及球的半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内容 外接球 空间几何体 回归定义 填空题 补形 选择题 合理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